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 簡介 |
---|---|
合川桃片 | 由合川桃片廠生產,已有140多年歷史 ( 重慶) 合川桃片始創(chuàng)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重慶市地方名產之一。特點為粉質細潤,綿軟,片薄,色潔白,味香甜,突出濃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馬博展會上,獲巴拿馬金質獎。 合川桃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重慶市合川區(qū)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下一篇:椒鹽桃片 |
太和胡蘿卜 | 太和胡蘿卜常年種植面積5000畝,是合川的優(yōu)良地方品種,以其品質好、富含胡蘿卜素、營養(yǎng)豐富而倍受人們喜愛,享譽重慶市內外。太和胡蘿卜長20-25厘米,橫徑2-3厘米,紅皮,紅肉,紅心,個體均勻,頭尾等大,近圓柱體,內心細小,質地脆嫩,汁鮮味美,色澤鮮紅;該品種含糖12%,含鐵0.23%,含維生素b160毫克/100公斤,含維生素b220毫克/100公斤,含胡蘿卜素50毫克/100公斤。太和胡蘿卜6-9月播種,11-3月可陸續(xù)采收,畝產1.5——2.5噸。 2014年,重慶市合川區(qū)蔬菜技術指導站申報的“太和胡蘿卜”通過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所在地域: 重慶 申請人: 重慶市合川區(qū)蔬菜技術指導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圍 太和胡蘿卜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是:重慶市合川區(qū)太和鎮(zhèn)小河村、米市村、長流村、曬金村,地理坐標為:N30°6′35.45" -30°1′57.08″,E106°2′27.68" -105°58′47.24″。東西寬8300米,南北長13800米。太和胡蘿卜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規(guī)模為800公頃,年產量30000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太和胡蘿卜肉質根長圓柱形,長25-30厘米,橫徑2.5-3.5厘米,單根重150-200克;表皮呈紅2、獨特內含成分:太和胡蘿卜含胡蘿卜素≥1.16mg/100g,總維生素C≥21.6mg/100g,維生素 B1≥0.064mg/100g,維生素B2≥0.018mg/100g,可溶性糖≥6.01%,粗纖維≤1%。 3、質量安全規(guī)定:產地環(huán)境條件符合《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NY5010-2001)的規(guī)定。產品質量安全符合《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下一篇:香龍大頭菜 |
合川葛 | 葛,多年生落葉藤本豆科植物。富含鈣、磷、鉀、鐵、鋅、硒等十幾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18種氨基酸和大量的膳食纖維等有用活性物質。合川大力開展葛根種植及其產品研發(fā),致力于精心打造合川葛優(yōu)質品牌,發(fā)展壯大合川葛產業(yè),努力使合川成為全國最大的葛根種植和產品生產基地。 目前,葛根粉、營養(yǎng)葛根糊、速溶葛根晶、葛面、葛丁茶、葛粉絲、葛根三清膠囊、葛根異黃酮膠囊等20多個保健產品已在合川生產上市。 合川葛 重慶市合川葛產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 11404211 葛根(中藥材)下一篇:合川峽硯 |
