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桑耶寺 | 桑耶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赜小拔鞑氐谝蛔聫R”美稱的桑耶寺于公元762年興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南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扎瑪山麓,距離澤當鎮(zhèn)38公里?! ∩R掠诠?62年開始興建。寺院選址于藏王赤松德贊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贊的冬宮附近。由蓮花生大師主持桑耶的建設(shè),建筑仍保持寂護大師的原設(shè)計,赤松德贊親自主持了奠基。 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贊邀請印度、漢地、于闐等地僧人住寺講經(jīng)-,為寺廟做了許多工作。剃度七名貴族子弟出家為僧為其中之一,這七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為僧的數(shù)年后,這七人都被委任為講經(jīng)的規(guī)范師,被后人奉為西藏藏傳佛教的先驅(qū)者,聲名顯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歷史,史稱“桑耶七覺士”。赤松德贊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 ∩R乱云涞钏至?,樓閣高闊,規(guī)模宏大,融合了藏、漢、印三種風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題材廣博,技藝高超,繪塑精湛的壁畫造像,以及眾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寶而馳名于世。桑耶寺周圍綠樹成蔭,河渠縈繞,是國家級雅礱風景名勝區(qū)的主要景區(qū)之一?! 〉刂罚荷侥系貐^(qū)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扎瑪山麓 類型:寺廟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86-893-7362267 開放時間: 9:00-16:00 門票信息: 進寺免費,主寺烏孜大殿40元 交通 1、拉薩每天早8:00之前在大昭寺廣場前有直發(fā)桑耶寺的班車,50元/人,人滿即發(fā)。桑耶寺回拉薩的班車,最晚大約下午14:00發(fā)車,會經(jīng)停昌珠寺和雍布拉康,可以進去游覽 2、在拉薩西郊客運站乘拉薩至山南澤當?shù)陌嘬嚕谏R煽谙?,約3小時,45元/人;后乘船橫渡雅魯藏布江到對岸,20元/人;然后再坐小巴車到達桑耶鎮(zhèn),15元/人;再搭卡車或拖拉機或客車到桑耶寺院內(nèi),一般3元/人 3、在澤當月光飯店旁的客運站有很多開往桑耶寺的客車,25元/人,車程1個多小時 4、從桑耶到青樸在旺季時有班車可坐,往返20元/人,大約上午10:30出發(fā),下午16:30返回,也可選擇徒步或搭車 桑耶鎮(zhèn) 扎囊縣轄鄉(xiāng)。1959年民主改革后為桑耶區(qū)管轄,1987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建桑耶鄉(xiāng)。位于縣城東北,雅魯藏布江北岸,距縣城25.5公里。人口0.25萬。轄桑耶、桑甫、前達、落村、聶果5個村委會。以農(nóng)業(yè)為主,種植青稞、小麥、豌豆、油菜。境內(nèi)有全藏著名的桑耶鄉(xiāng),寺內(nèi)珍藏著吐蕃王朝以來西藏各個時期的歷史、宗教、建筑、壁畫、雕塑多方面的遺產(chǎn),它是藏族古老而獨特的早期文化寶庫之一…… 詳細++ |
桑耶風景區(qū) | 桑耶風景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慕愕滦沔?zhèn)沿公路順雅魯藏布江南岸繼續(xù)東行24公里,到達扎唐,這里是扎囊縣城所在地,海拔3556米?! ≡铱h面積不大,只有0.2萬平方公里。是在西藏享有盛名的“氆氌之鄉(xiāng)”,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臺氆氌織機,年產(chǎn)氆氌30萬余米。境內(nèi)更有名聞遐邇的桑耶寺,還有敏珠林寺、青浦風景區(qū)、昔日貴族豪宅朗賽嶺莊園等,都值得一游。雅魯藏布江橫穿扎囊縣境,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江北地區(qū)已被辟為桑耶風景區(qū)?! ∩RL景區(qū)包括地處雅魯藏布江以北的扎囊縣桑伊、松卡、阿扎三鄉(xiāng)境內(nèi)的多處人文自然景觀。主要有桑耶寺、哈布日山、聶瑪隆圣洞、青樸修行洞、扎羊宗溶洞等。前往該地區(qū)需渡雅魯藏布江,扎囊至澤當一線有松卡、娘果竹卡等古老渡口,以前大江南北只能靠牛皮船擺渡人畜,如今設(shè)有渡輪,可渡汽車,大為便捷。桑耶風景區(qū)屬高山谷地氣候區(qū),平均氣溫8.4℃,最高溫31℃,最低溫13.2℃。6—8月是理想的旅游季節(jié)。 |
