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 簡介 |
---|---|
唐卡 | 唐卡即卷軸畫。這種畫通常繪在絲絹或布帛上,因多描繪宗教內容, 加上易于攜帶,所以在藏區(qū)廣為流行。唐卡是西藏地方繪畫藝術的主要形式之一。 唐卡表現題材廣泛,除宗教外還包括大量的歷史和民俗內容,所以唐卡又被稱作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書”。西藏唐卡是用彩緞裝裱的一種卷軸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的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 西藏唐卡是在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的繪畫藝術。明清時期,西藏的唐卡藝術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個時期的唐卡,一是數量明顯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畫派。大體說來,前藏的唐卡構圖嚴謹,筆力精細,尤擅肖像,善于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著色濃艷,屬于筆彩的畫法。 人們現今所看到的唐卡,也稱之為布畫,她興起于佛教傳入西藏之后,伴隨著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傳,外來文化藝術滲透,為唐卡藝術注入新鮮血液。她一方面發(fā)揚更新原有藝術特色,一方面吸取漢地或印度、尼泊爾等地之藝術精華,久而久之,成為獨具一格的藝術流派。唐卡,是以嚴麻布或粗布作為底布。較為珍貴者是以絲綢作為底布。 它的制作過程是首先作一木框,將底布四邊縫在四條細木棍上,然后用繩穿上細木棍張撐在木框上;用一種動物膠與滑石粉調合而成的糊狀物均勻地涂在底布上,目的是使底布均勻平滑無洞,光潔明亮,涂完后用一薄質工具將底布的糊狀物刮平,刮勻、待底布干后,用炭條紋,繪制圖像之輪廓,一般是先里后外,將中間主圖像畫成后現繪四周的附屬部分,最后上色。 繪制唐卡所用的顏料都是不透明的礦物及植物顏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動物膠及牛膽汁。這種原料的配方科學,加之西藏高原氣候干燥,所繪就的唐卡即使過上數百年之久,依然色澤鮮艷,猶如新繪制的藝術佳品。 唐卡最常見的尺幅是條幅形,底邊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長75厘米,寬50厘米;除條幅形唐卡外,還可以看到橫幅形唐卡,這種唐卡大幅的長1.1米,寬約3.5米。 根據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將唐卡分為兩大類,一類用絲絹制成的唐卡叫“國唐”,另一種用顏料繪制的唐卡叫“止唐”。 ?。ㄒ唬﹪? 根據絲絹的不同材料,“國唐”也有以下五種: (1)繡像“國唐”:這是一種用各種不同的絲線手工繡制而成的唐卡。(2)絲面“國唐”:制作這種唐卡是將各色的絲絹切成各種形狀的布塊,然后再用針將拼成畫面的各色布塊縫接起來。 ?。?)絲貼“國唐”:這種唐卡與(2)相似,只不過是將切成各種各樣的彩色布塊用膠粘在畫布上且成畫面(很像今天的布貼畫一譯者)。(4)手織“國唐”:一種用絲線編織成的唐卡。 ?。?)版印“國唐”:這種唐卡是用墨或朱砂作顏料用套版直接印在絲絹上,套版主要用木板,偶然也用銅版或鐵板。 “國唐”中尺度最大的叫做“國固”,因為太大,也不能隨便把客觀存它掛出來,實際上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才使用這種唐卡,將“國固”大唐卡掛在寺廟的外墻上,或者掛在專門為掛“國固”唐卡而修建的大墻之上,布達拉宮一幅最大“國固”唐卡。高約55.8米,寬46.81米,這幅唐卡是在著名的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后,由攝政王桑結嘉措主持制做的,唐卡描繪的是阿彌陀佛。 ?。ǘ┲固? 由于畫法多種多樣,這類唐卡也有好多種,人們主要是依據畫背景所用顏料的不同色彩來區(qū)分止唐的種類。 ?。?)彩唐:一種用各色顏料畫成背景的唐卡。 (2)金唐:一種用金黃色的顏料畫背景的唐卡。 (3)朱紅唐:一種用朱紅色顏料畫背景的唐卡。 (4)黑唐:僅用墨色畫背景的唐卡。 ?。?)版印止唐:制作方法與制作水印國唐同,惟一的區(qū)別是,國唐印在絲絹做成的畫布上,而止唐則畫在絲絹做成的畫布上。 最大的止唐,長3米,寬2米;而最小的止唐僅長30厘米,寬20厘米。 |
藏刀 | 藏刀是西藏久負盛名的傳統(tǒng)工藝品,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游客 喜愛。在藏民的生活中,藏刀也是隨身必備之物,它既可用來防身,又可作為食肉的餐具,而且還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裝飾品。一般來說,男式藏刀都比較粗獷,鋒利,女式藏刀則較秀氣。佩帶藏刀不僅從內心會給人一種安全感,還能從外表給人一種威武感,表現出彪悍的民族氣質。藏刀根據做工精細程度和所用材料不同,價格也相差較大,便宜的幾元、幾十元,貴的甚至要上千元。其中日喀則地區(qū)的藏刀配有精美的銀飾刀鞘,刻工都很精細,是較好的選擇。 |
雪蓮 | 昌都名土特產品主要有膀香、蟲草、貝母、知母、雪蓮、核桃、藏刀花魚、編魚及高原畜產品等.( 昌都) 雪蓮在我國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寒山地。是一種高療效藥用植物。由于過度采挖,種子發(fā)芽率低,繁殖困難,生長緩慢,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嚴加保護,將有滅絕的危險。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25(-35)厘米;根狀莖粗,黑褐色,基部殘存多數棕褐色枯葉柄纖維;莖單生,直立,中空,直徑2-4厘米,無毛。葉密集,近革質,綠色,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約14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或微尖,基部下延,邊緣有稀疏小鋸齒,具乳頭狀腺毛,最上部苞葉13一17,膜質透明,淡黃色,邊緣具整齊的疏齒,稍被腺毛,先端鈍尖,基部收縮,常超出花序2倍。頭狀花序10-30,聚集于莖端呈球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4層,近膜質,披針形,急尖,邊緣黑色,彼毛;小花紫色,長約14毫米。瘦果長圓形,具縱肋;冠毛2層,外層短,糙毛狀,內層長,羽毛狀。 特性 雪蓮通常生長在高山雪線以下。氣候多變,冷熱無常,雨雪交替,最高月平均溫3--5℃,最低月平均溫-l9---21℃,年降水量約800毫米,無霜期僅有50天左右。土壤以高山草甸土為主,有機質含量為8.5--11%,含氮量4.5--10%。由于環(huán)境條件惡劣,一般植物難以生長,只有少數耐寒、耐低溫的苔草屬 Carex spp.,嵩草屬 Kobresia spp.和各種高山多年生草本植物與之伴生。雪蓮在這種高山嚴酷條件下,生長緩慢,至少4--5年后才能開花結果。但是,由于生長期短,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發(fā)芽、生長、開花和結果。花期7月,果期8月。 保護價值 雪蓮是一種高山稀有的名貴藥用植物,因此保護雪蓮種質資源,無論在科學上或醫(yī)藥學上都有重要意義。 |
麝香 | 【麝香】 是雄性麝鹿臍部與陰部之間的腺囊分泌物,有特殊香味,系世界名貴藥材之一。麝鹿又名香獐子,分布于藏區(qū)海拔5000米以上氣候寒冷和天然草種繁多的地區(qū),以西藏那曲東部、昌都地區(qū)北部的怒江、瀾滄江上游為最多。麝香性溫和,有強心、醒腦、通竅、開經絡之功效,主治熱病、中毒、精神不振、不省人事及各種急癥,也是制造香精的原料。( 拉薩) |