合川肉片 | “合川肉片”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據(jù)說,當?shù)匾患绎埖甑膹N師無意中創(chuàng)制的。據(jù)說有一天,飯店下班后,廚師將賣剩的肉片用雞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兩面金黃,再加多種輔料和調料烹炒出來,供自己下飯吃。沒想到一嘗此菜,覺得非常鮮美可口。從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紅色,甜酸帶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風味,漸漸地成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風味菜肴,并在全國廣泛流傳,頗有影響。 合川肉片色呈金黃,外酥內嫩,麻辣適中,營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是出差旅游,招待貴賓,饋贈親友的名特精品,被列入中國名菜譜。 以地名為菜名的“合川肉片”系四川合川地方菜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據(jù)說,此菜是當?shù)匾患绎埖甑膹N師無意中創(chuàng)制的。相傳有一日,飯店打烊后,廚師將賣剩的肉片用雞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兩面金黃,再加多種輔料和調料烹炒出來,供自己下飯吃。廚師沒想到一嘗此菜,竟然非常鮮美可口。從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紅色,甜酸帶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風味,漸漸地成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風味菜肴,并在全國廣泛流傳,頗有影響。 產地: 四川 類別: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豬腿肉150克,水發(fā)木耳15克,地力2只,紅泡椒5克,雞蛋1個,蔥8克,蒜6克,豆瓣醬18克,醋8克,黃酒6克,生油400克,麻油4克,干淀粉15克,白糖4克,醬油12克,味精、辣油、水淀粉各少許。 【制法】 (一)豬腿肉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3毫米厚的片,泡椒去籽切成片,地力搗成末,木耳洗凈。肉片用鹽、酒、味精腌漬一下。雞蛋打散后加地力末、水淀粉、干淀粉拌成厚糊,肉片放在糊里攪和。 (二)將鍋燒熱,放油至五成熱,將掛糊肉片逐步下鍋,炸到肉片浮起撈出。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肉片再投入鍋內炸脆,倒入漏勺瀝干油。將糖、酒、味精、醋、醬油、水淀粉倒入碗內,調成鹵汁。原鍋留余油10克,下蒜、蔥、泡椒、豆瓣醬煸炒出香味,把木耳和鹵汁下鍋,再將肉片下鍋翻勻,淋上麻油、辣油、起鍋裝盆。 下一篇:“合川牌”醬油 |