昌珠寺(昌珠卓瑪拉康) | 昌珠寺(昌珠卓瑪拉康)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樗掠置麨椤安樽楷斃怠保酀僧旀?zhèn)2公里,始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是西-史上的第一座佛堂?! ∠鄠魑某晒魅氩睾笥梦逍兴惴y出西藏地形如一仰臥的女魔,昌珠寺所處的地方則是女魔的左臂,需建寺方能鎮(zhèn)住。(鎮(zhèn)寺之寶——珍珠唐卡) 建寺前,此處有一湖,湖中有一五頭怪龍,被松贊干布化身大鵬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昌珠寺由此得名,意為“鷂龍寺”。該寺建成后成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宮?! в尾樗聻槲鞑刂略?,位于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縣以南2公里。寺廟建于吐蕃松贊干布時代,據(jù)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帕竹政權(quán)時期,昌珠寺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維修和擴建。昌珠寺在其晚期歸屬格魯派。寺院的鎮(zhèn)寺之寶為珍珠唐卡,所畫的是堅期木尼額松像(觀世音菩薩憩息圖),是一件世界罕見的珍寶。相傳松贊干布化身為大鵬降伏當?shù)貝糊埡蟛诺靡越ㄋ拢诓卣Z中,昌的含義是鷹,珠是龍的意思,昌珠寺因此而得名。由于傳說蓮花生大師和米拉日巴等著名的佛教高僧都曾在昌珠寺附近修行過,其修行地遺址仍存,所以昌珠寺一帶仍為許多佛教信徒的朝拜圣地?! 〗煌ǎ簼僧旀?zhèn)上的乃東路有前往昌珠寺的中巴,乘至終點站即可到達,票價1元/人;當然,鎮(zhèn)上也有機動三輪車前往寺院,價格10元/車;如果搭乘當?shù)氐耐侠瓩C的話,一般收費5元/人;其實,乃東路距離昌珠寺僅2公里,步行的話約1小時即可到達。 地址:山南市乃東區(qū)貢布日山南麓 類型:寺廟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 9:00-16:00 門票: 70元/人 澤當鎮(zhèn) 澤當鎮(zhèn)位于雅魯藏布江中游南岸,是西藏山南地區(qū)行署所在地,也是西藏山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距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191公里,距貢嘎國際機場97公里。澤當,藏文意為“猴子玩耍的壩子”。相傳西藏猴子變?nèi)说墓适戮桶l(fā)生在這里,著名的文化名勝古跡——雍布拉康、昌珠寺、猴子洞都在澤當鎮(zhèn)境內(nèi)。 澤當鎮(zhèn)所轄6個居委會,總?cè)丝?萬余人,其中常住人口2.58萬…… 詳細++ |
雍布拉康 | 雍布拉康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翰祭滴挥诰酀僧?2公里的扎西次仁山上,海拔3700米。整個建筑雛形似碉堡,高聳于山頂?!坝翰肌钡牟卣Z意為“母鹿”,“拉”意為““后腿”,“康”意為“宮殿”,雍布拉康意為母鹿后腿上的宮殿?! ∮翰祭凳俏?史上的第一座宮殿,據(jù)史書記載始建于公元前2世紀,是雅礱部落的人們?yōu)榈谝淮澠章櫝噘澆妓藿ǖ膶m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乃東縣202省道,建于公元前127年,西-史上第一座王宮,門票60元/人,藏語意為“母子宮”,是松贊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行宮?! ∮翰祭抵饕┓钺屽饶材岱鹣?。宮殿內(nèi)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 雍布拉康分為兩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層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層碉堡望樓,與前部相連。公元5世紀,藏王托托念贊時期,傳說一本佛經(jīng)從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宮頂,當時無人能識。有圣人斷言,到了公元7—8世紀就有人能解讀此書。所以這本書被很好地保留在雍布拉康?! 」?世紀,藏王松贊干布遷都拉薩,雍布拉康也逐漸演變成了一座佛殿。第一層是古代藏王殿,中間是一尊佛像,佛像的左邊是藏王聶赤贊普,右邊是藏王松贊干布。沿左墻排列依次是:松贊干布的得力大臣桑布扎、藏王赤松德贊、藏王托托念贊。沿右墻排列的是藏王赤熱巴巾、烏宋、松贊干布的另一大臣嘎.東贊。 上樓是一座非常漂亮、精致的經(jīng)堂,主供佛是觀音和釋迦牟尼。觀音像是雍布拉康的古老之物,據(jù)說與布達拉宮帕巴拉康的主供觀音是同時代的。四周墻上繪著精美的壁畫,講述著西藏的早期歷史,其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靠左邊的一幅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的故事。 地址:山南市乃東區(qū)澤當鎮(zhèn)東南11km處的扎西次日山上 類型:歷史建筑古跡 游玩時間:建議3小時 開放時間: 9:00-18:00 交通 1、可從澤當鎮(zhèn)包車前往,事先和司機說好,把昌珠寺和藏王墓兩個景點都包括在內(nèi),包一輛中巴車來回100元左右,可坐4人 2、在澤當乘公交車,約1小時車程,3元/人;山下可以選擇騎馬和步行的方式上去,騎馬上山20元/人,下山10元/人 門票 60元/人?! ?/p> |
敏竹林寺(敏珠林寺) | 敏竹林寺(敏珠林寺)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敏竹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學院,是西藏喇嘛的高等學府,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糁榱置糁窳炙率俏鞑氐牡谝蛔饘W院,位于扎囊縣扎其鄉(xiāng)塔巴林村群山環(huán)抱的一條山谷里?! ∶糁榱置糁窳炙伦鞒瘱|,正前方是開闊的山谷,視野開闊,山清青水秀。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為祖拉康,共分三層,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設(shè)拉康,內(nèi)設(shè)有大小銅塔10座。 