西藏藏紅花 | 草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紅花,原產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并等地栽培歷史也很長。 紅花可入藥,有活血通絡之功效。草紅花種子含油量達55.38%,長期食用這種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來治冠心病;由于草紅花油中的亞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紅花在西藏東部、東南部以及南部地區(qū)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發(fā)展前途。 藏紅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紅花或西紅花,原產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在國外,最初僅作為染料來栽培,后來才認識到它是一種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的珍貴藥材。在醫(yī)學上常用它來治療血瘀引起的閉經、胸腹脅肋等疼痛,也治療創(chuàng)傷腫,特別是它的養(yǎng)血之功能早已聞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紅花就傳入我國,在《本草綱目》中已將它列入藥物之類。當然,就其養(yǎng)血功能而言,要遠遠超過草紅花。 草紅花與藏紅花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誤認為同物異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種栽培的草紅花當作藏紅花。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紅花是屬雙子葉植物綱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達1米左右,頭狀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狀花呈桔紅色。而藏紅花是屬單子葉植物綱的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花為表紫色或紫紅色。它們雖在活血通絡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統(tǒng)演化、形態(tài)發(fā)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
尼木藏香 | 尼木藏香,是指西藏自治區(qū)尼木縣生產的藏香,尼木縣的藏香制作歷史悠久,以其在制作過程中不傷害生物和獨特的原料配方而深受廣大群眾青睞,是全西藏最著名的藏香源產地之一,尼木藏香不僅可用于佛事活動,而且還具有殺滅細菌、驅除污濁之氣、預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增強睡眠等獨特的醫(yī)療功效,對人體有百利而無害。其制作技藝為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藏香采用純天然無污染的青藏高原特有的三十余種藏草藥,不僅可用于佛事活動,而且還具有殺滅細菌、驅除污濁之氣、預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增強睡眠等獨特的醫(yī)療功效,對人體有百利而無害。尼木藏香作為藏醫(yī)藥學的一個分支,其獨特的醫(yī)療功效早已被藏族人民所熟悉和深知,是雪域高原屹然綻放的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蘊的奇葩。 尼木縣吞巴鄉(xiāng)是藏文創(chuàng)始人吞彌桑布扎的故鄉(xiāng),該鄉(xiāng)生產藏香技術 圖3:尼木藏香制作工序:制作泥磚 [3]就是由吞彌桑布扎于公元七世紀時所傳授。尼木香被譽為西藏第一圣香。其配方秘而不宣,據說有30多種藏藥配制而成,制作過程漫長且嚴謹。吞巴村作為吞彌桑布扎的故鄉(xiāng),更是尼木圣香的手工生產地,這里的村民得到了吞彌桑布扎的真?zhèn)?,在制作藏香的程序上一絲不茍。 制作藏香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序要求極其苛刻。由于藏香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在宗教禮儀上,所以在制作過程中要求一切都要以圣潔為主,否則會被視為是對神靈的不敬。傳統(tǒng)的藏香原材料繁多而復雜,一般是柏樹樹干為主料,再以藏紅花、麝香、白檀香、紅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穿山甲、甘菘、冰片、沒藥等幾十種香料按適當比例配合主料搓揉而成。據了解,用于制作藏香的主料柏樹干,在吞巴村這樣高海拔的地方并不生長,村民都要從400多公里外的林芝縣運過來了,而制作藏香的部分輔料甚至要從印度引進。 吞彌·桑布扎發(fā)明了藏文后,又根據西藏的地域特點,把在印度所學的熏香技術進行改進,發(fā)明了藏香。有一天,吞彌·桑布扎在吞曲河邊看到水車的葉輪會傷到水里的魚,動了惻隱之心,于是在河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魚兒不得入內。從此,吞曲河里再也沒有魚的蹤影。當地的人說,河水也化驗過,沒有什么異常,不知為什么就是沒有魚。[6]非遺信息 尼木縣作為藏香的主產區(qū),和原產區(qū),其制作技藝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具體信息是: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準序號:924 遺產編號:Ⅷ-141 項目名稱:藏香制作技藝 申報單位:西藏自治區(qū)尼木縣、墨竹工卡縣 批準文號:國發(fā)〔2008〕19號 批準時間:2008年6月7日。 |
昌果紅土豆 | 昌果紅土豆一直以果大、皮薄、產量高著稱。早些年,因交通閉塞、信息不通,致使紅土豆走不出鄉(xiāng)門,群眾守著“金蛋蛋”卻過著苦日子。 品牌是一個產品進入市場的身份證和通行證。如何在產業(yè)化的路子上提高紅土豆品牌的“含金量”,擴大其影響力,是昌果土豆產業(yè)崛起的破題之作。在地委、行署的重視下,當地黨委、政府加大了對種植戶的管理,采取統(tǒng)一購種、統(tǒng)一生產技術管理等手段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 好政策猶如春風化雨,讓小土豆也闖出了大市場。2007年,對口援助貢嘎縣的長沙市援藏干部利用湖南第九屆、第十屆國際農博會和第十一屆國際農博會的平臺,幫助昌果的紅土豆走出區(qū)門,拿下農博會“金獎”,并成功地把這一高原品牌、生態(tài)品牌產品打入內地市場。同時,加大對群眾的宣傳、引導力度,積極培育群眾的市場意識,實施“公司+農戶”的土豆種植模式,努力把昌果紅土豆產業(yè)做大做強。 小土豆,大產業(yè),昌果人的紅土豆正變身“金蛋蛋”。 昌果紅土豆 地域范圍 貢嘎縣行政區(qū)劃中雅魯藏布江以北的區(qū)域,包括貢嘎縣昌果鄉(xiāng)全境(昌果村、崗旦村、普村)、貢嘎縣吉雄鎮(zhèn)溜瓊村全境、貢嘎縣崗堆鎮(zhèn)森布日村全境。地理標志區(qū)域地勢平坦、寬闊,海拔介于3750米,年平均氣溫7.2℃—8.5℃;經濟以農業(yè)為主,牧業(yè)為輔,為農牧結合的區(qū)域,總耕地面積為6676.62畝。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產品為馬鈴薯地下塊莖,一般單個薯重為50g,外皮為深紅色,果肉為白色??诟泻茫河盟苯又笫旌罂谖蹲罴?,口感獨特,香味濃郁,一直受到周邊地縣群眾的喜愛。商品性好:薯塊扎實,而貯藏,貯藏條件好時160天內品質能較好保持。 (2)內在品質指標:“昌果紅土豆”薯塊皮薄、口味好,鈣和維生素C含量高,在全區(qū)多個品種中,淀粉和蛋白質含量較高。據國家農業(yè)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測試中心(成都)測定:“昌果紅土豆”含淀粉22.6%,鈣52.5%mg/kg,磷440mg/kg,類胡蘿卜素0.16mg/L ,維生素C14.9mg/100g、富含17種胺基酸占總量的0.79%。 (3)安全要求:產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馬鈴薯標準要求。 |