合川峽硯 | 釣魚城峽硯,俗稱三峽石硯或合川峽硯,采用重慶合川釣魚城下嘉陵江瀝濞峽段的天然峽石精雕細琢而成?!皪{石”又名“黑玉石”,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分布于合川嘉陵江瀝濞峽(俗稱小三峽)東岸草街鎮(zhèn)麻柳村(磨刀溪)后山一帶。峽硯具有石質細膩,色澤淡雅,磨墨快速,不損筆鋒,硯中蓄水,數(shù)日不干,儲墨不腐,石料年久不風化的特點。峽石經重慶醫(yī)學院徐國民教授化驗,石內含有“氧化鋁”,是削金切玉的堅硬金屬,利于磨刀,清口利鋒。雕刻藝人們使用刻刀、鉆子、手錘、磨具等工具,經過開采石材(洞采)、選材、構思、制圖、初步造型、細磨、精雕、上色、拋光、評選、包裝等十幾道工序,采用平雕、浮雕、鏤空雕、陰刻、鉆花,以及鏤雕和浮雕等手法雕刻峽硯,產品造型優(yōu)美、栩栩如生,數(shù)百年來深受文人墨客的鐘愛,被譽為巴渝三大名硯(三峽石硯、金音石硯、虁硯)之首,2009年釣魚城峽硯被列入重慶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峽硯雕刻技藝始于宋代,盛于清代,歷史悠久。早在明代,釣魚城峽硯就享有盛名,明代合州人吏部尚書李實用曾題詩贊峽硯:“峽畔茅屋僻,巧工鑿石盤;啟墨龍云舞,運筆虎榜懸;石膩堪如玉,工藝圣手傳;貴似翰家客,四寶居一員?!苯耸考皶嫾胰珩T玉祥、于佑任、謝無量等亦題詩贊揚峽硯。峽硯被列入巴渝十二品,是當年上海四寶齋、徽州老胡開文和漢口鄒紫光閣等大文具店的上品。新中國成立后,合川三峽石硯曾經榮獲四川省旅游產品優(yōu)質獎、國家外經部榮譽證書、重慶市優(yōu)質產品證書等。其中由合川設計雕刻的“百龍戲龜”峽硯為中南海收藏品。 峽硯雕刻技藝傳承的道路艱難曲折。宋代初期,合川本地從事硯臺的制作人屈指可數(shù),但雕刻技藝遠近聞名。后來隨著南宋中晚期宋蒙交戰(zhàn),合川峽硯制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復了硯臺的制作,到了明末,又由于戰(zhàn)亂,工匠為了躲避戰(zhàn)亂,舉家外出,致使合川峽硯的制作再度終斷。到清康熙年間,由“湖廣填川”的移民與當?shù)氐拿鏖g藝人李銀山又開始了從事這類手工雕刻工藝,近代的明間藝人從單一的方型、條型、小圓型演變?yōu)樽匀恍螤畹母鞣N異形體。新中國成立以后,民間雕刻藝人,將峽硯雕刻技藝傳承至今,從二十世紀80年代,峽硯由幾個款式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近百個品種,而今,雕刻工藝后繼無人,整個合川本地從事硯臺制作的藝人只有十位左右,雕刻技術面臨失傳。 重慶市合川區(qū)釣魚城峽硯工藝品有限公司,決意大力傳承和弘揚這一優(yōu)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峽硯制作后繼無人和峽石自然資源減少等困境,成立合川峽硯行業(yè)協(xié)會作為會長單位,著力整合合川本土民間雕刻技術,重金聘請本土知名雕刻大師和國內知名設計師,潛心研究峽硯的雕刻技法,精心制作峽硯精品,不斷開發(fā)和推廣峽硯,把峽硯這一民間的傳統(tǒng)工藝發(fā)揚光大。下一篇:合川大紅袍 |
青草壩蘿卜 | 青草壩蘿卜種植歷史悠久。傳說當年曹操下江南帶領 83萬人馬路過青草壩,官兵又餓又渴,曹操看到當?shù)氐奶}卜又大又多,于是就下令官兵們吃,吃了三天三夜沒吃完,剩下的蘿卜就化成江水,流下去把下江人淹得喊天叫地,三天不退。據(jù)當?shù)氐陌贇q老人高百誠回憶,其祖上種植青草壩蘿卜可能始于清乾隆41年左右。1924年,大戶李九成,組織農民大力種植青草壩蘿卜,用船運往周邊及江浙一帶販賣,一舉成為當?shù)赜忻母晃?。民國時,青草壩年年都在禹王廟做廟會,廟會上就用青草壩蘿卜做菜吃齋。同時還要評選“蘿卜大王”,誰家的蘿卜最大最重就是“蘿卜大王”,要搭臺唱戲以慶賀豐收,據(jù)說有位叫孔合川的保長家,就出了個10多斤重的大蘿卜。抗戰(zhàn)時期,重慶作為國民政府“陪都”時,有一架美國飛機曾被日軍擊落于青草壩,死里逃生的美國飛行員靠青草壩蘿卜充饑才活了下來,后國民政府派兵來青草壩接應盟軍飛行員時也將青草壩蘿卜帶回重慶,使青草壩蘿卜聲名大振,連蔣介石也點名要吃渠河二郎灘下的青草壩蘿卜,使青草壩蘿卜在重慶成為-貨。人們贊譽“青草壩的蘿卜煮臘肉,不放油鹽都好吃”“青草壩,蘿卜大,不放油鹽吃得下”,“青草壩,立冬蘿卜小人參”。以至于青草壩現(xiàn)今還流傳著這樣的一首兒歌:“蘿卜紅、蘿卜白,說起蘿卜都曉得;蘿卜香,蘿卜甜,蘿卜出來快過年。” 