敏珠林敏竹林寺主要以父子或翁婿為傳承,不完全限定血統(tǒng)關(guān)系,是藏傳佛教寧瑪派重要的分支之一,對藏傳佛教中寧瑪派的興盛、發(fā)展、衰落、及其傳承教義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敏竹林寺的僧人不僅學習佛法,還學習文化、醫(yī)學、天文、歷算等知識,是享譽全藏的佛學院,并負責編寫修訂《-年表》發(fā)往整個藏區(qū)。敏珠林敏竹林寺所產(chǎn)的藏香,香味持久,有安神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國內(nèi)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в蚊糁榱炙率俏鞑貙幀斉傻闹魉拢挥谠铱h扎囊河以東的扎期區(qū)。寺院坐西朝東,建于清康熙十五年,由寧瑪派的一位伏藏大師創(chuàng)建。敏珠林寺面積約10萬余平方米,主殿祖拉康墻壁上繪有多頭多臂、面目猙獰的佛像,這是寧瑪派寺院的一大特點。按藏傳佛教的解釋,這些威赫忿怒的0神靈,是寺院防御敵人和惡魔的守衛(wèi)者,被稱為"0神"。從藝術(shù)角度說,這種造型粗放、夸張的神靈形象,是西藏密宗藝術(shù)的代表。主殿第三層有兩個佛殿,其中一個-拉康佛殿內(nèi),繪有歷代著名寧瑪派-像。敏珠林寺注重研習天文歷算、醫(yī)學,并以書法優(yōu)美著稱。依以往慣例,由敏珠林寺選派高僧,一部分擔任設(shè)在布達拉宮內(nèi)的僧官學院的教師,另一部分人則到門孜康負責研究歷算和編寫修訂《-年表》。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繼承上是以父子或翁婿傳承,并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統(tǒng)關(guān)系上。敏珠林寺在研究寧瑪派的歷史、教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地址:西藏山南市扎囊縣扎期鄉(xiāng)敏竹林村 類型:寺廟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 9:00-18:00 交通 可從澤當包一輛中巴車前往,往返80-100元,可坐4人 門票 30元/人 |
雅礱河風景名勝 | 雅礱河風景名勝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水利風景區(qū)?! ⊙诺a河風景名勝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地區(qū)正南的乃東、扎囊、加查、洛扎、貢嘎等六個縣境內(nèi)。山南地區(qū)是藏民族發(fā)祥地之一。該區(qū)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地、古老文化遺址和民風民俗等構(gòu)成一幅幅神秘、古樸而壯麗的畫面。區(qū)內(nèi)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隨海拔變化呈垂直帶分布。河谷地區(qū)帶季雨林,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 ∪宋木坝^體觀了藏民族最早在山南地區(qū)的文明。雍布拉康,藏語意為母子宮,位于乃東縣東南,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相傳建于公元前1世紀涅赤贊普時代,是西藏第一座宮殿建筑。前后兩部分均以石塊砌成、巍峨挺拔、氣勢雄壯。殿堂內(nèi)現(xiàn)供奉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塑像,造型精美;還保存有很多歷代文物和典籍。桑鳶寺,為西藏第一座寺廟,坐落扎囊縣境內(nèi)雅魯藏布江北岸。古稱“烏登勃來”?,F(xiàn)存建筑基本上是7世0時期重建。始建于唐大歷年間?!吧xS”藏語的音譯,意為“不可思議”。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幾經(jīng)火災,重修后已不復舊觀,但仍保持原有外觀。正方向朝東,總平面圓形,四周有圍墻,墻頭上,每約1米有一紅陶塔,墻內(nèi)為敞回廊,正中為烏策大殿,象征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大殿高三層,底層為藏式建筑風格,中層為漢式建筑風格,頂層為五塔相峙的印度建筑風格。如此特殊建筑的寺廟為全國所罕見?! ∪珖攸c文物保護單位有昌珠寺和藏王墓。昌珠寺坐落乃東縣南約2公里雅礱河東岸,與贊塘寺隔河相望。始建于7世紀40年代,為松贊干布主持建造的?,F(xiàn)存建筑是十三世0修繕的。藏語鷂、鵬、鳥為昌,龍為珠、寺成取名昌珠。這名兒又與民間傳說“引龍出湖”,“斷龍為三”有關(guān)。寺內(nèi)文物,寺外柳林,不少與文成公主有關(guān)?! 〔赝跄?,又稱吐蕃歷代贊普墓,坐落瓊結(jié)縣城對面的木惹山上。為公元7世紀至9世紀歷代吐蕃贊普的墓葬群,現(xiàn)有墓19座,方圓達3公里,形制大致相同,均為方形平頂。相傳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后幾代贊普均葬于此,但都未發(fā)掘。上述人文景觀都有鮮明的民族地區(qū)特點。 |