林芝松茸 | 林芝地區(qū)位于中國西藏的東南部。西藏林芝地區(qū)商貿總公司位于林芝地八一鎮(zhèn)。本公司是林芝地區(qū)最大的國營企業(yè),主要經營工業(yè)產品批發(fā)零售、民族手工藝產品生產和經營土特產品。其中:松茸是最有名的土特產。 林芝地區(qū)盛產各種野生食用菌。其中松茸被譽為“食用菌之王”。它富含各種營養(yǎng)成份。根據專家分析和市場調查,松茸具有抗癌和抗疲勞作用,該廠經營的松茸暢銷國內外市場。尤其在日本深受歡迎。 林芝地區(qū)地形、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小氣候差異懸殊。雨熱同季,氣溫適中,降水集中,光照理想,光熱水資源利用率高,利于松茸生長,為松茸穩(wěn)產、高產、優(yōu)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由于林芝地區(qū)降水量高度變化的差異,濕潤、半濕潤類型兼?zhèn)洌煌疅犷愋偷慕M合形成了各種立體的氣候系統(tǒng)。在山體中下部氣候溫暖,水分充足,是理想的天然松茸生產地。 林芝松茸生于藏東南深山峽谷森林中,要求條件十分嚴格。常見于松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的地上,群生。林芝松茸產區(qū)土壤主要為棕色林土或山地黑壤、黃壤,PH5.1~5.5之間。林地枯枝落葉較稀疏。生產松茸的林齡一般不低于20年。30~40年生的林地為產松茸的旺盛時期,60年以上的林齡松茸產量開始下降。 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西藏的林芝松茸成為最潔凈的食物,無任何污染。林芝松茸具有個頭大、形體佳、蟲菌少等特點。因此,林芝松茸在國內國際市場,都比其他產區(qū)松茸更受青睞。 松茸菌肉肥厚,具有香氣,味道鮮美,是名貴的野生食用菌,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特別是全球僅西藏林芝才產的櫟松茸,在國內外食法多種多樣。燒、炒、煮皆宜,可生食、煮食、干制,也可配菜肴。與其他產地松茸相比,據國內外食客稱,林芝松茸食之鮮嫩可口,味香濃,肉質細膩,潤滑爽口,口感如魚,食后余香耐人尋味。 林芝松茸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等外,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激素類。松茸聚糖甘露能抵制腫瘤生長,因而有一定的抗癌功效。當地人將松茸用于治療手足麻木、腰酸腿痛、尿濁不禁等癥,還認為林芝松茸有聚精補腎,益精助陽的作用,能改善更年期內分泌紊亂、性功能失調等等。 林芝松茸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
艾瑪土豆 | 特定品質 艾瑪土豆具有種植單產高、個大、皮薄、味好、含淀粉量高以及含多種有益于人體的維生素等特點,素有地下面包之稱。 提起日喀則地區(qū)南木林縣,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艾瑪土豆”。南木林縣“艾瑪土豆”種植歷史悠久,以“個大、皮薄、口感好”的特點譽滿區(qū)內。2003年獲得國家星火計劃證書和商標注冊證;2004年該縣土豆種植基地——艾瑪崗被中國消費者協會推介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艾瑪土豆”生產于西藏南木林縣艾瑪崗鄉(xiāng),艾瑪崗鄉(xiāng)位于雅江中部流域,雅江北岸的寬谷地和沖擊扇上,地勢平緩,平均海拔在3830米左右,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土壤條件是理想的土豆種植區(qū)。艾瑪土豆具有種植單產高、個大、皮薄、味好、含淀粉量高以及含多種有益于人體的維生素等特點,素有地下面包之稱。 2003年4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部星火計劃辦公室頒發(fā)的國家星火計劃證書,2003年5月22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注冊“艾瑪土豆”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3年10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自治區(qū)消費者協會被認定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004年11月26日西藏自治區(qū)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審查,“艾瑪土豆”被評為為西藏自治區(qū)著名商標。 艾瑪土豆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艾瑪土豆地域范圍為南木林縣南木林鎮(zhèn);達那鄉(xiāng)、卡孜鄉(xiāng)、多曲鄉(xiāng)、秋木鄉(xiāng)、土布加鄉(xiāng)、查爾鄉(xiāng)、索金鄉(xiāng)、達孜鄉(xiāng)、奴瑪鄉(xiāng)、熱當鄉(xiāng)、拉布普鄉(xiāng)、甲措鄉(xiāng)、芒熱鄉(xiāng)、普當鄉(xiāng)、仁堆鄉(xiāng)、艾瑪鄉(xiāng)。 |
西藏冬蟲夏草 | 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一種動植物兼名的名貴藥物。它是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蟲上的子座與蟲體,冬天為蟲,夏天為草,下部是蟲,上部是草。多產于青海、西藏、云南及四川的甘孜、阿壩。蟲草味甘酸,性平,氣香,是良好的強壯補藥。 含有粗蛋白、脂肪、蟲草酸、維生素B12等成分,有滋肺、補腎等作用,對治療肺結核、咳嗽、咯血、虛喘、盜汗、陽萎、遺精、腰膝酸痛、痛后虛弱等均有良好療效。 |
加查核桃 | 加查核桃 加查縣盛產核桃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遍植田間地頭、房前屋后,七、八人合抱之千年大樹比比皆是,景觀別致。品種主要有酥油核桃、麻雀核桃、鐵核桃等10余種,以其皮薄、個大、肉嫩、肉滿、肉質香醇甜潤而譽滿高原,是歷代0-和達官顯貴的貢品。目前我縣共有核桃400余畝7000多株,年產核桃200余噸,年產值120萬元。據測定加查核桃含油率64-80%,粗蛋白11.3-17.1%,既可食用,又可補腦健身,是優(yōu)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藥材,同時核桃木材質細膩堅實,紋理美觀,是軍工和高級家具用材,根深葉茂壽命長,又是綠化山區(qū)、庭院和道路的好樹種。 加查核桃主要分布在沿江四個鄉(xiāng)(鎮(zhèn))63個村,海拔3100-3300米之間較集中,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開花,九月中旬成熟。當地群眾對每一種核桃都有獨特的名字:按核桃仁質量高低,麻達嘎意為含油量高,吉達嘎意為皮薄、易碎,“多達嘎”指皮厚堅硬。按質量高低,外部形態(tài)又分為三個等級;其一、“歇達”(也稱沙達、麻達、貢嘎)核果具有含油量高、味香、脆甜的特點。果實卵圓形成長圓形,可取余仁。此類型分布最廣。其二、“曲達”核果皮厚,表皮較麻刻,有澀味,內隔膜較發(fā)達,可取豐仁。其三、個小皮厚,縫合線平或呈耳形,多有麻刻,果頂豐或長,內隔膜極發(fā)達,取仁困難,成熟晚。 加查水、土、光、熱資源充足,發(fā)展核桃條件優(yōu)越,具備發(fā)展?jié)摿Γ袌鰪V闊。加查核桃就其現有的規(guī)模和產量,供需矛盾突出,經常出現脫銷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大規(guī)模發(fā)展核桃是產區(qū)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走農業(yè)產業(yè)化道路,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和農民增收的客觀要求。因此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在縣“十五”計劃中明確提出了栽培優(yōu)質核桃5000畝的宏偉計劃,著力發(fā)展核桃包裝,加工等產業(yè),增加附加值,按現在標準,該規(guī)劃建設完成后,全縣核桃將達到5400畝10.7萬株,年產量達到8000噸,產值達到9600萬元。加查人民將創(chuàng)造更加寬松的環(huán)境誠招四方來客,共圖開發(fā),打出加查知名品牌。 |