青草壩蘿卜產于渠江兩岸的合川區(qū)龍市鎮(zhèn)青壩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香龍鎮(zhèn)棗泥壩無公害蔬菜基地,是重慶的名優(yōu)地方品種。常年種植面積近10000畝,年產量30000余噸。青草壩蘿卜個大、皮薄、色艷、脆嫩,肉白、汁濃、味甜,可作水果生吃。青壩蘿卜含有豐富的糖分、維生素、無機鹽、植物纖維等人體所必須的營養(yǎng)成分,還含有淀粉分解酶,能促進人體的食欲和消化,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素有"土洋參"的美譽,深受消費者喜愛,在重慶市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利用青草壩蘿卜,以傳統(tǒng)工藝加工而成的蘿卜線、蘿卜卷風味獨特,正在申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市場前景廣闊。 地域范圍 青草壩蘿卜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區(qū)域位于重慶市合川區(qū)龍市鎮(zhèn)青壩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3′52″~106°34′12″,北緯30°16′22″~30°17′28″。面積118公頃,年產量5000余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長9cm~14cm,粗7cm~12cm,單重0.3kg~0.8kg,皮為胭脂紅色,肉為象牙白,切面光滑細膩,生食微甜、嫩脆、清香、無辣味,熟食微甜、化渣、爽口,生食、熟食和加工皆宜。 2、獨特內含成分:青草壩蘿卜維生素C15.0mg~20.5mg/100g,硒0.0100mg~0.0154mg/kg,鉀260.0mg~330.0mg/100g。 3、質量安全規(guī)定:產地環(huán)境條件符合NY5010-2001《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的標準規(guī)定。產品質量符合NY5082-2002《無公害食品蘿卜》標準要求。下一篇:太和胡蘿卜 |
合川東山坪葡萄 | 合川東山坪葡萄是重慶市合川區(qū)的特產。合川東山坪葡萄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2013年,重慶市合川區(qū)東山坪水果協(xié)會申報的“合川東山坪葡萄”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標注冊號為:12721312。 重慶市合川區(qū)東山坪水果協(xié)會 12721312 新鮮葡萄下一篇:合川絲瓜 |
合川湖皺絲瓜 | 合川湖皺絲瓜是重慶合川的特產。 伏皺絲瓜是合川區(qū)一個地方優(yōu)良品種,對其田間優(yōu)良變異株系進行連續(xù)三年的自交純化、單株單株單瓜定向選種和二年株系內定向選擇,選育出性狀表現(xiàn)穩(wěn)定,具有合川伏皺絲瓜的基本特征,且雌花較早、第一結瓜節(jié)位較低、前25節(jié)的座瓜率較高、早期產量較高的三個優(yōu)良品系,作為優(yōu)良種質資源保存和利用,其中A8-4-1比伏皺絲瓜農戶自留種的第一雌花出現(xiàn)早6天,第一瓜結位降低5節(jié),前25節(jié)的座瓜率提高9個百分點,平均單瓜重增加22克,在 7月20日前的早期產量增加731.4千克/666.7平方米,增產29.87%,作為合川伏皺絲瓜的改良種進行推廣。