拉加里王宮 | 拉加里王宮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導游拉加里王宮遺址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曲松縣城南側(cè),建于13世紀,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勢力在歷經(jīng)薩迦和帕竹政權(quán)后保留下來的王權(quán)象征?,F(xiàn)存建筑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筑藏語稱“扎西群宗”,始建于13世紀,現(xiàn)存最高為12米的宮墻殘段和南、北大門;中期建筑藏語稱“甘丹拉孜”,建于15世紀;為拉加里王宮遺址現(xiàn)存的主體建筑,由王宮、倉庫、拉康(宮殿)、廣場、馬廄等組成,原為5層,現(xiàn)存3層。尚殘存部分壁畫;晚期建筑稱“夏宮”,建于18世紀,現(xiàn)存部分為一基本完整的院式宮殿。拉加里王宮遺址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布局和結(jié)構(gòu),其建筑風格融合了漢族的建筑風格,這在西藏王宮建筑中是極為珍貴的,亦是研究西藏地方歷史、建筑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用時參考 1-2小時 交通 包車前往 門票 20元 開放時間 9:00--18:00 景點位置 西藏山南地區(qū)曲松縣南 |
羊卓雍錯(羊卓雍措) | 羊卓雍錯(羊卓雍措)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蜃坑捍胍鉃椤吧厦婺羺^(qū)的碧玉湖”,位于雅魯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縣境內(nèi),周圍四面群山環(huán)繞,湖面海拔4441米,湖水面積638平方公里,它與藏北的納木措和阿里的瑪旁雍措齊名,被尊稱為西藏的“三大圣湖”?! ⊙蜃坑捍腼L景秀麗。民間傳說此湖是天上的一位仙女下凡變成的,但見湛藍的湖水中,微風吹過,漣漪輕漾?! 『宵S鴨、灰鴨、沙鴨等水禽,追逐嬉戲。碧藍清澈的湖水中倒影著四面山峰的倩影,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邊牛羊成群,驢馬結(jié)隊,難怪一首民歌里這樣贊美羊卓雍措:“天上的仙鏡,難比人間的草坪,湖畔的牛羊,好像那天上的繁星。” 羊卓雍錯,簡稱羊湖,距拉薩不到100公理,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浪卡子縣,拉薩市西南70多公里,面積67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從拉薩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 ⊙蜃坑汉ㄒ韵潞喎Q為“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魯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縣境內(nèi)。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70公里,湖岸線總長250公里,總面積638平方公里,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處有60米,是喜瑪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nèi)陸湖。羊湖汊口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湖內(nèi)分布有10余個小島,大的可容五六戶居住,小的則僅有百余平方米。它是高原堰塞湖,大約億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水域面積630多平方公里,大約是杭州西湖的70倍。它的形狀很不規(guī)則,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錯、沉錯和糾錯等3小湖,歷史上曾為外流湖,上述湖連為一體,湖水由墨曲流入雅魯藏布江,但后來由于湖水退縮成為內(nèi)流湖,并分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過6.5米,湖中山地突冗,有21個小島,各自獨立水面,最大面積約18平方公里,島上牧草肥美,野鳥成群。此湖的一絕是它的水源來自周圍的雪山,但卻沒有出水口,雪水的融化與湖水的蒸發(fā)達到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 ∥鞒隼_,經(jīng)過曲水雅魯藏布江大橋,沿拉亞公路南行170公里,美麗的、碧玉般的羊卓雍湖便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它就是藏民所說的“圣湖”,藏語意為“上面牧區(qū)的碧玉湖”,也有稱之為“天鵝湖”?! ⊙蜃坑汉俏鞑厝蟆笆ズ敝唬L數(shù)百公里,海拔高度4400米,水面面積約638平方公里。另外兩個“圣湖”,一個在藏北,叫納木錯,面積約1993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內(nèi)陸湖。另一個在阿里地區(qū),叫瑪旁雍湖?! 〉刂罚何鞑厣侥鲜欣丝ㄗ涌h浪卡孜鄉(xiāng)318國道旁 類型:湖泊 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交通 從拉薩往南行100km,約2小時行程,需翻越4990m的崗巴拉山口,可包車或乘班車前往。每天早8:00在拉薩浪卡子辦事處有班車發(fā)往浪卡子,50元/人。拉薩至日喀則的班車現(xiàn)走新路,不再經(jīng)過羊湖。所以如欲前往羊湖游覽,唯有包車或搭便車,一般包6人吉普車的費用約為1500-2000元/天。此外,在拉薩有很多旅行社組織1日游前往羊湖?! ¢T票 40元/人(崗巴拉山頂收取) |
