特產 | 簡介 |
---|---|
平和琯溪蜜柚 | 平和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縣著名的地方傳統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朝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它以獨特的風采,在1989年被農業(yè)部定為全國優(yōu)質農產品,參加全國“七五”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榮獲金杯獎,1994年第三次全國柚類評比榮獲“金杯獎”第一名,1995年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溪蜜柚之鄉(xiāng)”榮譽稱號,1996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確認為“綠色食品”。 溪蜜柚以果大色美味佳,皮薄肉嫩汁多,甜酸爽口化渣,無籽耐貯質優(yōu)而聞名海內外,素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美稱。每100毫升果汁含全糖9.17--9.86克,可滴定酸0.734--1.011克、維生素c48.93---52.98毫克(最高61.78毫克),同時含有鎂,鈣、銅、鐵、鋁、鈦、錳、釩、磷、氯等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質元素,具有調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之功效,有降壓舒心、祛痰潤肺、消食醒酒,降火利尿等功效。對脊椎炎、膿腫癥、便秘、糖尿病等患者亦有一定的療效 琯溪蜜柚原產福建平和縣。是栽培柚類的名品?,g溪蜜柚果大無核質優(yōu),適應性強,高產,商品性佳,可謂柚中之冠?,g溪蜜柚花芽在9—12月份,3月中下旬初為紿花,盛花期為4月中旬前后,10月下旬果實成熟?,g溪蜜柚的生長發(fā)育需良好的生態(tài)條件:年均溫21.2oC左右,土壤PH在4.8—5.5之間,該柚忌蔭蔽。適于東南方向、地勢平緩的低海拔丘陵山地種植?,g溪蜜柚果大,1500—2000克,長卵形或梨形;果面淡黃色,皮?。还赓|地柔軟,汁多化渣,酸甜適中,種子少或無。每100ml果汁含糖9.17—11.6g,酸0.73—1.0g,維生素C 48.93—51.98mg,可溶性固形物10.7—11.6g??墒巢糠?8%左右,9月下旬—10月上旬果實成熟,豐產。 1995年,平和縣被命名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xiāng)”。“吃一次,想十年”這是安徽省農業(yè)廳專家在一次琯溪蜜柚品評會上的留言。廈門大學生物系教授林鵬先生稱琯溪蜜柚,果碩皮薄,汁豐瓤甜,品味清馨,籽小幾缺,色晶如玉;浙江農業(yè)大學一級教授吳耕民先生評價琯溪蜜柚:“果大皮薄、瓤肉無籽、色白如玉、多汗柔軟、入口深化、不留殘渣、清甜微酸、味極永雋,可列為柚類之冠”。 琯溪蜜柚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獲得國家農作物品審定的柚類良種,琯溪蜜柚以其獨特的品質,蟬聯五屆全國柚類評比第一名,其綜合指標居全國領先地位,被譽為“柚中之王”。下一篇:閩臺乞龜民俗 |
漳州蘆柑 | 地域范圍 漳州市九龍江出??趨^(qū)域的長泰、龍海、南靖、平和、漳浦5個縣區(qū)的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陵紅沙壤地帶 特定品質 漳州蘆柑因果實形態(tài)和品質差異,分“硬蘆”和“有柑”兩品系。硬蘆品質最佳,其果實高扁圓形,果皮澄黃、中等厚、較堅硬故名硬蘆,果汁多,味甜美(固形物15%左右),香甜爽口、色香味俱佳,為蘆柑中優(yōu)良品系,為閩南柑桔的主栽品種。 文化典故 蘆柑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據福建龍??h史記載,“唐大中年間(公元件世紀),九湖七首巖第九代主持中理禪師,常有八泉澆灌1株橘樹,結出果大、皮粗色橙、汁甜、味香,果蒂微,有6-8條放射紋,形如卦”。其性狀描述,正是現在蘆柑栽培種的硬蘆品系。又據明朝末年,凌登名撰《榕城隨筆》載有“閩南產柑橘,其種不一,而顆皆碩大。蘆柑為量,紅橘次之。蘆柑色稍黃,紅橘則正赤,皆佳種也。三衢所產似也當稍讓”。說明蘆柑栽培已達1100多年以上歷史,目前以福建漳州、永春,浙江衢縣、臺灣省四地栽培規(guī)模量大而集中。 下一篇:長泰明姜 |
東山鮑魚 | 鮑魚:古稱“鰒”、又叫“海耳”、“九節(jié)螺”、“千里光”、“牛眉”,屬單殼類軟體動物,它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特種水產品,素有“海產八珍之冠”的美譽,含蛋白質多,肝糖份高,營養(yǎng)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清香爽口,是佳肴上的珍品,具有平膽明目,收斂生肌,降血壓,調腎虧,防癌病之功效。鮑魚殼中藥稱為“石決明”,是名貴的中藥材,可治眼疾。但野生鮑魚數量太少。1970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和東山水產局,共同組成了鮑魚人工培苗試驗組。1971年,在中國首次獲得了雜色鮑魚人工培苗?潰?隨后便開展大面積人工培育鮑魚。1978年,這一研究成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的科學獎?,F在國家已投資在東山建起一座中國最大的“鮑魚增殖場”。 |