墨脫石鍋 | 墨脫縣旁辛鄉(xiāng)(波密縣至墨脫縣108公里處爬山步行32公里即到)是著名的墨脫石鍋原產地,當地人將出自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位于雅江大峽谷內側,是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藏語意為“雪電如火燃燒”,又意為“直刺天空的長矛)懸崖上的“皂石”,用原始的刀具雕鑿成鍋。 神奇之處 墨脫石甚是傳奇,在當地用鋼刀削石,可以削石如泥,一旦離開墨脫,石頭便堅似鋼鐵,墨脫石為何具有如此特性不得而知?! ∧撌佋蠟槭澜缟舷∮械奶烊辉硎?,質地綿軟,石鍋以灰褐色、灰巴色為主色調,形狀為桶形,厚2-3厘米,規(guī)格大小不等,大鍋直徑大約30厘左右,中等的直徑20厘米左右,小的直徑10厘米左右,鍋底有平底和弧形兩類。墨脫石鍋可耐2000℃高溫,具有傳熱快、不粘鍋、不變色等優(yōu)點,湯汁香濃可口、后味醇厚、持久。常食石鍋燉煮的食物對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具有明顯的食療保健作用,是用來火鍋、湯鍋、煮飯、燉肉、煮菜的極佳器具。 由于氣候原因,每年僅七八兩個月才能上山采制。上山前需備足兩個月的食品和柴火,由于不通公路,制成后用牦牛和馬馱下山,放入雅魯藏布江江水中浸泡30天左右才能使用。石鍋含有人體所需的鋅、鐵、鈣、鎂等16種微量元素,用的越久對人體越有益。 西-史上對石鍋烹食特別偏愛,現在布達拉宮還完整保存著松贊干布使用過的石鍋。據說歷史上-及貴族都有自己專門使用的石鍋,著名藏藥七十二味珍珠丸核心工藝必須使用此鍋熬制(此工藝已經獲得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功效 墨脫石鍋的制作及運輸極其不易,石鍋具有較好的保溫功效,含各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當地人用此鍋燉出的土雞及各種山野味等食品營養(yǎng)豐富,異香撲鼻。 |
那曲冬蟲夏草 | 西藏那曲冬蟲夏草生長在西藏那曲地區(qū)海拔4500~6000米以上的羌塘草原上、生理特性強、藥用價值高、個大而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產地 西藏那曲地區(qū),屬于藏草的一種。 分類 從其生長環(huán)境來區(qū)分,西藏那曲冬蟲夏草屬于草原蟲草。 采收時間 每年6~7月 那曲冬蟲夏草特點 那曲冬蟲夏草相比其他蟲草具有以下特點: 1.西藏那曲蟲草蟲體表面色澤黃凈,不論蟲體大小,色澤均一致。其他產地蟲草色或淡,或泛紅而灰白。另外,西藏那曲所產蟲草眼睛顏色為棕色,青海玉樹和果 洛所產蟲草眼睛顏色為黃色,川草和其它地區(qū)所產的草多為紅色?! ?.西藏那曲蟲草無論蟲體大小,看上去均顯得粗肥勻稱,尾寬長至少5cm以上。其他產地的蟲草蟲體細瘦且尾細短。 3.西藏那曲蟲草蟲體和尾皆透亮油潤,有股濃酥油的香味。其他產地的蟲草香味極淡,甚至只有草味,且無油潤感。. 那曲蟲草生長過程 那曲蟲草生長在西藏高原那曲地區(qū)海拔4500~6000米的高原上。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蟲草蛾幼蟲體內,到了夏季發(fā)育而成。冬蟲夏草因此得名。真正的冬蟲夏草均為野生。夏季,蟲子卵產于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后鉆入潮濕松軟的土層。土里的一種霉菌侵襲了幼蟲,在幼蟲體內生長。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霉菌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外觀象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霉菌菌絲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菌孢把蟲體作為養(yǎng)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 |
崗巴羊 | “崗巴羊”是崗巴縣特有的綿羊品種,具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膻味”三大特點,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羔羊肉更是細嫩可口,是細毛羊中肉質較好的一種佳品,是產區(qū)人民肉食的主要來源之一,市場前景良好。民主改革前,“崗巴羊”為歷代班禪的貢品。民主改革后,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人口數量增多,國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勵農牧民發(fā)展生產。近年來,在自治區(qū)農牧廳、財政廳、科技廳等部門的大力關心和幫助下,在縣人民政府的有效管理下,落實了富民強縣、種羊場等項目,從2007年開始,崗巴羊連續(xù)多年被西藏自治區(qū)確定為特色產業(yè)項目,促使“崗巴羊”產業(yè)迅速發(fā)展。 由于崗巴縣水好、草好,養(yǎng)育出了優(yōu)質的崗巴羊,因其肉質優(yōu)良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如今,在一些餐館里市民可以品嘗到正宗的崗巴羊肉。 據了解,拉薩市區(qū)的蕃隆老北京涮肉、京來順2家店和上善上品是崗巴羊在拉薩的專供企業(yè),很多顧客慕名前來品嘗,以各餐廳不同的烹飪口味贏得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據蕃隆老北京涮肉的總經理賈先生介紹,他們店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崗巴羊肉,現在是崗巴羊的高產期,羊長的膘肥體壯,前來吃涮羊肉的人絡繹不絕,平均每天要銷售5至6只崗巴羊。 崗巴羊3年前進入拉薩市場,因其肉質優(yōu)良、味道鮮美受到了很多市民的青睞,更多的消費者更愿意到餐館品嘗。就在本月初,崗巴羊成為了我區(qū)又一地理標志農產品,也被更多的人熟知。那么,在拉薩到底哪些地方可以品嘗到崗巴羊肉呢?很多消費者都想知道。 地域范圍 “崗巴羊”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地區(qū)崗巴縣所轄的崗巴鎮(zhèn)、龍中鄉(xiāng)、昌龍鄉(xiāng)、直克鄉(xiāng)、孔瑪鄉(xiāng)5鄉(xiāng)鎮(zhèn)29個行政村。 崗巴縣位于我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qū)南部、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緊靠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綿綿雪山環(huán)繞。與薩迦、亞東、白朗、定結諸縣相鄰,南與錫金雪山接壤。東距日喀則市307公里,距拉薩市580公里。其地理位置處于東經88o8′20″至88o56′47″,北緯 27o56′32″至 28o45′27″之間??偯娣e3935.89平方千米。草地面積558.58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524.4萬畝,分布最多的高寒草原類面積為419.5萬畝,占草場總面積的80%;高寒草甸類面積為62.9萬畝,占可利用草場總面積的12%;濕性干草原類面積為42萬畝,占可利用草場總面積的8%。四季可利用草場面積為524.4萬畝,冬春草場面積為420萬畝,夏秋草場面積為104.4萬畝。人工牧草主要種植紫花苜蓿、披堿草等,為飼養(yǎng)羊提供了充足的飼草來源。飼養(yǎng)規(guī)模為25.4萬只,年出欄10萬只,產量1850噸,產值0.72億元。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1.1成年羊外貌特征 崗巴羊成年羊體格中等,體質細致緊湊,骨骼堅實,全身各部位結合良好。眼大微突出,鼻梁稍隆起,耳直往前略微下垂。 公羊大多有螺旋形大角,角尖大多向外延伸。母羊大多無角或小角。背腰平直。體軀較窄而長,尻斜。尾長下垂,屬脂尾型,上寬下尖。四肢端正結實,蹄質致密堅硬。體軀大多為白色,頭部、眼周圍和兩頰有褐色、黑色、棕色斑塊或斑點。兩耳、嘴端、四肢下部也有類似的色斑。不有少數頸部和體軀雜色。 體軀毛色純白,光澤悅目,多數頭部有褐、黑、棕色斑塊。被毛為混型毛,呈毛辮狀,細而柔軟,光澤良好。體軀主要部位毛辮明顯而保持一定的彎曲。前后軀表現一致,唯體軀下緣和腹部毛較短,結構松散或有輕微粘連。 1.2羔羊特征 羔羊初生到離乳期間的外貌形狀與一般綿羊不同,多毛性極強,頭部至鼻端和四肢蹄部以上都有著生多彎曲的長毛。初生羔羊被毛長達5cm以上, 30d左右毛股長達7cm。毛股堅實而有彎曲,呈波浪形。一般有4-7個彎,少數最佳者有8-9個彎。彎曲多者毛股也較長,腹毛亦較好。毛色純白,光澤悅目。羔羊到120-150日齡時,頭部及四肢的細長毛逐漸脫落,更換為短而直的刺毛,身上毛股變松散。 1.3羔皮 羔羊初生重一般2-4.8公斤。被毛呈波浪形彎曲,毛股著生全身。毛股自然長度平均4.5cm,伸直長度平均5.6cm。肩部彎曲3.6個,股部3.64個。一般毛股不夠7cm所剝取的皮張均為羔皮。