勒布溝 | 勒布溝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詹紲?,是山南錯那縣境內(nèi)康格爾多山南側(cè)的一個著名的風景區(qū)?! ∵@里氣候宜人、物種豐富、山川秀美、鳥語花香,四季常青。在古木與竹林相間的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沿公路穿行,隨處可見峭壁懸崖,嬉鬧的猴群和飛流直下的瀑布。這些瀑布在崇山峻嶺、茫茫-的襯映下,若隱若現(xiàn),恍若仙女的飄帶,使這個天然畫廊充滿了靈氣。若在五、六月份,這里還是杜鵑花的海洋,不同品種的花卉色彩迷離,爭相斗艷,別有一番滋味。 相傳這里還有蓮花生大師的修行之處。這里有蓮花生大師修行處的一處瀑布。在通往瀑布的密林中,隨處可見一處處的拜謁地,在門巴向?qū)У膫髡f故事中,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就到了瀑布跟前。在絲絲落霧當中,你仿佛受到了神靈的洗禮?! ±詹紲线€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門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這里生活著淳樸的門巴族人民。這里的民族文化別具特色,他們有自己的方言、文化、服飾等。在風景秀美的門巴人家作客,跳上一曲時而柔和舒展、時而粗曠熱烈的門巴舞,品一碗濃濃的青裸酒和熱氣騰騰的當?shù)厥w麥餅,定能使你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
建葉寺 | 建葉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ㄈ~寺 建葉,系藏語右眼的意思。據(jù)傳佛圣桑結(jié)曲巴的弟子桑結(jié)大洞死后,其右眼被埋于該寺內(nèi),寺院因此而得名。建葉寺建于11世紀,位于山南市瓊結(jié)縣境內(nèi)?! 〗ㄈ~寺面積2720平方米,由佛堂、經(jīng)堂、僧舍、伙房等組成。建葉寺始奉噶舉派,后改宗格魯派?,F(xiàn)香火旺盛,珍藏的文物有銀碗、銀顱碗、凈-瓶等?! 〗ㄈ~寺創(chuàng)建時分為三處:一處是講經(jīng)和起居的地方,為寺廟最早建筑;二處是圓寂圍墻,后擴建時拆毀,改成方形圍封閉墻;三處是路口走廊。講經(jīng)處與現(xiàn)在主廳相連,為格西扎巴創(chuàng)建。原高二層:上為臥室,下為佛事活動場所,后為伙房。第二層被拆除,現(xiàn)僅有一層:一層闊4柱,柱為方形,邊長0.4柱,柱為方形,邊長0.4米、高2.53米;原主供圓形塔,高約4米,系綠松石鑲嵌而成,置于西南角。西壁正中有格西扎巴的講經(jīng)寶座,半圓形,高1米。還建有舍利塔,供有釋迦牟尼、仁欽達哇塑像。緊連西側(cè)有一座小型的0神殿?,F(xiàn)在的主廳位于寺廟中央,高三層,分為經(jīng)堂和佛堂兩部分。佛堂屬亞桑孜巴修建,為該寺的二期建筑,由阿旺強巴于1890年修建,同時還建有釋迦佛殿等?! 〗ㄈ~寺坐西朝東,面積2720平方米,由佛堂、經(jīng)堂、僧舍、伙房等組成。佛堂平面呈正方形,面闊3間進深3間,有柱4根,圓形(直徑0.35米、高4.9米),柱栱上雕刻花紋,正面中間刻有獸頭,兩邊飾卷云紋,刀法嫻熟有力。殿壁正中設(shè)佛壇(寬2米、高1.9米),原供8歲量的強巴佛泥塑像,還供有釋迦牟尼、藥師八如來銅佛像;其左右兩則各有3塔,其中有桑結(jié)曲巴的弟子桑結(jié)達洞的右眼塔(舍利塔),據(jù)說此塔是從格西扎巴所修的講經(jīng)處遷置的,還有亞桑孜巴和洛扎朗卡根材靈塔,以及一些菩提塔等。殿內(nèi)南、北、東三面置有經(jīng)架,擺放有《甘珠爾》、《丹珠爾》等手抄本經(jīng)卷。在佛殿外圍南、北、西三面有轉(zhuǎn)經(jīng)回廓,寬0.8米。廊內(nèi)兩壁通繪壁畫,主要有千佛像(高0.15~0.5米),神態(tài)各異?! 〗?jīng)堂面闊9間進深6間。有柱20根,方形,邊長0.37~0.45米,中心6柱直通二層,托起高敞天窗。堂內(nèi)四壁遍繪壁畫:南壁繪有藥師八如來、善相完勝勇佛、調(diào)音王佛、善金無垢室佛、無垢最勝勇佛、法稱海音佛、明智佛、藥師琉璃光佛);北壁繪有十八羅漢;西壁繪有創(chuàng)寺人格西扎巴巨幅畫像。堂內(nèi)兩側(cè)供奉有第五世0·羅桑嘉措(1617~1682)、第四世班禪羅桑曲吉堅贊(1567~1662)、第十三世0土登嘉措(1876~1933)、噶舉派主要人物塔布拉杰(1079~1153)泥塑像,還懸掛有唐卡、幡幢,氣氛寧靜神秘?! 〗?jīng)堂南側(cè)建有供殿和強巴佛殿。供殿面積36.12平方米(東西長17.2米、南北寬2.1米),殿內(nèi)供奉有格西扎巴(1012~1091)、釋迦牟尼、仁欽達哇、仲敦巴(1005~1064)、綠度母以及噶舉派高僧-泥塑像。強巴佛殿有柱4根,供有12歲身是的強巴佛像和忿怒神2尊。經(jīng)架置于左側(cè),存在宗喀巴與二位主要弟子及江甲熱白多吉的經(jīng)著?! ≈鲝d二層為僧舍,面積487.2平方米(南北長28米,東西寬17.4米);第三層是亞桑孜巴起居的地方,為主廳最高的建筑?! ∩峋ㄔ谥鲝d前邊兩側(cè)及正面,高二層:第一層高2.85米;第二層高2.65米。南側(cè)是拉讓,即上層僧侶的住所,高二層,面積約432平方米。0神殿位于拉讓后邊,面積86.4平方米(東西長8米,南北寬寬10.8米) 建葉寺始奉噶舉派,后改宗格魯派?!拔母铩敝斜黄茐?,1985年恢復,現(xiàn)香火旺盛?! 〗ㄈ~寺珍藏的文物較多,珍貴的有: 銀碗:通高7.3厘米,口徑12.1厘米,足高2.3厘米,直徑5.4厘米,敞口,蓮足?;y線條流暢,層次清晰,制作精細。腹部一周為草紋,稠密而不紊亂。足飾細長蓮瓣。碗的整個造型超俗而新疑。屬清代銀器。 銀顱碗:通高17.5厘米。碗蓋鼓起,頂端平面呈“十”字形,立面如金剛叉兩端形狀。蓋上卷草紋繁縟。素面光亮。足上部正中邊沿有一桃形紋,其兩邊各豎一旗桿,上端是太陽和月亮,并有飄動的銀帶。足為三角形須彌座,上端有一道火焰形紋,緊臨下部蓮瓣排列。足下部為透空桃形紋,制作奇特。屬清代作品?! ?瓶:通高37厘米,蓋高6厘米,足高3.5厘米。直口,短頸,廣肩,鼓腹,蓮座。瓶蓋頂部為蓮瓣,寶珠形;蓋下部四組花紋為梅花邊飾,里面套有八吉祥圖案,每兩梅花之間為樹木?;y精細。蓋邊沿有連續(xù)16朵云紋;瓶頸處有一圈梅花形紋飾。腹部二層為仰蓮瓣,上下各32瓣。足為喇叭形,一周有20蓮瓣。屬清代作品?! 「咦沣y碗,通高6.2厘米、口徑11.8厘米、足高10厘米、徑4.9厘米。敞口,下腹部硬折。腹部由四組八寶圖案組成;一組為0和海螺;二組為石榴和寶瓶;三組為傘和花蓋;四組為雙魚和盤腸。制作細致。屬清代作品?! 「咦愦赏耄喊咨?。通高11.3厘米,口徑12.3厘米,足高4.6厘米,徑3.8厘米。碗心正中有藍色卷草紋,紋飾外圍有二道藍色線圈,內(nèi)線圈由雙線組成,圖案正中桔花顯明,線條細膩流暢。足為竹枝節(jié),下部節(jié)上繪有“V”形紋樣,紋樣之間有一堅線條界隔。釉色白中內(nèi)青。胎質(zhì)細膩純凈,修胎規(guī)整。屬清代瓷器?! ♂屽饶材峋~絲唐卡:高1.35米,寬0.7米。四周為紅、黃、棕三色邊款,上下有軸??椀拙?,絲面平整。中間系人物畫面,高0.7米,闊0.45米。主尊為釋迦牟尼,尼中,結(jié)跏趺坐于蓮臺,面容慈祥;其上為宗喀巴師徒三尊。圍繞主尊有數(shù)十個釋迦小佛,神態(tài)各異。屬清代早期精品。 |