白芽奇蘭茶 | 白芽奇蘭因其芽梢白毫明顯,葉張似“竹葉奇蘭”,成品茶具有獨特“蘭花”香氣的特征,故而得名。它是烏龍茶發(fā)展進化中涌現的新品種,是平和縣科技人員與茶農歷經十多年努力從地方奇蘭茶群體中單株選育成功的珍稀良種。白芽奇蘭茶外形緊實勻稱,葉底紅綠相映,深綠油潤,香氣清高爽悅,品種香突出,似蘭香幽長,滋味清爽細膩,湯色橙黃明亮,葉底軟亮,具有獨特的山骨風韻。常飲白芽奇蘭茶,具有提神益思,解酒消滯,降壓防癌,減肥健美,消煩解暑,生津活血,延年益壽之功效。若取平和三平礦泉水或自然泉水泡茶品嘗,心曠神怡,猶人唐詩所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之境界。 白芽奇蘭茶,系福建省平和縣農業(yè)局茶葉站和崎嶺鄉(xiāng)彭溪村科技人員聯合從地方茶樹群體品種中單株選育成功的我國珍稀烏龍茶新良種,屬灌木型,中葉種,新梢白毫明顯,樹勢中等,樹冠半開張,分枝較稠密,著生部位較低。 新選育的白芽奇蘭茶,1996年通過省級茶樹良種審定。白芽奇蘭茶采制十分考究,工藝精湛,制優(yōu)率高。1996年春茶選送農業(yè)部茶葉質檢中心鑒評結果為:“外形堅實勻稱,深綠油潤;湯色橙黃,香氣清高,滋味清爽細膩,葉底紅綠相映。總評:白芽奇蘭茶品質優(yōu)良,屬青茶類中的優(yōu)質產品”。1995年5月送樣到農業(yè)部茶葉質檢中心進行內含物測定,結果表明:“白芽奇蘭茶多酚類含量15.7%,咖啡堿2.8%,兒茶素總量11.78%,氨基酸0.8%。白芽奇蘭茶多酚類和咖啡堿含量高于安溪鐵觀音、色種、烏龍。同時,白芽奇蘭茶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稀有元素,常飲具有提神益思、解酒消滯、降壓減肥、消煩解暑、生津活血、延年益壽之功效”。 白芽奇蘭茶是平和縣農業(yè)三大綠色食品之一,也是西半縣山區(qū)人民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yè)。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推廣種植白芽奇蘭茶6萬畝,年產6000多噸。為進一步加快白芽奇蘭茶產業(yè)化步伐,平和縣委、縣0提出“以茶興農,培植名牌,擴大規(guī)模,搞活流通;以茶為媒,廣交朋友,外引內聯,富民強縣”的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西部地區(qū)的霞寨、崎嶺、九峰、長樂、秀峰、蘆溪等鄉(xiāng)鎮(zhèn)為百里白芽奇蘭茶產業(yè)化基地,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和人力、物力、投入,計劃至2010年,努力把西部建成面積10萬畝,年產名優(yōu)茶6000噸,實現年產值3億元的平和縣白芽奇蘭茶產業(yè)化商品基地,讓平和茶業(yè)沖出亞洲走向世界,讓白芽奇蘭茶香飄五湖四海。 地域范圍 “平和白芽奇蘭”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大芹山周邊海拔500米-1200米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包括崎嶺、九峰、長樂、秀峰、蘆溪、霞寨、大溪、國強、安厚9個鄉(xiāng)鎮(zhèn)所轄91個行政村。地理坐標: 東經116°53′12"-117°31′15",北緯24°02′31"-24°35′25"。總保護面積11.1萬公頃,至2014年末,生產面積8333.3公頃,年產量1.2萬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平和白芽奇蘭外形圓結重實,色澤青褐油潤,內質香氣濃郁細長,品種香突出,湯色金黃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葉底柔軟明亮,紅邊明。 2、內在品質指標:白芽奇蘭成品茶多酚類含量介于10%-30%之間,咖啡堿介于2%-4%之間,氨基酸總量介于100-200g/kg之間。 3、產品質量安全規(guī)定:平和白芽奇蘭質量安全指標符合(GB2762、GB2763)標準 下一篇:平和坂仔香蕉 |
詔安紅星青梅 | 詔安縣果樹生產歷史悠久,早期的烏梅干暢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市場。1999年末全縣種植面積達18.5萬畝??偖a量達21.6萬噸。其中約30%以鮮果銷往廣東省及閩南一帶,約60%以鹽水梅半成品供應各廠家。約15%由本地廠家加工制成密餞、果酒、果汁等成品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還有制成少量的烏梅干與白梅干產品。 詔安果梅品種豐富,集南北大全,有從北引進的十個品種(品系),有廣東主產的軟枝大粒等,還有本地實生選種的優(yōu)良品系。如太平白梅、青梅等。從花期上分有早、中、晚熟三種類型。全縣果梅生產主要以農民種植為主體,以及部分農場和聯合戶,專業(yè)戶。在適宜果梅生產的山區(qū),每逢花期,漫山遍野,梅花盛開,飄香四溢;果梅收成季節(jié),產地的老少齊上陣,還形成了季節(jié)性外來民工聚集地;詔安縣的果梅生產形成了一道山區(qū)獨特的風景線,初步形成了果梅生產、加工、銷售的雛形。 “中國青梅之鄉(xiāng)”詔安縣盛產的“詔安紅星青梅”果大、皮薄、肉厚、核小、質脆細、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紅星青梅特有酸中帶甜的香味,特別是因其富含果酸及維生素C,其半成品----干濕梅富有彈性,呈淡黃色,加工時果皮不易開裂,內含物不易流失,且腌制過程中只需加適量食鹽而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劑就可達到保質期12個月以上?!霸t安紅星青梅”先后通過了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國家質量證明商標及綠色食品標志認證,全縣現有青梅種植面積13萬畝,年產量6萬噸,是全國最大的青梅生產和加工基地。下一篇:下傅紫菜 |