同時,用合川伏皺絲瓜的優(yōu)選變異株系A8-4-1為母本與外地品種“合引—530”的雜交后代F8-1-1,其第一瓜結位在6節(jié),前25節(jié)的座瓜率達到59%,7月20日前的早期產量3589.1千克/666.7平方米;與A8-4-1相比,第一雌花出現(xiàn)時間提早4天,第一瓜結位降低1節(jié),前25節(jié)的座瓜率提高12個百分點, 7月20日前的早期產量增加408.94千克/666.7平方米,增產12.86%,但其綜合表現(xiàn)略次于重慶市農科所育出的春帥絲瓜,可作進一步研究提高。 2014年,重慶市合川區(qū)蔬菜技術指導站申報的“合川湖皺絲瓜”通過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所在地域: 重慶 申請人: 重慶市合川區(qū)蔬菜技術指導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圍 合川湖皺絲瓜產地保護范圍為南津街街道、合陽城街道、釣魚城街道、云門街道、大石街道、鹽井街道、草街街道、雙鳳鎮(zhèn)、獅灘鎮(zhèn)、土場鎮(zhèn)、清平鎮(zhèn)、三匯鎮(zhèn)、淶灘鎮(zhèn)、龍市鎮(zhèn)、錢塘鎮(zhèn)、肖家鎮(zhèn)、沙魚鎮(zhèn)、官渡鎮(zhèn)、小沔鎮(zhèn)、雙槐鎮(zhèn)、香龍鎮(zhèn)、銅溪鎮(zhèn)、渭沱鎮(zhèn)、太和鎮(zhèn)、古樓鎮(zhèn)、隆興鎮(zhèn)、三廟鎮(zhèn)、龍鳳鎮(zhèn)、燕窩鎮(zhèn)、二郎鎮(zhèn)共30個鎮(zhèn)、街道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8ˊ37"至106°40ˊ37"、北緯29°51ˊ02"至30°22ˊ24",東西寬69千米,南北長58千米。合川湖皺絲瓜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規(guī)模為1334公頃,年產量5萬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合川湖皺絲瓜果實長圓筒形,淺綠色,表皮有深綠色條紋,密生白色短茸毛并有皺褶。單嫩瓜重300-500克,長25—30厘米,橫徑4-5厘米,橫截面近圓形。果肉白色,種子少,易去皮,質地致密、嫩脆,口感細2、內在品質:硬度≥7.6kg/平方厘米,可溶性糖≥3.0%,蛋白質≥0.20%,粗纖維≤7.8%。 3、質量安全規(guī)定:產地環(huán)境條件符合NY5010-2002《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的規(guī)定,產品質量符合GB18406.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下一篇:合川鳳山米 |
合川東山坪血橙 | 合川東山坪血橙是重慶市合川區(qū)的特產。合川東山坪血橙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塔羅科血橙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橙子之一。該品種果大、味甜、無核;果色橙紅、特光滑,果肉色深,全為紫紅,脆嫩多汁,酸甜適口,有濃郁的玫瑰香味,果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胡蘿卜素,對防止心血管疾病和抑制癌癥發(fā)生有幫助。 合川位于四川盆地東部,重慶以北,合川地貌多為低山、丘陵,以丘陵平壩為主,合川農業(yè)發(fā)達,是全國著名的農業(yè)高產區(qū)之一,大量引進了塔羅科血橙、桔橙7號以及宮內伊予柑等新品種,面積達3.5萬畝,產量8000噸。 2013年,重慶市合川區(qū)東山坪水果協(xié)會申報的“合川東山坪血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標注冊號為:12721311。 重慶市合川區(qū)東山坪水果協(xié)會 12721311 血橙(新鮮水果)下一篇:合川東山坪葡萄 |