哲古湖 | 哲古湖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哲古湖 |
宗工布溶洞(宗十萬佛像) | 宗工布溶洞(宗十萬佛像)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阿扎村往東上坡30公里就可到達宗工布溶洞,此洞海拔4800米,因為在巖洞內(nèi)有天然形成的佛和菩薩像十萬尊,故此巖洞也稱為“十萬佛像巖洞”?! 〈耸サ厥巧徎ㄉ髱煹拿軇x,山形酷似放倒的白海螺。洞口深35.3米。寬26.4米,高約30米。洞內(nèi)流出湍急的泉水,未進洞就先給人以神秘的感覺。洞口處有一座小拉康,內(nèi)供蓮花生塑像,面積約8平方米?! ?從洞口扶梯而上,是一個面積約60余平方米的平臺,平合到洞頂高約20米,在洞的頂部和左右到處是大大小小的溶洞,成群的野鴿棲身其中。宗工布溶洞可分為四個巖洞,下部巖洞分為東西兩方向的巖洞?! ?下部向東方向的巖洞有三個護門:形如臥虎的磐石、天然形成的象、天然形成的烏鴉護法。據(jù)說這些都是蓮花生大師親自安排的。在此巖洞內(nèi)有許多奇特的天然形成的勝跡?! ∽诠げ既芏此诘厣綔侠飿淠净ú菝?,特別是洞周邊長滿了香草,好像專門為該洞敬供擬的。各類野生動物自由奔跑??芍^百鳥齊唱,鮮花爛漫。從巖洞的門旁噴涌出干凈甘露水,潺潺流淌。此地是旅游愛好者的理想之地和修身養(yǎng)性的好去處?! ?/p> |
加里王府宮殿 | 加里王府宮殿為文化旅游景點?! 〖永锿醺畬m殿位于縣城南側(cè)的高臺地北緣,建筑群所在地屬下江鄉(xiāng),海拔3880米?! m殿現(xiàn)存建筑遺存根據(jù)其始建年代大致可分為三期: 早期建筑——舊宮“扎西群宗” 中期建筑——新宮“甘丹拉孜”(亦稱拉加里頗章) 晚期建筑——夏官 一、舊宮“扎西群宗” 該建筑位于新宮甘丹拉孜西側(cè)約180米處,位置稍低于新宮,占地范圍南北長100米,東西寬70米,總面積7000平方米?! m殿由石砌圍墻環(huán)繞,現(xiàn)僅存東、南墻體及西墻殘段。西墻殘長16米,殘高5——8米;東墻基本完整,走向有轉(zhuǎn)折,其內(nèi)墻尚存一段,內(nèi)、外墻分別長40、70米;南墻與南宮門相連,其西端已頹毀。宮墻所用石塊較規(guī)整,石塊同以黃泥漿為粘合劑,外壁修抹整齊,最高處15米?! ≡摻ㄖ谀稀⒈眱擅姹儆虚T道,北門已完全坍頹不存,南門尚存遺跡。南門共有兩重,第一重設(shè)在宮墻外的東西向門廊,門朝西,寬6米,有石塊砌出的石階數(shù)級,由下而上通進門廊;第二重門道直接辟于南宮墻上部,門朝南,有高達十余米的階梯通達門道宮殿的北部第二重門道辟于正北方向,由正門和側(cè)門構(gòu)成。正門沒有門廊,闊7.5米,進深2.6米,共2柱,柱高2米;門廊高3.2米,寬3.2米。正門有本質(zhì)門檔三重,其上雕刻有蓮瓣、連珠紋等,門枋上有彩繪蓮花、牡丹等圖案。門柱上有雕刻及彩繪圖案,上承門檔四重,其上亦有彩繪蓮花等圖案。側(cè)門位于正門東側(cè),亦面向北,為甬道式。門道高6、寬1.6、深12米,全為石砌建筑,僅在門枋上有兩朵木質(zhì)斗枋以承門媚,門道頂部橫設(shè)細木條,其上鋪蓋泥石?! m墻內(nèi)建筑多已頹毀或利用其殘垣改建為民居,故其布局、形制已不可察。在甬道式側(cè)門之上尚存門樓一間,面積約10平方米,南北辟有采光小窗一扇?! 《?、新宮“甘丹拉孜”甘丹拉孜是拉加里王宮現(xiàn)存建筑的主體部分,位于整個建筑群的東北部,由王宮、倉庫、拉康、廣場、馬廄等一系列建筑單元構(gòu)成,該建筑群北臨河谷,東側(cè)是一條人工壕塹,占地范圍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30米,總面積近16萬平方米?! ∪?、夏宮 夏宮位于新宮甘丹拉孜東北方向約1000米處的羅布林卡之中(現(xiàn)縣行政大院內(nèi)),北臨江扎普久河,南依高崖,海拔3840米。 原建筑包括宮墻、浴池及宮殿等,現(xiàn)多已不存。夏宮原為拉加里王府避暑消夏游樂之處,現(xiàn)僅存一小型宮院?! ≡搶m院位于今縣行政辦公大樓東北約50米處,為一四合院式宮殿。宮院坐北朝南,北面正房一排三問,通面闊18米,進深4米。東、西面各有廂房一間,中央為庭院。正、廂房前各沒有石階四級。正、廂房門窗皆設(shè)計成漢式格子欞窗及版門式樣。正房明、次間辟版門共14槽,門上垂檐及窗上窗媚均鏤刻彩繪有牡丹、蓮花、鳳凰、卷草等圖案,一派漢式風格?! ±永锿跸担俏?史上一支獨立的地方割據(jù)勢力,其先祖為吐蕃王室后裔鄂松的嫡系。公元10世紀后,該王系在山南曲松一帶逐漸形成并發(fā)展起來,歷經(jīng)薩迦王朝(約1255——1353)和帕竹王朝(1354——1617)統(tǒng)治時期,仍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地方統(tǒng)治特權(quán)。直至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之前,拉加里王系還統(tǒng)轄有拉加里、桑日、加查、隆子四個宗,方圓達三、四里的廣大地區(qū)?! ±永锿醺畬m殿的始建年代已難詳考,僅從現(xiàn)存建筑遺存的諸特點加之實地調(diào)查資料綜合分析,推測其三期建筑的大致年代如下: 早期建筑:約始建于公元13——14世紀左右。 中期建筑:主體部分始建于公元15——18世紀?! ⊥砥诮ㄖ杭s始建于公元15世紀末,現(xiàn)存部分已為現(xiàn)代所改建?! ∩鲜鼋ㄖ诮F(xiàn)代都曾經(jīng)過改建、修茸或移作它用的情況,所作年代推測均就其主要部分的始建時期而言?! ⊥鯇m建筑是西藏古代建筑中的一個重要門類,能較為完整地保存至今者已十分罕見。拉加里王府宮殿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結(jié)構(gòu),在西藏古代王宮這樣一個獨特的門類中更是極為珍貴的。作為藏式王宮建筑,其中一些小木作,尤其是門枋之上斗拱的使用,無疑是融合了漢地古建筑的某些因素,因而也就具有了更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永锿鯇m于1996年4月16日被列為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 |