長泰砂仁 | 長泰砂仁 砂仁屬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長泰砂仁屬陽春砂,在藥物學上其功效顯著,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吐、理氣安胎、治喘咳等效。長泰栽培砂仁已有300多年歷史,群眾種植砂仁,經驗豐富,種植出來的砂仁量高質優(yōu)。長泰縣砂仁種植面積3000畝,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一年總產量20-30萬公斤,約占全省的70%,是全國砂仁生產的重點縣。砂仁是多種中成藥的重要原料,也是食品工業(yè)中現代流行的“營養(yǎng)食品”,"保健食品"的重要佐料。砂仁可開發(fā)出“砂仁風油精”、"砂仁中藥"等系列藥品,還可開發(fā)成"砂仁飲料"、"砂仁餅干"等系列保健食品。 長泰砂仁的栽培有悠久的歷史。清康熙、乾隆的《長泰縣志》均有長泰砂仁的記載。后來由于社會動蕩,長泰砂仁流于自生自滅的野生狀態(tài)。1959年,福建省藥用植物普查隊在長泰發(fā)現砂仁資源。而后,又開始人工培植,長泰砂仁有了長足的發(fā)展。1985年,全縣種植面積2400畝,約占全縣砂仁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采收鮮果13485公斤,約占全省砂仁總產值的70%。當年5月,長泰砂仁經漳州市科委論證,定為山區(qū)綜合開發(fā)項目之一。在砂仁栽培方面,引進新技術,組織科研攻關,從而提高砂仁的產量。陳鎮(zhèn)祖地村三娘自然村,種植砂仁80畝,年產6250公斤。至今,在長泰縣的一些山村農村,仍種植砂仁。除了銷售砂仁鮮果、干果外,還進行鹽腌加工,供應市場。 具科研部門測定,長泰砂仁果實含油量3.2%,與著名的陽春砂仁相當,藥效與陽春砂仁相似。長泰砂仁還具有果實大、品質好、自然傳粉率高,適應性廣等特點。因此,長泰砂仁成為地方名產,產品暢銷于市場。 地域范圍 長泰砂仁地理保護范圍位于長泰縣東部山區(qū),距縣城14公里,距廈門口岸52公里,距漳州市區(qū)30公里,廈成高速、福廣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設有互通口,交通便捷。該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地形地貌獨特,特別適宜砂仁的生長生育。主產地為長泰縣陳巷鎮(zhèn)新吳村、吳田村、祖地村、美彭村,坂里鄉(xiāng)高層村、正達村以及馬洋溪生態(tài)旅游區(qū)山重村、后坊村等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8′-117°56′,北緯24°39′-24°47′之間??偙Wo面積1300公頃,現有生產面積300公頃,年產量450噸。下一篇:長泰鹵面 |
金定鴨 | 金定鴨:原產于金定村。為蛋用型傳統地方良種。肉味鮮美,具有清涼滋補之功效,為夏季營養(yǎng)佳品。 紫泥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熱充足,溫度適宜,終年無霜,一年多熟。屬典型河口沖積洲,地勢平坦低洼,土地肥沃,表層深厚,水資源充沛,咸淡水交匯,農業(yè)條件特別好,水產養(yǎng)殖得天獨厚,全國三大名鴨之一的金定鴨和馳名東南亞的溪乾紅蟳是紫泥特產,糧食、水產品、水禽、蘑菇和蔬菜是農業(yè)的主要產品。造船、食品加工是獨具特色的鎮(zhèn)域工業(yè)經濟。自然、地理、生態(tài)、資源的獨特性和勤勞智慧的紫泥人民數百年來辛勤耕耘、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農業(yè)文明,使紫泥成為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有著九龍江口璀璨明珠的美稱。 利用北京鴨與金定鴨自然雜0種所獲的0代“土北”鴨,肉用性能優(yōu)于北京鴨,在產蛋方面可與金定鴨競爭妍,年產蛋重超過父母本,是雜交優(yōu)勢利用的有效組合。近年來根據市場需要又培育出白羽型土北鴨作為三元雜交的母本。 紫泥金定還有獨特的雙蛋黃鴨蛋,目前都是用鹽腌制成品,是可口的早菜之一。 又稱金定麻鴨,是聞名遐邇的良種鴨,有200多年的飼養(yǎng)歷史,其成鴨、鴨蛋、鴨苗暢銷各地。金定鴨有性好動、善游水、勤覓食等特性以及早熟、高產、產蛋率高等優(yōu)點。齡鴨平均體重為雄鴨為1.26公斤,雌鴨為1.44公斤。雄鴨飼養(yǎng)90—100天就可配種授精,母鴨飼養(yǎng)100—120天即能產蛋。受精率93%,孵化率90%。母鴨產蛋期達2年多,每年產蛋10個月,年均產蛋260—280粒,最高340粒。每粒蛋平均重量74.5克,最高達138.2克。按羽毛色澤分,金定鴨有赤麻、赤眉、白霧眉、銀紅、銀灰、烏梅、黑鴨、白鴨和花雜9種類型。1985年廈門大學生物系和金定村掛勾協作進行金定鴨良種提純科研,經過多年來的親選、蛋選、雛選三個環(huán)節(jié),選育出以麻色羽型為主的赤麻鴨,把金定鴨中麻色羽型分量由原來的81%提高到96%,大大提高了金定鴨品種的素質。金定鴨雌雄各有特色。公鴨頭部具有深綠色金屬光澤,很像野生綠頭鴨,其外貌威武,警惕性高,機智敏銳,活力旺盛,配種能力強。母鴨活潑、敏捷、善跑、食欲強、勤尋食、耐粗飼料、尾脂腺發(fā)達,有很強的防濕性,腰寬胸骨短,腹部深厚純圓,后軀豐滿下垂稍后跖,初產時體重3至4市斤,隨年齡增長體重逐漸遞增。 1958年廈門大學生物系開始在金定村建立金定鴨實驗基地,進行選種。70年代開始推廣,1978年獲省科學大會獎,1985年獲得國家級技術進步二等獎。1996年9月榮獲“星火計劃實施十周年暨‘八五’農業(yè)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優(yōu)秀項目。 下一篇:本港魷魚 |