合川絲瓜 | 合川絲瓜 重慶市合川釣魚城農產品協(xié)會 11351764 絲瓜(新鮮蔬菜) 下一篇:合川李 |
“三-”合川桃片 | 是合川名特產品,合川桃片廠生產。它用上等糯米、桃仁、麻油、豬板油、攪糖、蜜玫瑰等材料加工精制而成,有甜、鹽兩個品種。甜桃片色澤潔白,厚薄均勻,散如展卷,卷裹不斷,點火即燃,細膩化渣,香甜爽口,有核桃仁和玫瑰的清香味。椒鹽桃片色澤微黃,香甜酥脆,有濃郁的桃仁、芝麻、花生、椒鹽香味和微有甜咸麻味。兩種挑片均具有補腦、健脾、潤肺、利尿的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是饋贈親友之洼品。曾獲國家、省、市優(yōu)質產品獎、國家銀質獎章。產品不僅暢銷省內外,還試銷美國舊金山等地。合川桃片,歷史悠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縣城“祥云齋”糖果鋪開始生產,產品為甜桃片。后內江人蔣盛文在蘇家街開設“同德?!饼S鋪,改進桃片用料和工藝,使桃片更加香甜可口,由此名聲遠揚。據(jù)民國新修合川縣志記載,光緒卅年(1904年)間,成渝屢開賽會,州人以此(桃片)入會,獲得獎勵。民國 5年( 1916年),同德福在桃片中加入陜西椒面、食鹽等,烘制成新品“椒鹽桃片”,香甜酥脆,咸麻適度,饒有風味。到民國15年( 19 2 6年),“同德?!碧?、鹽桃片均先后獲成都花展會優(yōu)質獎章、四)I怕第五次勸業(yè)會特等獎章、“五縣”展覽會一等獎。民國 21年(1932年),石尊賢等人合伙開設“三民齋”,在桃片生產中采用麻油攪糖,將桃片由窄改寬,厚度均勻,使桃片獨具一格。民國25年( 936年),三民齋桃片獲四川省展覽會乙等獎。解放后,1952年成立合川國營糖果廠(現(xiàn)名合川桃片廠),招集名師巧匠,恢復桃片生產。1959年,湖北省糧油進出口公司將合川桃片組織遠銷港澳。1964年經中商部批準合川桃片注冊為“三江牌”商標。為了提高挑片生產,保證產品質量,經過改進工藝,增加設備,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學的質量檢驗體系,使“三江牌”合川桃片每年復查均獲優(yōu)質標準。1980年至1981年先后獲省、部和國家優(yōu)質產品獎,并獲國家銀質獎章。1982年又獲四川省兒童用品委員會優(yōu)勝獎。( 合川)下一篇:白橙糖 |
椒鹽桃片 | 椒鹽桃片創(chuàng)制于重慶合川,20年代在重慶等地也開始生產。其特點是:粉細膩,性酥脆,香味適口,微麻,略咸,味道特別鮮美。 椒鹽桃片的特色 規(guī)格:長方形片狀,厚薄均勻,片體完整,楞線分明,每公斤120~160片。 色澤:谷黃色。 組織:酥脆,細膩,桃仁在糕體內粘結緊密。 口味:酥脆化,渣香甜適口,微麻略咸,風味獨特。 椒鹽桃片的制作方法 材料:回粉,攪糖,桃仁,芝麻,川白糖,食鹽,花椒面。 1.制回粉:糯米精選后,用溫水淘凈,水溫50~60℃、濾干后用旺火以砂拌炒。每鍋炒米1公斤左右,時間1~2分鐘。要求炒米泡度均勻,無硬心,色澤潔白。然后磨成細粉,用120眼篩子過篩,保證粉子細膩,這稱為“火粉”。將“火粉”置于特設的環(huán)境中吸收水分,成為回粉。回粉需濕度均勻,以手捏放后不散垮時方可,回粉時間一般應在7天以上,夏季時,回粉需加溫炒熱,冷卻后方可使用。氣溫越高,粉子應炒得越熱;冬季不需炒熟。這樣能使制品光澤,不致變形。 2.攪糖:同合川桃片中攪糖的制作方法。 3.拌果料:先熬制糖漿(用糖量為產品的2%,糖與水的比例為10∶5),待熬至105℃時起鍋。糖漿完全冷卻后與桃仁、芝麻(桃仁需切成玉米粒大小,芝麻去皮)拌合,再下食鹽和花椒面,拌合均勻,備用。 4.裝盆:用-方形平底鐵盆,將攪糖與粉子揉合后,用60眼篩子過篩,再分3層裝盆。其中1/3與果料拌合,作為中層糖粉,其中2/3為面、底糖粉。面、底糖粉中,底糖粉占2/3。先將底糖鋪于盆底,用銅鏡走平壓緊,再裝中層糖粉,仍走平壓緊,然后再裝面糖粉,走平,捶緊,再走平。 5.燉糕:將糕置于溫水鍋中,水溫50~60℃,時間3分鐘左右,然后靜置。 6.靜置:夏天靜置12小時左右,其余季節(jié)靜置24小時左右。靜置時,每方糕坯之間,需撒抹大米粉,以免粘連,并使色澤更好。 7.成型烘焙:將靜置后的糕坯切片成型,糕片長約6厘米,寬2.5厘米,厚2毫米,然后均勻地擺在鐵盤或平鍋內烘焙,爐溫150℃左右,時間約8分鐘。糕片呈谷黃色時,即起鍋。等冷卻后進行包裝。下一篇:合川湖皺絲瓜 |