扎同寺 | 扎同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扎同寺 扎同寺,在山南地區(qū)之錯那縣境內(nèi),位于縣駐地東北、扎同鄉(xiāng)扎同村北隅。寺廟建在洛曲岸的高階地,海拔3700米。 扎同寺,全稱“扎西通麥寺”,始建于1489年,創(chuàng)寺人為曲吉扎瓜-,至1959年共傳承九代,即:曲吉扎瓜-、袞欽·白瑪嘎布-、甲瓦·巴桑旺布-、米帕旺布-、赤烈辛達-、曲杰拉瓦-、晉美明久-、米崩·曲杰拉瓦-、丹增克洛-。屬主巴噶舉派寺廟。歷史上較為獨立,與不丹朱不拉嘎寺(勒布鄉(xiāng)西南)有一定聯(lián)系,這種關(guān)系保持到1959年。原有僧侶80~120人。1951年(-鐵馬年)大地震使寺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文革”中亦被毀,僅存杜康大殿幸免. 扎同寺主體建筑位于圍墻內(nèi)中部偏南,由庭院、殿堂等組成。庭院面積約600平方米,為寺廟舉行重大宗教儀式或宗教節(jié)日跳神活動的場所。殿堂主要由門廊、杜康、佛殿、貢康、拉康等組成,高五層。底層建筑由南至北有門廊、杜康、貢康、佛殿等?! ¢T廊面積近40平方米(面闊6.6米,進深6米),有柱2根,柱為八棱形,上承替木雕刻及云紋、卷草圖案。廊內(nèi)四壁均有壁畫:南壁繪有木寺0神扎增、班丹拉姆、給位嘎布等;西壁繪有本寺0神吉恰爾瑪布、恰巴梅林、給寧娘卡及四大天王;北壁大門兩側(cè)分別繪有輪回圖及該寺寺志;東壁亦繪四大天王像。門廊東側(cè)有配殿,面積15平方米;東側(cè)有木梯可通上層?! 拈T廊往北進入杜康大殿,面積506平方米(長23米,寬22米),面闊7間,進深7間,平面略呈下方形,有柱36根,中心3間為天井式。在殿立柱為方體,柱距3×3米。殿內(nèi)四壁遍繪壁畫,內(nèi)容為釋迦牟尼傳記,包括釋邊牟尼降生、出家、成佛直至涅盤等重要場景。該壁畫線條規(guī)整,色彩艷麗,具有重要的文物與藝術(shù)價值。大殿西側(cè)為赤巴拉康,東側(cè)為0神殿貢康?! 《趴荡蟮钪螅ū眰?cè))為佛殿,面積56平方米(面闊8米,進深7米),有柱4根,立柱之上承十字斗拱,給人以華美高闊的空間感覺。佛殿北壁設(shè)有須彌座式佛壇,上供釋邊牟尼佛、強巴佛與燃燈佛像均為泥塑(現(xiàn)已不存);佛殿東西兩側(cè)佛壇上曾供有八大弟子泥塑像(今已不存);在東西佛壇上分別塑有日月、蓮荷、火焰寶珠、大鵬、鳳凰、寶馬、雄獅、猛虎、牦牛等圖案。佛殿四壁繪有精美的壁畫:南壁門道兩側(cè)繪有馬頭金剛(胎藏界觀音院的本尊,畜生道的教主);西壁繪有無量光佛(阿彌陀佛的原生,藏語稱“鄂潘麥”,五禪定佛之一)及化佛小坐像;北壁繪有噶舉派高僧瑪爾巴(1012~1097)、米拉日巴(1040~1123)、塔布拉杰(1079~1153)、帕木竹巴(1110~1170)、林熱·白瑪多吉(1128~1188)等-肖像;東壁為“八大隨弟子”:文殊、金剛手、觀世音、地藏、除蓋障、虛空藏、彌勒、普賢及勝者無能勝(彌勒像)等像?! 》鸬钪霞礊榈谒膶拥陌⒏聽柪?,面積為4柱,原供有中央壇城、靈塔及《甘珠爾》經(jīng)典(“文革”中被毀)。阿嘎爾拉康的建筑格局有“格西東甲”之稱,意為“四柱八梁”,替木及梁柱之上四處可見精美的彩繪及雕刻圖案。殿內(nèi)四壁遍繪壁畫:南壁繪有忿怒金剛、桑吉土巴;西壁繪有不動明王、時輪金剛、喜金剛、妙音金剛和轉(zhuǎn)輪戒條等;東壁繪有忿怒文殊等。阿嘎爾拉康之上原為第五層拉瑪拉康,供有該寺歷代-的肉身靈塔(現(xiàn)已坍毀)?! 〉谌龑咏ㄖ挥诎⒏聽柪抵?,為寺中用以接待、會晤的“申窮”,面積為4柱,原有二層,內(nèi)置多尊銅佛像(今已不存)。殿內(nèi)北壁繪滿壁畫,由西向東分別有來自印度的84名大圣(即“朱不多甲處扎西”)法像、金剛薩埵、強巴央、恰那多杰及堅熱斯等?! 〈送猓讓拥姆鸬顤|、北、西三面壁有環(huán)廊式轉(zhuǎn)經(jīng)甬道,其內(nèi)壁滿繪堅熱斯的化佛小像數(shù)百尊。壁畫以白色為底,墨線勾勒,線條蒼勁,有“屈鐵盤絲”之風,體現(xiàn)了很高的繪畫水平。 |
日烏德欽寺 | 日烏德欽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諡醯職J寺 日烏德欽寺,在山南地區(qū)瓊結(jié)縣境內(nèi),位于縣駐地以北的青瓦達孜山西面半山腰,海拔3850米。日烏德欽寺,創(chuàng)建于14世紀第一世0時期,后經(jīng)第五世、第七世、第八世0時期擴建,才形成一座既有廟堂殿宇、又有僧舍宮室的大型建筑建筑群。信奉格魯派。1959年前有-六百多人,轄溪卡3個:耶隆哈隆康、強瑪、伸剎;轄寺廟3座:若康、娘角和東根等?! ∪諡醯職J寺由堪欽·尼赤增巴白桑創(chuàng)建(亦說為多吉茨甸巴創(chuàng)建)??皻J·尼赤增巴白桑出生在后藏“拉堆”地方,曾是第一世班禪克珠格雷貝桑(1385~1438)的弟子,因熟讀二萬余字的《般若經(jīng)》,故稱“尼赤”(二萬之意)。14世紀末,他受邀于瓊結(jié)縣桑華·多吉才旦等人,修建了該寺。當時規(guī)模較小,僅有一座4柱的佛堂,有僧侶50人??皻J·尼赤增巴白桑去世后,由其弟堪欽·溫拉巴繼任寺主,自引,堪欽·溫拉巴便成烏日德欽寺的第一任堪布。 第二世0根敦嘉措(1475~1542)曾多次前往日烏德欽寺講經(jīng),清晨便圍繞尊勝塔轉(zhuǎn)經(jīng)。根敦嘉措還親手塑了一尊班丹拉姆0神,并撰寫了《加曲》佛經(jīng),該書一直流傳至今?! 〉谖迨?