天寶香蕉 | 天寶蕉:產于天寶鎮(zhèn),有700多年栽培歷史,果肉營養(yǎng)豐富,皮薄、味香、汁甜、肉軟、果心小為特色。 薌城區(qū)位于福建省的東南部,北緯24°29'14"—24°42'41",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濕潤型氣候,全年無霜期長達309天,年均溫21.1℃;年降雨量1453-1612毫米,且多集中于香蕉生長發(fā)育旺盛季節(jié)的5~10月份,雨熱同季,這種高溫高濕、日照充足的氣候條件,有利于香蕉的生長發(fā)育,為香蕉種植適宜區(qū)。另一方面,該區(qū)地形地貌獨特,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面有五鳳山、天寶山、金沙嶺三座蜿蜒橫貫的山脈,組成天然屏障,阻擋冬季南侵的寒流;東南部屬福建省最大的平原——漳州平原的西北隅,海拔高度僅10米左右,地勢平坦開闊,寒氣易泄,低溫持續(xù)時間短,而夏季又有海洋性濕潤氣候的影響,形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得天獨厚的小地理氣候環(huán)境,為香蕉的生長發(fā)育提供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又該地區(qū)地處九龍江中、下游的沖積平原,且中、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帶,海拔高度在250米以下的氏丘緩坡地段,多屬灰沙土、烏赤土和灰赤土等土種,區(qū)內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具有香蕉生長發(fā)育優(yōu)良的地下部生長環(huán)境。這些得天獨厚自然條件,形成了天寶香蕉掛果期長、營養(yǎng)積累豐富、風味特佳的內在品質。 天寶香蕉具有果個適中,皮薄;肉質軟滑細膩,果肉無心、濃甜爽口、香氣濃郁等特點馳名中外,倍受海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天寶香蕉主要有天寶高蕉、天寶矮蕉兩個品種。 ?。?)天寶高蕉:果實近圓柱形稍彎、果個適中、果形順滑彎曲度較小、果實熟后果皮黃色、皮??;果肉黃白色,肉質軟滑細膩、無纖維芯、清甜爽口、香味濃郁。當果皮略有小斑點(炭疽病斑)時,皮最薄、風味最佳。 ?。?)天寶矮蕉:果實近圓柱形稍彎、果個稍小、果形順滑彎曲度較大、果實熟后果皮黃色、皮??;果肉黃白色,肉質軟滑細膩、無纖維芯、甜蜜適口,具濃厚香味。當果皮略有小斑點(炭疽病斑)時,皮最薄、風味最佳。 天寶香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福建省漳州市人民0《關于界定天寶香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的請示》(漳政[2006]46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qū)和南靖縣山城鎮(zhèn)、靖城鎮(zhèn)、豐田鎮(zhèn)、龍山鎮(zhèn)、金山鎮(zhèn)、船場鎮(zhèn)、南坑鎮(zhèn)等7個鄉(xiāng)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下一篇:漳州燈謎 |
漳州水仙 | 是漳州著名的特產,被譽為“凌波仙子”。漳州“宜春”水仙花有兩個品種,一種是單瓣的,有六片白色瓣親托一個黃色副冠,像個小酒杯,叫“金盞”;另一種是復瓣的,卷皺的花瓣如百折裙子,叫“百葉”。水仙“本生武當山谷間”,大約在十五世紀中葉明代景泰年間才傳入漳州,產地以西南郊圓山腳下蔡坂一帶為最著名。這里氣候溫和,土質肥沃松散,上午面陽,下午受陰,又有圓山山泉灌溉,極適宜水仙花的生長。這一帶水仙花共種60多公頃。人們公認漳州“宜春”水仙花有五大花期長,芬芳清郁,所以暢銷國內外。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都舉辦過漳州水仙花展銷會。1984年10月26日,漳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4次會議通過“將水仙花定為漳州市市花”。 福建漳州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稱。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以球大、形美、花多、味香、期長而馳名海內外,是福建的省花,漳州的市花,漳州位于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qū)之間,與臺灣隔海相望,漳州主產地龍海圓山琵琶坂,水仙花具有秋生長、冬發(fā)花,春貯養(yǎng)分、夏季休眠的特性。但福建漳州北有風障,西有疏林,無雪微霜,山泉長流,土壤疏松,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雖是冬季而花田溫暖濕潤,構成一個得天獨厚栽培水仙花的優(yōu)良環(huán)境。是個有山有海有平原的富庶寶地。 被稱為“凌波仙子”的漳州水仙花,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單瓣的。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周舒開,中間長有一個酒杯狀的金黃色副花冠,名為“金盞銀臺”,俗稱“酒盞水仙”,清香濃郁;另一種是復瓣的。卷皺的花瓣層層疊疊,上端素白,下端淡黃,雅號“玉玲瓏”,俗稱“百葉水仙”。這兩種水仙都成為漳州的驕傲?!