“合川牌”醬油 | 創(chuàng)始于光緒年間,最初由合川人戴大成在外孝義街開辦大成醬園作坊,生產“口茉醬油”。接著江北人鄒甫臣在北門外三步梯,開設民利權醬園作坊,生產“珍品醬油?!碑敃r以戴大成醬油最佳。在清末民初,四川民間就流傳著“合川醬油保寧醋豐都盛產豆腐乳”的民謠。20年代末,鄒甫臣之孫鄒瑩潔從日本留學歸來,與父同襲祖業(yè),把科學釀制與傳統(tǒng)工藝結合起來,使產品質量迅速提高。民國21年,民利權的珍品醬油,在四川省物展會上榮獲優(yōu)質醬油銀質獎章和獎狀。由此合川醬油聲譽提高,銷量信增。解放后,1956年3家私營醬國廠合并成立合川市公私合營醬園廠(后更名國營合川釀造廠)。隨后不斷擴建廠房,新修醬油車間、培菌室和化驗室,配有全套分析檢測設備,保證了產品質量。合川牌醬油具有獨特的醬香和脂香味,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態(tài)氮,味鮮回甜、汁濃澄清、后味綿長,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增加營養(yǎng)的作用。1982年在永川地區(qū)同行業(yè)評比中榮獲優(yōu)質醬油稱號。1985年1月在重慶市同行業(yè)評比中榮獲重慶優(yōu)質食品稱號。同年4月,在全國醬油評比中以97.5最高分名列前茅,榮獲中商部優(yōu)質產品獎。( 合川)下一篇:“從龍牌”天星特醋 |
香龍大頭菜 | 香龍大頭菜,產于合川區(qū)無公害蔬菜基地香龍棗泥壩,常年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1.2萬噸。大頭菜又名根芥菜,是十字花科蕓薹屬芥菜種中的一個變種,以肉質根為主要產品,每100克鮮菜中含蛋白質1.2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纖維2.1克,維生素C44毫克,是我國蔬菜產品中粗纖維含量最高的一個品種。香龍大頭菜肉質根呈長圓柱形,皮脆而光滑、肉白色、有強烈的芥辣味;單根重1000克,非常適合腌制和油悶;葉生于短縮徑上,長倒卵園形、板葉無皺褶,可作鹽菜加工原料。該品種生育期130-150天,在當?shù)?月上旬播種,10月中旬定植,次年1、2月份收獲,畝植3000株左右,一般畝產3000公斤以上。香龍鎮(zhèn)以傳統(tǒng)工藝加工大頭菜歷史悠久,產品獨具特色,熱銷廣安、華鎣等地。 |
晚熟桔橙清見 | 清見桔橙系日本園藝試驗場(現(xiàn)果樹試驗場柑桔部興津支場)1949年以特羅維塔甜橙(華臍橙實生變種)與宮川溫洲蜜柑雜交育成的雜交品種。1979年正式命名為“清見”。清見樹勢中庸,其枝梢細長,易下垂,葉片大小中等,果實扁球形,單果重200-250克左右,果面黃橙色,較光滑。在合川地區(qū)成熟期為3月上旬,果皮脆弱。近年來我區(qū)已在渠江兩岸的雙槐、小沔、獅灘等鎮(zhèn)發(fā)展晚熟雜柑——清見約1萬畝,其中雙槐鎮(zhèn)河馬村晚熟柑橘清見已進入大面積投產時期。在我區(qū)3月初成熟的清見,通過采取一系列的保果措施可以將其鮮果留樹保鮮至7月底,并且還能保持水分充足、肉質細嫩、酸甜可口的優(yōu)良口感,零售價達10元/公斤,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下一篇:天星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