阿旺·羅桑嘉措(1617~1682)出生在這里半山腰上一個叫“德巴生康”的地方,幼年時曾在該寺當過-。其后執(zhí)政,將日烏德欽寺進行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擴修,首先將原一座較大規(guī)模的擴修,首先將一座銀塔、0神殿向南擴修為經(jīng)堂,占地面積3956平方米,有柱70根(長柱12極,短柱58根),并將原建筑涂為紅色,后建的涂為白色。殿內(nèi),除繪有筆法細膩、內(nèi)容紛繁的佛教壁畫外,還懸掛有一幅繡有第七世0(1708~1757)格桑嘉措、清朝乾隆皇帝以及日烏德欽寺創(chuàng)建人和寺名的絲綢經(jīng)幡,甚為拆除,現(xiàn)僅存殘墻斷壁。 第七世0格桑嘉措之父在日烏德欽寺建造了一座強巴佛殿,有柱4根,主供強巴佛銅質(zhì)像,高至佛殿4層,佛像腹內(nèi)存放有西藏母獅乳汁。此外,不建有十羅漢殿,高二層:上層為高僧-居室;下層為十八羅漢殿,殿內(nèi)除供有十八羅漢外,還供有從內(nèi)在鑄造的宗喀巴銅佛像。在羅漢殿旁,噶廈政府第一任攝政王尼瑪堅贊還為自己修建了宮殿,后獻于日烏德欽寺作為佛堂,供奉第七世0銅像。第七世0為紀念0銅像。第七世0為了紀念其父,在日烏德欽修建了袞拉康,有柱4根,供有世佛塑像。此外,當?shù)厝罕娦藿ǖ牡钣钸€有:其美拉康,有柱2根,主供無量壽佛、綠度母、“三種佛”(即妙音、觀音、金剛)和第七世0格桑嘉措;達倉生廈;供有第七世0的坐轎。日烏德欽寺沒有靈塔,但有葬存第五世0腳拇指的舍利塔,高約4米;久九塔,高2米,系鎏金,并蓋有塔殿,面積為9柱。 第八世0-強白嘉措(1758~1804)在日烏德欽寺建有冬夏二宮;冬宮在山下,高二層,底層有柱30根;夏宮在山上,為階梯工建筑,底層有柱18根。1959年以前,日烏德欽寺藏有手抄本《甘珠爾》和《丹珠爾》各一套,以及醫(yī)學、歷算、哲學等方面的書與大量的佛經(jīng)著作?! ∪諡醯職J寺珍貴文物主要有第七世0之父酥油燈。此酥油燈為第七世0之父索南達杰授贈于日烏德欽寺之物,原供在強巴佛殿。系銀質(zhì),高10.7厘米,口徑12.2厘米,底徑9厘米,上為燈碗,下為燈座,中為燈柄。燈碗上下小深2.5厘米,外飾弦紋一道;燈座呈圓形,喇叭口,中空,外飾弦紋一道,痤高4厘米;燈柄呈菱形,高4厘米。制作精細,堪稱精品?! ?/p> |
唐波且寺 | 唐波且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撇ㄇ宜隆 √撇ㄇ?,藏文資料中常以索那唐波且相稱,意為大壩頭燒制木炭之地。此寺位于山南地區(qū)瓊結(jié)縣下林鄉(xiāng)所在地,西距鄉(xiāng)達村約一公里。座西朝東,背瀕瓊結(jié)季節(jié)河(亦叫香波河),前為阿布山。長期以來,由于河水的沖積,這里形成了一個較為寬闊的臺地。肥沃的土地,方便的交通條件,使這里的佛教活動興盛發(fā)展,因此,唐波且寺在很多史料中不乏記載?! √撇ㄇ宜聞?chuàng)建于西藏佛教后宏期的火蛇年,即公元1017年。創(chuàng)建人名主梅·楚臣炯乃。據(jù)《黃琉璃》記載,此人生于后藏,幼年出家。出家以后,拜盧梅·楚臣喜饒為師。期間,刻苦學習,在盧梅·楚臣炯乃的指導下,研讀了大量的佛學經(jīng)典,知識淵博,佛教建樹卓著,成為盧梅門徒“四柱、八梁、三十二椽”之中的主要人物,也是西藏后宏期有名的“十人智者”之一。 主梅·楚臣炯乃依照法師盧梅的意愿于公元1017年修建了唐波且寺。寺修成后,盧梅主持了一段時間,后來又將寺權(quán)交給了其弟子枯敦·尊追雍仲(1011——1075年)。自此,枯敦·尊追雍仲便成為唐波且第一位堪布?! 】荻亍ぷ鹱酚褐?,出生在后藏,始拜盧梅為師,后來阿底峽到藏后亦即拜為師。由于隨從前師學習,基礎(chǔ)雄厚,又得到后師阿底峽的面授循導,很快便成為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其后,被認為是阿底峽最得意的門徒之一。為了使佛務活動園滿成功,他親自主持修建了一座專門為阿底峽起居和活動的覺康(臥室)。講經(jīng)期間,枯敦·尊追雍仲勤苦好學,深得阿底峽博愛,后便收其為親徒。 九世紀,朗達瑪(836——842年在位)毀法滅佛,西藏佛教遭受嚴重打擊,主要寺廟被拆毀,一度時期佛教活動低落,而唐波且寺作為后宏期的寺廟,特別是在早期,其地位就非常重要,被當時譽為圣地之一。在以后的十一、十二、十三世紀中,不但以圣地著稱,而且還出了很多法師和重要人物?! 『髞?,由于歷史的變遷,加上經(jīng)濟來源不足等原因,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nèi)得不到恢復?! ≈炼兰o初十三世0(1878——1933年在位)時期,甘珠爾-——洛桑土旺屯旦(曾是瓊結(jié)境內(nèi)包烏寺的創(chuàng)建人)為了重揚佛法,于公元1916年,由甘珠爾-主持修復了唐波且寺?! √撇ㄇ宜略òㄓX康在內(nèi),現(xiàn)己無存。占地面積通過殘留的圍墻來看,約8000平方米。現(xiàn)在看到的規(guī)模是1916年修復后的建筑,主要包括經(jīng)堂、佛堂、經(jīng)場、覺康。占地8556平方米。主體建筑大殿共高三層,設(shè)有經(jīng)堂和佛堂。大殿之前為經(jīng)場,地面全用石料鋪成,東西寬20米,南北長20米。大殿一層正東即為殿門,門前左右有廂廊建筑。中部為經(jīng)堂,有柱十二根,主供阿底峽師徒三尊、蓮花生、宗喀巴、五世0銅佛像,均高1.5米。壁畫有主尊畫像以及各類菩薩和0神像。經(jīng)堂之后為佛堂,四柱。主供釋迦牟尼,其左右為妙音、強巴佛其后為十六羅漢、八大藥王以及帕木竹巴等五個白教高僧的舍利塔。經(jīng)堂南側(cè)為0神殿,主供馬頭明王、牛頭金剛泥塑像等?! 〈蟮疃訛樗聝?nèi)議事辦公而用。三層是妙音殿,供觀音鍍金銅像,高1.9米。另有阿底峽舍利塔和第一位堪布枯敦·尊追雍仲靈塔,高1.9 米。 覺康在大殿東100米處,六柱一層,供有:阿底峽來此時的等身像、仲敦巴像、枯敦·尊追雍仲像、蓮花生像、十一面觀音像,均為泥塑?! √撇ㄇ宜略缙谛欧畎捉?,到枯敦·尊追雍仲修復后改信黃教?!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