笆澜缑ㄎù擞?,人間異香別地無”,就是它的真實寫照。同時,它又被許多古代詩人喻為“國香”之花。水仙花在漳州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明景泰年間(公元1450年)漳州就有水仙花的栽培歷史,現在,它既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又是福建的省花、漳州的市花。由于它鱗莖碩大,箭多花繁,形美香郁,應時而發(fā),花期長,素雅娟麗,又能雕刻成瑰麗多姿的各種優(yōu)美造型,是世界公認的多花水仙類中開花最多,香味最優(yōu)的一種,遠勝過產自于地中海、日本和國內其它地方如平潭、崇明及臺灣等地的水仙花,故有“天下水仙數漳州”之美譽,因而它是馳名于海內外、蜚聲全球的特產。為什么漳州水仙花能“獨占花壇,聲譽遠播”?這主要是因為漳州水仙花的產地——九湖所處的得天獨厚的特殊地理位置、土壤及氣候條件所決定的。 福建漳州始建于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座具有豐厚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漳州九湖鎮(zhèn)有著“中國水仙花之鄉(xiāng)”的美稱。2007年,漳州水仙花占全國市場銷售量的90%。下一篇:漳州柚子 |
云霄枇杷 | 云霄枇杷種植有較長的歷史,歷來產品多以鮮果及藥用干葉為主。近年來,云霄縣引進以“解放鐘”與日本“森尾早生”雜交選育而成的新品種“早鐘6號”枇杷,集中了父本早熟、優(yōu)質、果大等特點,還能比一般品種提早15至30天成熟,每年元宵佳節(jié)即可上市,此品種具有果皮果肉均呈橙紅色,肉質細嫩,香氣濃郁,甜質多、酸味少等優(yōu)點,1992年被省有關部門評定為“枇杷更新換代優(yōu)良品種”。此外,云霄枇杷種植還有解放鐘種、大鐘種、紅肉長種、紅肉圓種、溫州種、莆田種、下坂土圓種、鴨蛋本種、大紅袍種、軟條白紗種等等,堪謂種類繁多,產量豐富,馳譽大江南北乃至海外,成為云霄水果品種之首。 福建省云霄縣,國家林業(yè)局評定的“中國枇杷之鄉(xiāng)”。云霄枇杷,有閩南報春第一果的美譽。 云霄縣地處沿海,背山面海、東南開口的馬蹄形地形,聚留冬季海上西南暖濕氣流,冬季區(qū)內潤而不燥,年均溫21.4℃,有霜日短只有2.7天,是福建省越冬條件最好的三個縣份之一,也是福建省大陸唯一沒有出現極端最低氣溫0℃以下的縣份,十分有利于熱帶型的云霄枇杷果實生長發(fā)育。 云霄枇杷屬熱帶型常綠小喬木,云霄枇杷風味和品質俱佳,果實柔軟多汁,細嫩化渣,易剝皮,甜酸適度,風味濃,香氣足;果大,單果重50g左右,最大可達到150g,可食率高,一般在70%左右;營養(yǎng)豐富,有潤喉、止咳、健胃和清熱等作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水果。 云霄縣是云霄枇杷的原產地,云霄縣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背景造就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云霄枇杷。云霄枇杷素以早熟、柔軟細膩、外觀鮮艷、果面富有絨毛而著稱,有“閩南報春第一果”之美譽。 云霄枇杷栽培歷史悠久,唐代就有史料記載。一千三百多年前,陳政、陳元光父子奉詔南下,中原文化也隨之傳入。當時的部將、詩人丁儒就曾寫下膾炙人口的詩句:“錦苑來丹荔,清波出素鱗。巴蕉金剖潤,龍眼玉生津。蜜取花間露,柑藏樹上珍。”寫的就是云霄的山肥水美、花果飄香。云霄枇杷作為果中珍品,時令貢品,以其風味和品質俱佳,美名譽于當時,始稱云霄枇杷。 宋朝時漳州知府楊萬里《詠枇杷》:“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壓低枝重,漿流冰齒寒。長卿今在否,莫遣作園官”。 到了明代,云霄祀奉林偕春的廟宇“云山書院”中設有260首求醫(yī)藥簽,多有以枇杷葉為藥件的處方,枇杷花、葉均可入藥,枇杷葉具清肺和胃、降氣化痰的功用,為治療肺氣咳嗽的要藥,可見云霄在明代已盛產枇杷,且其功用為百姓所熟知。醫(y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枇杷乃和胃降氣,清熱解暑之佳品良藥?!? 清代光緒年間,秋謹的祖父秋嘉禾曾二度(公元1878年和1889年)在云霄任同知,就經常以當地盛產的枇杷花、枇杷葉、枇杷根置于其住地,供百姓煮水飲用,以滋陰降火,清肺化痰,治療感冒咳嗽、肺胃盛熱、口干舌燥。他常對百姓說道:“這是民間藥品,省錢又能治病。” 民國時期云霄是漳州南部五縣的經濟、文化中心,航運尤其發(fā)達,云霄枇杷也隨之南下汕頭、廣州、香港,北上福州、寧波、上海,云霄成為福建省枇杷主產區(qū),以早熟、優(yōu)質而聞名。 1958年3月5日,時任團中央書記的1同志到云霄視察,在詢問了云霄山地種果的情況和枇杷的品性后,勉勵大家說:“全黨動員、全民動手、開山種果、果化云霄?!焙髞碓葡鲨凌朔N植發(fā)展到全縣6鎮(zhèn)3鄉(xiāng)1開發(fā)區(qū),遍布全縣的山地和農地。 改革開放以來,云霄縣委、縣政府根據本縣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枇杷種植。于1994年,推廣枇杷早熟優(yōu)質新品種“早鐘6號”,使云霄枇杷產業(y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通過龍頭企業(yè)與科研部門合作,研制開發(fā)出“枇杷酒”、“枇杷膏”、“枇杷汁”、“枇杷花茶”等深加工產品,并成功投放市場,延長了產業(yè)鏈,進一步提高了枇杷產業(yè)效益,成為市場熱捧的“黃金果”。2005年全縣種植面積8.8萬畝,產量5.7萬噸,產值5.6億元,至2010年種植面積12.5萬畝,產量7.5萬噸,產值7.8億元。