此種羔皮毛股短而絨毛少,彎曲明顯,也是崗巴羊優(yōu)良產品,很適合制作藏裝所用。 1.4羊毛 因氣候關系,崗巴羊每年只剪毛一次,一般于6-7月進行,平均年產毛量為1公斤/只。平均凈毛率72.2—77.3%,回潮率6.6—7.9%,含脂率4.4—6.2%。長度:細毛110—125毫米,兩型毛200—215毫米,粗毛273—299毫米。具有毛纖維長,織密性強,彈性及拉力大,有光澤,套毛大而厚,干死毛較少等優(yōu)點,是粗毛型中品質最優(yōu)良的一種,為本地群眾織氆氌、藏被、卡墊的原材料,制品深受市場好評。 1.5羊肉 崗巴羊具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膻味”三大特點,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羔羊肉更是細嫩可口,是細毛羊中肉質較好的一種佳品,是產區(qū)人民肉食的主要來源之一,市場前景良好。24月齡羯羊屠宰率:39—47%,凈肉率為43.18%,胴體重18㎏。 2、內在品質指標 羊肉品質優(yōu),營養(yǎng)價值較高。水分<69.6%,低于標準8.4個百分點;總蛋白≥20.1%,高于一般羊肉2.9個百分點;總脂肪≤8.22%,較一般羊低8 個百分點;粗纖維≤0.15%;膽固醇≤744mg/kg,較一般標準低68mg;含鈣量62.2mg/kg;富含17種氨基酸,其總量達17.8%。具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膻味三大特點,口感地道純正,具滋補功效。 3、安全要求 “崗巴羊”生產管理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羊肉生產嚴格執(zhí)行NY5147-2002《無公害食品羊肉》標準規(guī)定。 |
扎囊氆氌 | 氆氌,是藏民族用手工編織的羊毛織物,千百年來為藏民族所喜愛。扎囊縣地處西藏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岡底斯山南麓,在藏語里“扎囊”意為“刺樹溝內、山桃林中”,歷史上由于人多地狹,資源匱乏,扎囊人多從事手工制造和經商,悠久的手工歷史使扎囊縣獲得了“氆氌之鄉(xiāng)的”美譽。 作為“氆氌之鄉(xiāng)”,山南地區(qū)扎囊縣目前有4000多人從事氆氌編織和銷售工作,他們生產白氆氌、花氆氌等近20個品種。扎囊縣縣委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縣吉汝鄉(xiāng)有1700多戶農牧民,家家戶戶都會織氆氌?!? 扎囊氆氌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扎囊縣現轄行政區(qū)域。 一、原料 1.經線:棉線,也稱棉紗。分白、黑、藍三種。 2.緯線:綿羊羊毛,產自山南地區(qū),多用絨毛和兩型毛。 二、工藝過程 羊毛洗、捻→棉線制作經線、羊毛制作緯線→手工編織氆氌→后整理→成品。 三、工藝要求 1.洗毛:原毛→分等分級→洗毛→開松→浸泡→晾干→清除黃土。 2.制作氆氌經線: ?。?)制作經線的材料為棉線,張力大,韌度強。 ?。?)將經線穿在篦子狀上下有梁兒的工具(藏語稱為“囊日”),并將其固定; ?。?)按照氆氌的長短將經線來回穿在篦子狀上下有梁的工具(藏語稱為“仁織”)。根據氆氌的寬度及“達”上的竹條數量進行穿繞,一般氆氌寬為28厘米。 ?。?)根據氆氌的長短穿繞的經線在“仁織”上進行纏繞。最后,將“囊日”和“仁織”固定在氆氌機兩端,套好四個腳踏板。 3.制作氆氌緯線: (1)先將做緯線的羊毛用手扯松,再次清除羊毛中的雜質。 ?。?)用鐵刷進行梳理,經梳理后毛質更加松軟,類似棉花,做成卷狀。 (3)捻線,用“旁”(即:是一根兩頭削尖的圓錐形木頭)將卷狀羊毛捻成緯線。紡緯線時旋轉方向必須是順時針,制作緯線時按照氆氌的等次可以進行選擇捻成細線還是粗線,細線等級優(yōu)于粗線。 4.編織氆氌: (1)緯線繞在比較粗略的竹竿上,藏語稱為“索姆”。然后將“索姆”固定在梭子內部兩端的鐵絲上。機梭子(竹布)為質船形狀,兩端尖形,長約30厘米的梭中間有一根鐵絲,鐵絲一端可取出。 ?。?)編織氆氌時,手部操作,將梭子往返穿過交叉的經線,梭子每穿過經線一次,需用“達”擊緯線三次,織機下邊有踏板四根,紡織者按照順序用腳踏動踏板,手腳配合操作,使緯線上下變動,用手將經線即“梭子”來回穿梭,與緯線交織,用板腳拍緊,反復上述動作,即可織出氆氌。 5.后整理(氆氌半成品的要求): ?。?)氆氌規(guī)格要求:0.28m×20m,厚度根據氆氌等級或者訂單決定。材料優(yōu)良、工藝精湛;色彩鮮艷、圖案豐富多彩、藏民族風格濃烈。 (2)氆氌形要求:要橫平豎直,無荷葉邊、無垂底子、無凹心,無露經、露緯。 ?。?)氆氌身要求:厚度均勻,不能超厚超薄。 ?。?)氆氌正面要求:平整、無疵點、四角必須周正,不允許有長毛、白緯線。 ?。?)氆氌顏色及花紋要求:顏色紋樣符合大稿和打小樣的封樣顏色,無串色、滲色等,無錯花、錯葉及不對稱幾何圖形。 (6)氆氌背面要求:無臟污、疵牙、色紗、草刺,手感不發(fā)挺、發(fā)硬。 (7)氆氌纏邊要求:均勻、整齊、無露經,不準出現空環(huán)凸泡。 ?。?)氆氌四邊要求:均勻,整齊、略厚于氆氌身、無疵牙、毛刺。 四、儲存 1.倉庫干燥通風; 2.存放需防塵、防鼠、防蟲。 五、質量特色 1.外觀品質特色:圖案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的圖案,如花氆氌、十字氆氌等。 2.技術指標:門幅28厘米、經線≥260根,緯線密度≥100根/厘米;氆氌尺寸偏差≤2.0%,紗纖維含量偏差≤4%,耐燃性(損毀長度)≤75mm,耐光色牢度≥3至4級,耐于摩擦染色牢度≥3至4級,耐濕摩擦染色牢度≥3級。 |
當雄牦牛 | 當雄牦牛終身無勞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養(yǎng)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長過程,一生中攝入大量的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使牦牛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而水草豐美阿熱濕地造就了這里的牦牛肉比其他地方更加細膩、更加鮮美。因牦牛生長在海拔4200米無污染的高寒地帶,生長條件完全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牦牛肉營養(yǎng)極為豐富,含蛋白質24.69%,礦物質1.33%,其紅血球、血紅蛋白比黃牛高50-100%。其營養(yǎng)價值高于黃牛,僅血紅蛋白質就高于普通黃牛50%。 當雄牦牛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當雄縣當曲卡鎮(zhèn)、羊八井鎮(zhèn)、格達鄉(xiāng)、寧中鄉(xiāng)、公塘鄉(xiāng)、龍仁鄉(xiāng)、烏瑪塘鄉(xiāng)、納木湖鄉(xiāng)現轄行政區(qū)域。 |
亞東黑木耳 | 亞東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歷史上,亞東黑木耳作為班禪-供品,也是上層貴族喜愛的食品之一,藏語稱它為“拿布摘摘”(“拿布”是黑色的意思,“摘摘是薄”的意思。)據傳說很早以前有位仙女下凡觀看人世間,發(fā)現此處氣候怡人,于是停留片刻觀賞美景,不小心把帶在脖子上的珍珠項鏈掉散在此處。后來被稱為“珍珠木耳”的來歷,在當地廣為流傳。亞東黑木耳形狀獨特,濕耳直徑僅為3-5mm,盤子均勻呈圓形,單耳、耳體小,色澤褐色,肉質肥厚、口感細膩、彈性好、滑潤且營養(yǎng)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當地群眾自古均有采食亞東黑木耳習慣和有把亞東黑木耳作為滋補品送病人調養(yǎng)身體的習俗,在國內外市場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地域范圍 “亞東黑木耳”產業(yè)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地區(qū)亞東縣所轄的康布鄉(xiāng)、上亞東鄉(xiāng)、下司馬鎮(zhèn)、下亞東鄉(xiāng)的林區(qū)。 亞東縣地處西藏日喀則地區(qū)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為西藏自治區(qū)邊境縣之一。是突出的邊境三角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27°13′—27°56′,東經88°46′—89°10′,亞東黑木耳區(qū)域生長面積為1684.24平方公里。