目前云霄枇杷已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暢銷福建本省及粵、浙、蘇、滬、川、渝、鄂等國內大中城市,并出口至歐盟、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云霄枇杷部分榮譽: 2001年,云霄縣被國家林業(yè)局評為“中國枇杷之鄉(xiāng)”; 2003年,申請注冊“云霄”枇杷集體商標; 2007年云霄枇杷獲得國家質檢總批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年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 2008年云霄縣被批準為“中國優(yōu)質枇杷基地重點縣”和“服務果業(yè)全國先進單位”。 2009年云霄枇杷被評為漳州市“十大名優(yōu)花果”; 2010年“云霄枇杷”商標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2011年11月,“云霄枇杷”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云霄枇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福建省云霄縣 《關于界定云霄枇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請示》(云政綜〔2007〕94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福建省云霄縣現轄行政區(qū)域。下一篇:火田菠蘿 |
平和坂仔香蕉 | 福建省平和縣坂仔鎮(zhèn)位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自古以來就有“寶鼎境地”的美稱。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里的茫茫“蕉?!?,更令人深感步入綠色世界。坂仔香蕉果實營養(yǎng)豐富,據測定,每100克可食果肉含熱量116卡,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0克,維生C20毫克,還含有磷、鈣、鐵、維生素B等多種元素,熱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均高于柑桔、芒果、菠蘿和番木瓜。 平和縣坂仔鎮(zhèn)位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自古以來就有"寶鼎境地"的美稱。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里的茫茫"蕉海",更令人深感步入綠色世界。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里的茫?!敖逗!保钊松罡胁饺刖G色世界。 坂仔香蕉以果大、肉香、營養(yǎng)豐富,馳名海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據測定,坂仔香蕉每100克可食果肉含熱量116卡,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0克,維生C 20毫克,還含有磷、鈣、鐵、維生素B等多種元素,熱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均高于柑桔、芒果、菠蘿和番木瓜。 坂仔香蕉1995年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確認的"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成為同類全國第一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1996年被農業(yè)部命名為"南亞熱帶作物名優(yōu)基地",被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國香蕉之鄉(xiāng)"稱號。目前,坂仔香蕉種植范圍擴大到周邊鄉(xiāng)鎮(zhèn),已建成8萬畝香蕉生產基地,年產量17萬噸,建成4萬平方米香蕉專業(yè)市場,年成交額5億元,是全國最大的香蕉集散地之一。 實現了產品基地化,效益規(guī)?;?,形成了全國最大香蕉基地和最大集散市場。從事香蕉種植、加工和運銷人員達一萬二千人,產品在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建立銷售網點。 當地人們立足這一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香蕉種植業(yè),使坂仔香蕉生產形成了基地化、規(guī)?;?、產業(yè)化。臺灣香蕉專家考察坂仔之后,認為中國坂仔香蕉種植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當屬東南亞各國之冠。坂仔香蕉曾獲得全國香蕉類產品首家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也命名該鎮(zhèn)為“中國香蕉之鄉(xiāng)”。坂仔也是唯一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香蕉商標的鄉(xiāng)鎮(zhèn),并被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列入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基地。 坂仔香蕉1995年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確認的“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成為同類全國第一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平和種植香蕉可追溯到唐朝,有唐代漳州別駕丁儒《歸閑詩十二韻》的詩句“芭蕉金剖潤,龍眼玉生津”為證,普遍種植香蕉也有700多年的歷史。但是,真正形成規(guī)?;a則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文學家林語堂誕生地的坂仔鎮(zhèn)寶南村黃墘、南山村民小組的農民,首先把種植水稻的水田成片改種香蕉,并把香蕉作為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每千克香蕉最高價賣到7.1元,畝香蕉經濟效益是水稻的好幾倍。良好的經濟效益,推動坂仔鎮(zhèn)農民掀起大種香蕉的熱潮。全縣種植8萬畝,年產17.3萬噸,產值3.9億元,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香蕉生產基地之一,被授予“中國香蕉之鄉(xiāng)—坂仔”的稱號。 平和坂仔香蕉植株假莖高160~180厘米,葉片長橢圓形,葉片基部為卵圓形,先端純平,葉柄粗短;果肉淺黃白色。肉質柔滑味甜、香味濃郁,品質甚佳;單株產量一般為10~15千克,抗風力強。該品種品質好、適宜密植、適應沿海地區(qū)栽種,為北運和外銷最佳品種之一。果實具有皮薄、味香、肉軟、質甜、無芯,風味與營養(yǎng)俱佳的特性。每百克香蕉果肉,含熱量486焦耳,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克,維生素C20毫克,含有磷、鈣、鐵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和維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含量高于柑、芒果、菠蘿和番木瓜等。果肉可潤肺、滑腸,是一種天然保健水果。平和坂仔香蕉是通過不斷提純復壯和選種培育出來的良種,有良好的生物特性。同時,不但有蕉農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早種、壯苗、重肥、深溝、搶熟”、“十字要訣”栽培技術,更有經科技工作者與蕉農共同首創(chuàng)、榮獲農業(yè)部豐收計劃二等獎的“香蕉新植蕉栽培技術”相配套,從而使平和坂仔香蕉具有較高的產量,良好的外型,至上的品質。下一篇:平和琯溪蜜柚 |
長泰蘆柑 | 長泰蘆柑,又名碰柑,為閩南一帶傳統名優(yōu)產品,以產自著名的中國芒柑之鄉(xiāng)--福建省長泰縣而得名。 長泰蘆柑果型碩大,色澤橙黃,令人賞心悅目。 長泰蘆柑肉質晶瑩,果汁豐富,香味濃郁,酸甜適度,沁人心脾。單果直徑多為70-80毫米,大的可達120毫米。經檢測,一般碩果重在125-200克之間,最大的可達650克,可溶固形物占14.3%,含糖量12.5%,含酸量0.58%,每百克果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38.5毫克,全果可食部分占76.8%。 多年來,長泰蘆柑以其色、香、味三絕而蜚聲海內外,多次被評為“全國優(yōu)質水果”。 長泰縣位于福建省南部,九龍江下游,地處南亞熱帶。這里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是長泰蘆柑品質優(yōu)良的重要原因。自1985年以來,長泰蘆柑連續(xù)多次在全國水果鑒評會上,被評為“全國優(yōu)質水果”。1990年,長泰蘆柑在國家工商局以“冠牌”商標注冊,成為目前唯一有注冊商標的柑桔產品;1999年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首批“漳州市名牌農副產品”稱號。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題贊譽:“長泰蘆柑,品種優(yōu)良,柑中之冠”。國務院副總理1揮毫盛贊:“閩南蘆柑鄉(xiāng),奮進又自強?!? 多年來,長泰蘆柑以其色、香、味三絕而蜚聲海內外,每年農歷的十一月至十二月是蘆柑的采摘季節(jié)。春節(jié)前后,大量鮮果投放市場。被選送到首都國賓館,并遠銷東南亞、港澳市場。 地域范圍:在長泰縣行政區(qū)域內的武安鎮(zhèn)、巖溪鎮(zhèn)、陳巷鎮(zhèn)、枋洋鎮(zhèn)、坂里鄉(xiāng)、古農農場、長泰經濟開發(fā)區(qū)、馬洋溪旅游區(qū)和林墩工業(yè)區(qū)。 下一篇:木偶頭 |
東山蘆筍 | 福建省東山縣自1979年引種蘆筍,經幾年的試種取得成功,實踐證明陽光資源豐富、優(yōu)質沙壤土居多、勞力富余的福建東山島十分適宜蘆筍生產發(fā)展。縣政府確定了發(fā)展蘆筍產業(yè)的決策,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措施,促進全縣蘆筍生產迅速發(fā)展。至2011年全縣種植面積2萬畝,年總產2.5萬噸。東山蘆筍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yè)化格局。蘆筍生產發(fā)展帶動了加工、運輸、服務業(yè)等相關產業(yè)發(fā)展,繁榮了東山農業(yè)和農村經濟。蘆筍成為全縣農業(yè)種植業(yè)的支柱,是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經濟來源, 也是福建省出口創(chuàng)匯的主要農產品之一。東山縣致力加快蘆筍精深加工和系列產品開發(fā)。改變過去單純原料輸出,強化招商引資,興辦10家蘆筍加工企業(yè),年加工能力達到1萬多噸,年產值一個億,開發(fā)制罐、速凍、制茶、制干等系列產品,產品暢銷國內外。 東山白蘆筍在東山獨特的環(huán)境條件下栽培管理、形成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產品,白蘆筍嫩莖的加工品(速凍筍、罐頭筍、蘆筍茶等)均保留其特有的風味,尤其是制罐后筍條潔白,湯色均勻,保質期較長,均有別于國內外同類產品的獨特優(yōu)良品質,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聲譽,倍受青睞。2004年東山白蘆筍獲得國家原產地標志,2010年獲農業(yè)部地理標志登記,2012年獲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