東、南、西三面分別與不丹、印度接壤,且通外山口43處,邊境線長290公里。在西藏境內,北與康馬、白朗、崗巴相鄰。東西最大寬度45公里,南北最大長度為123公里。北部四鄉(xiāng)鎮(zhèn)海拔均在4300米以上,高寒缺氧、干旱少雨,植被稀疏,以高山草甸場放牧為主,經濟較為落后。南部三個鄉(xiāng)鎮(zhèn)海拔在2500米至3500米,以農業(yè)、牧業(yè)為主,經濟較為發(fā)達,是亞東黑木耳生長的主要地帶。全縣總面積為4212平方公里??h城駐地下司馬鎮(zhèn)海拔2900m,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距日喀則市300km、拉薩市580km。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亞東黑木耳形態(tài)為盤子均勻顯圓形,顏色深黑色,滑有光感,平;。背面絨毛短而少,暗灰色;耳面黑褐色,色鮮、肉厚(耳片厚1.7mm左右)、朵較?。ㄖ睆揭话銥?-5mm)。 (2)內在品質指標:亞東黑木耳彈性好、口感細膩、滑潤,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蛋白質含量10%-13%,鋅26-28mg/kg,鐵70-75mg/kg,氨基酸總量在8-10%。 (3)安全要求:亞東黑木耳生產過程執(zhí)行《無公害食品 黑木耳》NY5098-2002標準。 |
洛隆糌粑 | 洛隆糌粑 近年來,昌都地區(qū)以洛隆縣“洛宗”糌粑產業(yè)為中心,充分利用耕地平整和集中連片的土地資源優(yōu)勢,籌集資金4270萬元,在洛隆、邊壩、丁青、昌都等縣建設優(yōu)質青稞種植基地10萬畝,年生產優(yōu)質青稞1500萬公斤,采取“工廠+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合同,輻射帶動農牧民群眾增收,年創(chuàng)產值1.2億元。 洛隆糌粑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洛隆縣孜托鎮(zhèn)、碩督鎮(zhèn)、康沙鎮(zhèn)、馬利鎮(zhèn)、俄西鄉(xiāng)、臘久鄉(xiāng)、中亦鄉(xiāng)、玉西鄉(xiāng)、新榮鄉(xiāng)、達龍鄉(xiāng)、白達鄉(xiāng)共11個鄉(xiāng)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
林芝核桃 | 西藏林芝縣盛產核桃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遍植田間地頭、房前屋后,七、八人合抱之千年大樹比比皆是,景觀別致。品種主要有酥油核桃、麻雀核桃、鐵核桃等10余種,以其皮薄、個大、肉嫩、肉滿、肉質香醇甜潤而譽滿高原,林芝縣核桃有西藏圣核的美譽。 林芝核桃,肉質香醇甜潤而譽滿高原,是歷代0喇嘛和達官顯貴的貢品,可補腦健身,是優(yōu)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藥材,同時核桃木材質細膩堅實,紋理美觀,主要分布在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縣,海拔3100-3300米之間較集中,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開花,九月中旬成熟。 林芝核桃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巴宜區(qū)、朗縣、波密縣、米林縣、察隅縣現轄區(qū)域。 |
曲瑪弄礦泉水 | “曲瑪弄”是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當雄縣公塘鄉(xiāng)的一個地名,當地人稱為“曲瑪弄”。 5100冰川礦泉水就是產自當雄縣曲瑪弄地。 曲瑪弄礦泉水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當雄縣公塘鄉(xiāng)現轄行政區(qū)域。 1987年,藏族地質專家多吉發(fā)現位于西藏當雄縣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特大型珍稀冰川礦泉水源,水源地最高海拔達5100米。2005年10月,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成立。當年多吉發(fā)現的稀世礦泉有了一個以海拔命名的名字: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2006年8月,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第一條采用德國克朗斯設備的生產線建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現代化水廠開始試生產。 2007年5月,中國礦聯認定當雄縣海拔5100米處的冰川礦泉為全國僅有的5個優(yōu)質礦泉水源地之一。2009年11月,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曲瑪弄”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 西藏地處被喻為世界第三極的“世界屋脊”,具有天然無污染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特殊的地質條件,是舉世公認的“圣地”與“凈土”。青藏高原中部的念青唐古拉山,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遠離人類污染,【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的水源地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當雄斷陷盆地北側,西藏拉薩市當雄縣公塘鄉(xiāng)曲瑪多村,最高處達海拔五千一百米。經科學考察,此處泉水是西藏高原區(qū)域性活動斷裂帶的產物,是巖漿侵入與地熱活動雙重控制作用下的水熱活動伴生物。由大氣降水及高山冰雪融水作為遠程補給,補給高度5000米以上,經地下多年深層循環(huán)后,攜帶豐富的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沿斷裂上升出露,形成了珍貴的世界級高端品質礦泉水,該水源地允許開采量為每日三千立方米以上,屬超大型冰川礦泉水水源。經過多年尋找、驗證,由此水源生產出的高端冰川礦泉水,被命名為【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既代表水源的高度,也代表品質的高度和品牌的高端?!?100西藏冰川礦泉水】是第一個用海拔高度命名的高端礦泉水,西藏5100水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冰川礦泉水品類的創(chuàng)始者和中國最大的高端礦泉水生產商。保護和善用水資源,將是企業(yè)畢生的事業(yè);以5100為名,更是企業(yè)高遠志向的佐證。 曲瑪弄礦泉水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
米林藏雞 | 米林藏雞是西藏林芝米林縣的特產。 米林藏雞 西藏自治區(qū)米林縣臥龍鎮(zhèn)、里龍鄉(xiāng)、南伊鄉(xiāng)、米林鎮(zhèn)、羌納鄉(xiāng)、丹娘鄉(xiāng)、派鎮(zhèn)、扎西繞登鄉(xiāng)共8個鄉(xiāng)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米林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米林藏雞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請示》,米政發(fā)〔2015〕11號 西藏米林縣農牧局《關于實施米林藏雞繁育養(yǎng)殖與屠宰技術規(guī)程的通知》,米農牧發(fā)[2015]29號 |
八宿蕎麥 | 八宿蕎麥是西藏昌都八宿縣的特產。 西藏自治區(qū)八宿縣白馬鎮(zhèn)、吉達鄉(xiāng)、拉根鄉(xiāng)、林卡鄉(xiāng)共4個鄉(xiāng)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八宿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八宿蕎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函》,八政發(fā)〔2015〕22號 西藏八宿縣人民政府《關于批轉八宿蕎麥生產技術規(guī)范的通知》,八政發(fā)〔2015〕30號 |