平和青花瓷 | 平和青花瓷是福建漳州平和的特產。 20世紀90年代,福建平和南勝、五寨明清古窯址找到“克拉克”瓷,至此,一個長時間困擾國內外陶瓷考古界的克拉克瓷之謎終于被破解,經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考證,平和青花瓷就是歐洲人所稱的“克拉克”瓷。 平和青花瓷的特點是寬邊,在盤、碗的口沿繪分格及圓形開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實等。其生產可分明萬歷至清初和康熙兩個時期,前者為開光的青花瓷,后者則胎薄。產于明萬歷年間的平和青花盤使用浙料繪畫,有翠藍、灰藍、淡藍幾種色調,運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個色階,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礎。畫師們熟練地運筆,無論勾、點、染皆隨心所欲,自然灑脫。凡是勾勒圓圈,皆是用兩筆拼湊而成,因這種花卉圖案具有典型的歐洲風格的青花瓷器,深得歐洲王公貴族喜愛。 平和青花瓷是明代外銷瓷器中數量最多的一種,它既具有歐洲的趣味,又保留了中國的民族風格。平和青花瓷的造型主要有盤、碗、瓶、軍持等,以盤為多且具典型性。器物一般薄胎,盤有圓口和葵花口,內底微凹,圈足微向內斜,足上多粘有砂粒。其紋飾特征主要表現在裝飾上,中心的主題紋飾多為花卉、花籃、禽鳥及動物紋,盤內壁一般為八個左右扇形(亦有橢圓形)開光,開光內繪雜寶等圖案,有的盤壁還模印出花瓣或開光的輪廓。一般收藏的平和青花瓷瓷盤,有圓口,也有葵花口的,都是折沿、淺腹、平底、矮圈足,圈足粘砂;盤外壁為簡易開窗圖,盤內壁為蓮瓣形開窗,窗內飾四吉祥和向日葵等,并間以立柱。立柱內飾錦紋和瓔珞等;內區(qū)為錦邊八弧開窗,窗內為水草和飛禽等中國畫等圖案。下一篇:平和山格生仁糖 |
下河金棗 | ?。骸跋潞咏饤棥睔v史上又稱“霞河金棗”,于明萬歷時期開始引進,是下河鄉(xiāng)的主種水果品種之一,主要供鮮食和金棗精制品的原料。“下河金棗”果樹種植需經嫁接(土柚子當砧木,金棗枝條作接穗),方能保持其優(yōu)良性狀,“下河金棗”具有皮薄柔嫩,橙黃泛金,棗皮質如幼桔,色香味俱佳,金棗制品有咸、甜等,咸金棗可藥用,甜金棗為喜慶時節(jié)上乘佳品,清末民國初,下河金棗就開始遠銷新加坡、香港等東南亞各國和地區(qū)。 據《云霄縣志》農業(yè)卷介紹:云霄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般春多陰雨,夏秋高溫多雨,時有臺風暴雨,晚秋、初冬涼爽,冬季干旱少雨,光照熱量充足,年均無霜期347.4天。云霄生物資源豐富,耕地宜種甚廣,山區(qū)及平原地區(qū)水資源豐富,非常適合水果和蔬菜的種植。 云霄縣下河鄉(xiāng)的村落多沿烏山山脈東北側條狀分布,氣溫偏低,日溫差相對比全縣大多數的鄉(xiāng)鎮(zhèn)大,灌溉方便,是全縣水果主產區(qū)之一,素稱“水果之鄉(xiāng)”。據縣農業(yè)局統計,全縣各類水果主要有19種,絕大多數在下河鄉(xiāng)有種植。 “下河金棗”歷史上又稱“霞河金棗”,于明萬歷時期開始引進,是下河鄉(xiāng)的主種水果品種之一,主要供鮮食和金棗精制品的原料?!跋潞咏饤棥惫麡浞N植需經嫁接(土柚子當砧木,金棗枝條作接穗),方能保持其優(yōu)良性狀,“下河金棗”具有皮薄柔嫩,橙黃泛金,棗皮質如幼桔,色香味俱佳,金棗制品有咸、甜等,咸金棗可藥用,甜金棗為喜慶時節(jié)上乘佳品,清末民國初,下河金棗就開始遠銷新加坡、香港等東南亞各國和地區(qū)。 “下河金棗”目前全鄉(xiāng)種植金棗面積達1.2萬畝,產值2000萬元,主要的種植區(qū)為下河鄉(xiāng)(東經117°14′07″--117°20′02″,北緯23°56′45″--24°08′15″)的下河村、上河村、內龍村、外龍村、鳳興村、世坂村、車圩村、新坡村、坡下村、孫坑村和上窖村。金棗產業(yè)對于促進地處山區(qū)的云霄縣下河鄉(xiāng)的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占有舉足輕重地位。下一篇:東廈文蛤 |
舊鎮(zhèn)大蠔 | 舊鎮(zhèn)大蠔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舊鎮(zhèn)鎮(zhèn)的特產。舊鎮(zhèn)大蠔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舊鎮(zhèn)鎮(zhèn)介于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qū)輻射帶之間,擁有豐富的海域和水域資源。擁有長達11.5公里的海岸線,海域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有七個島嶼,總面積約2500畝。 舊鎮(zhèn)大蠔 漳浦縣舊鎮(zhèn)鎮(zhèn)農產品產業(yè)協會 10181305 牡蠣(活的) 下一篇:深土花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