嘉黎牦牛 | 嘉黎牦牛是西藏那曲嘉黎縣的特產。 嘉黎牦牛(娘亞牦牛) 西藏自治區(qū)嘉黎縣夏瑪鄉(xiāng)、措多鄉(xiāng)、阿扎鎮(zhèn)、藏比鄉(xiāng)、林堤鄉(xiāng)、絨多鄉(xiāng)共6個鄉(xiāng)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嘉黎縣人民政府關于申請劃定嘉黎牦牛(娘亞牦牛)地理標志產品產地范圍的函》,嘉政函〔2015〕7號 《嘉黎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嘉黎牦牛(娘亞牦牛)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的通知》,嘉政發(fā)〔2014〕109號 |
丁嘎熱巴 | 丁嘎是比如縣香曲鄉(xiāng)的一個村名,因熱巴舞最早起源于丁嘎村而得名,熱巴是為了紀念藏傳佛教歷史上有名的禪師米拉熱巴(公元1040-1123年)的功績,所以人們便把這種舞蹈稱為丁嘎熱巴,丁嘎村民對歌舞有著特殊的情感,為使這古老的舞種在藏北永遠流傳,在古嘎藝人的要求下1984年丁嘎村組建了一支有16人組成的舞蹈隊,對熱巴舞及時挖掘整理,近幾年來,隨著丁嘎村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丁嘎熱巴舞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熱巴舞為男性舞蹈,舞步經閃、轉、騰、挪為特點,步伐矯健有力,變化迅速、觀之令人驚嘆,鼓點簡捷明快、雄厚沉穩(wěn),聞之令人振奮,歌聲空曠、聲調多變,充滿陽剛豪邁、奮進向上之氣,而且其劇目繁多,薈萃至今的有31種,大部分是宗教內容以宣揚佛的法力無邊和今生受苦來世修福為主題的,較為著名的有《法正諾?!贰ⅰ洱埻酢?、《智勝猿人》、《文成公主》、《米拉熱巴》,其中《智勝猿人》反映了藏族人民在以猿到人的過渡中歷盡千心萬苦,終于脫胎換骨的藝術折射,它在研究藏族歷史演變的學術研究領域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丁嘎熱巴于1999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民族文化藝術之鄉(xiāng)”。 現存的丁嘎熱巴分為寺院1表演的熱巴和民間藝人表演的熱巴兩種形式。過去民間藝人的丁嘎熱巴主要以家族父子傳承的方式代代相延,現在成立了以村為單位的熱巴隊,傳承面得到擴展。丁嘎熱巴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很多,共有三十多個,每個節(jié)目的跳法和姿態(tài)各不相同,其內容有講述藏族歷史、傳說故事的,也有為了寺院祭祀活動的需要而宣揚宗教思想的,代表性劇目包括:《歐冬》(擊鼓)、《曲杰羅桑》(羅桑王子)、《斯白巴瑪感果》(原始的老父母)、《甲沙公覺郎巴》(迎請文成公主)、《古如多吉熱》(金剛舞場)等。丁嘎熱巴舞既有當地牧民舞蹈的動律,又借鑒了昌都一帶熱巴鈴鼓舞的舞姿,以順手順腳的牧民舞蹈動作為基本步法,上身表演吸收了昌都熱巴女子手鼓熱情豪放的動作,由此形成融匯藏東藏北舞蹈精華的獨特風格。丁嘎熱巴中還有許多風趣的表演動作、模擬動物的動作及一些富有情節(jié)的小戲。 幾百年來,丁嘎熱巴在丁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改進,舞蹈樣式和節(jié)目日益豐富。丁嘎熱巴包含了藏族傳統(tǒng)文化內涵,體現了藏族人民卓越的歌舞藝術的創(chuàng)造才能,反映了藏族文化開放融合的一面,在藏族熱巴舞中獨樹一幟。 |
林芝藏香豬 | 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西藏特有的一種古老畜種資源,主要原產地西藏林芝地區(qū)。藏香豬的品質上有"六個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豬腸最長,豬皮最薄,鬃毛最長。是西藏的傳統(tǒng)民族美食。尤其是豬皮,口味Q彈,遠易于一般生豬,藏香豬還是我國唯一的放牧型豬種生長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地帶。 從小就在野地里奔跑的藏香豬,一般都是“喝泉水、吃山珍”長大的,肉質不是一般的好(所以也很貴呀!)。趕上1新年,吃到正宗藏香豬的幾率大大增加,平時的話,很少能吃到正宗的呢。 |
洛扎粉絲 | 洛扎粉絲 洛扎縣粉絲廠建于1993年,洛扎粉絲廠經過20年發(fā)展,具有成熟的豌豆粉絲生產工藝和技術,其生產的“賽卡古托”牌豌豆粉絲,絲條勻細,純凈光亮,整齊柔韌,潔白透明,入水即軟,久煮不碎,清嫩適口和爽滑耐嚼的特點,知名度高,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洛扎縣扎日鄉(xiāng)、洛扎鎮(zhèn)、色鄉(xiāng)、生格鄉(xiāng)、拉康鎮(zhèn)、邊巴鄉(xiāng)、拉郊鄉(xiāng)現轄行政區(qū)域 《洛扎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洛扎粉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請示》洛政發(fā)〔2016〕43號 西藏自治區(qū)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洛扎粉絲生產技術規(guī)程》(草案) |
易貢辣椒 | “易貢”藏語意為“美麗”。易貢鄉(xiāng)位于波密縣西北方向,距縣城153公里。相傳易貢辣椒是由茶馬古道商人帶入;另一說法是1950年入藏部隊十八軍引入。經長年種植而形成的獨特地方品種。其特有的品質在全區(qū)獨一無二,素有“味中上品”、“有易貢辣椒,就有好胃口”的美譽。深受區(qū)、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易貢辣椒鮮果實以羊角、圓錐形居多。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后呈鮮紅色,具有皮薄、香辣味濃郁,回味悠長的特點,易貢辣椒能增加食欲、驅寒祛濕、健脾開胃。 易貢海拔2100米,自然條件適宜辣椒種植。易貢辣椒也以其嫩、辣、爽的特點而久負盛名。 地域范圍 易貢鄉(xiāng)位于波密縣西北部,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北麓,易貢藏布流域,素以“國家地質公園”聞名區(qū)內外。東臨玉許鄉(xiāng),西接八蓋鄉(xiāng),北靠昌都地區(qū)邊壩縣,南依林芝地區(qū)林芝縣,土地面積90平方公里。北部、西部、東北部均為念青唐古拉山向東南延伸的余脈,東部有伯舒拉嶺,南有喜馬拉雅山脈。總體地勢呈現出東高西低,四周為山地,中部為河谷區(qū),嶺谷相間排列的地理分布格局。在易貢藏布流域的兩岸廣泛發(fā)育著平緩的河漫灘地,沖積階地與洪積扇,成為當地的肥土良田,以半農半牧為主,主要種植小麥、青稞、油菜等經濟作物,牧養(yǎng)黃牛、羊、馬等。 易貢辣椒保護范圍是:波密縣易貢鄉(xiāng)所管轄的貢仲村、格通村、沙瑪村、江拉村、通加村5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93°00′00″~97°40′00″,北緯29°21′00″~30°30′00″。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易貢辣椒果實為漿果,鮮椒形狀以羊角、牛角、圓錐形居多。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后呈鮮紅色,具有皮薄、香甜、香辣味濃郁的優(yōu)點。2、內在品質指標:維生素鮮椒含60~70mg/100g、干椒含154~162mg/100g,辣椒素鮮椒含0.02g-0.09g/kg,干椒含0.5g-0.7g/kg。易貢辣椒能增加食欲、驅寒祛濕、健脾開胃。3、安全要求:明確登記產品市場準入所遵循的國家強制性技術規(guī)范名稱、具體內容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 |
工布江達藏豬 | 藏豬 藏豬被毛多為黑色,部分豬具有不完全“六白”特征,少數豬為棕色,也有仔豬被毛具有棕黃色縱行條紋。鬃毛長而密,被毛下密生絨毛。體小,嘴筒長、直,呈錐形,額面窄,額部皺紋少。耳小直立、轉動靈活。胸較窄,體軀較短,背腰平直或微弓,后軀略高于前軀,臀傾斜,四肢結實緊湊、直立,蹄質堅實,0多為5對。 藏豬能適應惡劣的高寒氣候、終年放牧和低劣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在海拔2500~3500m的青藏高原半山區(qū),年平均氣溫7℃~12℃、冬季最低-15℃、無霜期110~190天、飼料資源缺乏、每天放牧10天左右的嚴酷條件下,藏豬仍能很好地生存下來。這種極強的適應能力和抗逆性,是其他豬種所不具備的獨特種質特性。 2010年8月29日,工布江達縣“國家級藏豬遺傳資源保護區(qū)”申請日前初步通過專家認證,這意味著藏豬DNA文庫有望建立,這對藏豬遺傳資源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藏豬主要分布于雅魯藏布江中游和藏東南地區(qū)海拔2900-4100米的森林和河谷地,屬地方型原始品種,普遍放養(yǎng),以采食可食性野生植物等為主,輔以谷物。藏豬有“高原之珍”之美譽。 專家介紹,藏豬全身都是“寶”,具有肉質鮮嫩、高鈣低脂、營養(yǎng)豐富等特征。近年來,中國加大對藏豬遺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fā)力度,藏豬純種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數量有了一定的增長。 早在上世紀90年代,自治區(qū)畜牧獸醫(yī)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就對藏豬資源進行深入調研,并明確了藏豬遺傳基因對畜牧業(yè)發(fā)展的寶貴價值。 1993年,有關方面將工布江達縣錯高鄉(xiāng)確定為藏豬原種保護區(qū),國家每年劃撥藏豬保種專項資金。2004年,藏豬品種正式列入《中國畜牧品種志》,被正式確定為地方原始豬種。 工布江達縣是西藏藏豬原種保護最好的縣,為了不讓原種藏豬品種消失或使外來豬種“入侵”,縣政府正在積極向國家和自治區(qū)申報國家級藏豬遺傳資源保護區(qū)。專家指出,西藏如果能建成國家級藏豬遺傳資源保護區(qū),相關專家將采用現代科技手段,找出藏豬種質資源中某些特殊用途的基因,并對其進行測序和定位,建立DNA文庫。 |
日土山羊絨 | 日土山羊絨是西藏阿里日土縣的特產。 日土縣是藏西北絨山羊產業(yè)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所生產的克什米爾白山羊絨自古以來是國際市場上久負盛名的產品,是日土縣的特色資源和拳頭產品,也是農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 在國際上享有“纖維寶石”和“軟黃金”盛譽的“開司米”山羊絨,其正宗產地是西藏阿里地區(qū)的日土縣。山羊絨早在16世紀便已享譽西歐,而日土縣出產的白山羊絨,通過了國際權威機構認定,曾榮獲全國農業(yè)博覽會金獎。 日土縣主要飼養(yǎng)牦牛、犏牛、綿羊、山羊、馬等牲畜,其中山羊飼養(yǎng)比例較大,白絨山羊是我縣的特色資源。我縣白絨山羊占西藏山羊總數的3.69%,占羌塘山羊總數的10.86%。我縣的白山羊絨是我國最優(yōu)秀的山羊品種資源,具有品種純度高、絨細度高、單產高、毛囊密度高、纖維細、絨質優(yōu)良的特點,歷來在國際國內久負盛名,曾先后榮獲中國農業(yè)博覽會銀質獎、金質獎,被稱為日土的“軟黃金”。 日土山羊絨 西藏自治區(qū)日土縣日土鎮(zhèn)、日松鄉(xiāng)、熱幫鄉(xiāng)、多瑪鄉(xiāng)、東汝鄉(xiāng)共5個鄉(xiāng)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西藏日土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日土山羊絨地理標志產品產地范圍的函》,日政函〔2014〕3號 日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日土山羊絨山羊分類等級標準技術規(guī)范的通知》,日政辦發(fā)〔2013〕121號 |
類烏齊牦牛肉 | 類烏齊牦牛肉是西藏昌都類烏齊縣的特產。 世界牦牛看中國,中國牦??次鞑?,西藏牦牛看類烏齊。類烏齊俗稱西藏“小瑞士”,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泉水潺潺,青草萋萋,類烏齊牦牛就在這里過著悠閑自由的生活。由于類烏齊的牧民們從古自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胺拍痢鞭k法,類烏齊牦牛保持了“原生態(tài)、純天然、全綠色”的特點,被專家論定為全國品種最純的牦牛。藏家牦牛產品肉源均選擇正宗原產地類烏齊牦牛肉。 類烏齊縣是自治區(qū)指定的藏東牦牛產業(yè)帶,牦牛業(yè)是縣畜牧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畜牧業(yè)中的優(yōu)勢產業(yè)。類烏齊的牦牛肉名揚全區(qū),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走遍全區(qū),打下了牛肉市場上獨一無二的品牌,類烏齊牦牛肉品質好、口感好,而且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的現代人健康飲食要求。類烏齊縣有人口4萬多,牦牛肉是當地群眾的肉食品之一,每年需145噸的牛肉產品,在市場上有明顯的市場優(yōu)勢。除本地市場外,昌都市場、拉薩市場對類烏齊縣牦牛肉的需求量也十分大。 類烏齊縣,其牦牛一直以膘肥體壯、肉質鮮嫩、口感好享譽區(qū)內外。為加強商標的保護,使類烏齊縣的牦牛肉走出西藏、走向國外,2005年12月,類烏齊縣已正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申請注冊了“類烏齊牦牛肉”綠色食品商標。 西藏自治區(qū)類烏齊縣長毛嶺鄉(xiāng)、崗色鄉(xiāng)、卡瑪多鄉(xiāng)、類烏齊鎮(zhèn)共4個鄉(xiāng)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類烏齊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類烏齊牦牛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請示》,類政發(fā)〔2015〕34號 《西藏類烏齊縣人民政府關于實施類烏齊牦牛肉生產技術規(guī)范的通知》,類政發(fā)〔2015〕39號 |
林芝天麻 | 林芝天麻是西藏林芝林芝縣的特產。 林芝天麻 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地區(qū)林芝縣、米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共6個縣現轄行政區(qū)域 《林芝地區(qū)行政公署關于劃定林芝天麻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請示》,林行發(fā)〔2014〕19號 林芝地區(qū)科學技術局《關于實施林芝天麻仿野生栽培技術規(guī)程的通知》,林地科字〔2013〕52號 |
察隅龍爪稷 | 察隅龍爪稷 察隅龍爪稷產地范圍為西藏自治區(qū)察隅縣上察隅鎮(zhèn)、下察隅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
地區(qū) | 特產 |
---|---|
拉薩 | 唐卡 麝香 西藏藏紅花 尼木藏香 當雄牦牛 曲瑪弄礦泉水 澎波牦牛 澎波半細毛羊 西藏藏藥 藏毯 古榮糌粑 民間木雕 西-稞酒 拉薩風箏 酥油 藏香 |
日喀則市 | 藏刀 西藏藏紅花 亞東黑木耳 艾瑪土豆 崗巴羊 帕里牦牛 拉孜藏刀 亞東鮭魚 藏毯 犏牛 佛手參 藏族吹肝 朗瑪卡嘎藏刀 酥炸羊腩 謝通門皮具 藏餐羊血腸 |
昌都市 | 雪蓮 西藏冬蟲夏草 洛隆糌粑 類烏齊牦牛肉 八宿蕎麥 索多西辣椒醬 鹽井葡萄酒 藏毯 康巴類烏齊牦牛 雪雞 藏族奶品 野牛 西藏山羊 昌都醉梨 醉梨 昌都工藝品 |
林芝 | 西藏藏紅花 墨脫石鍋 林芝松茸 西藏雪蓮花 工布江達藏豬 波密天麻 藏毯 朗縣核桃 林芝天麻 米林藏雞 林芝藏香豬 林芝蘋果 易貢辣椒 察隅大米 林芝核桃 |
山南市 | 西藏藏紅花 扎囊氆氌 加查核桃 昌果紅土豆 洛扎粉絲 隆子黑青稞糌粑 隆子黑青稞 乃東澤帖爾 藏毯 山南門巴戲 藏馬雞 加查木碗 風干肉和生肉 藏雞 狐皮帽 雅隆扎西雪巴 |
那曲市 | 西藏藏紅花 那曲冬蟲夏草 安多綿羊 那曲蟲草 多瑪羊毛 多瑪羊肉 藏毯 嘉黎牦牛 酥油桶 藏族“擦擦” 人參果拌酥油大米飯 西藏酥油 吧啦餅 藏族頭飾 雪上一枝蒿 藏秘草本牙膏 |
阿里 | 西藏藏紅花 日土山羊絨 日土白絨山羊 藏毯 普蘭木碗 藏族吐巴 野牦牛 晉蘭夏河蹄筋 藏羚羊 藏族血腸 藏族吹肺、吹肝 西藏高山牦牛 噶烏 吹肺、吹肝 火車餅 牛骨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