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齊家坪遺址 | 齊家坪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齊家坪遺址 齊家民族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民族,他曾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巨人,統(tǒng)領過這塊廣袤的地域,在期延續(xù)1000年左右。后來融入商文化而消亡了,使今天的人們看到其精美絕倫的陶器、玉器、銅器而贊嘆不一,著實叫人神思向往這古老的民族,貪戀這塊神奇的寶地?! ∩鲜兰o二十年民族的面紗被人了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一系列原始文化。這個人就是博士。雖然他在《甘肅考古記》中把齊家文化的年代錯排在仰韶文化的前面,引起后來不少紛爭,其影響更為廣泛深刻。安特生(1874·7·3——1960·10·29)瑞典人,1901年取得地質學專業(yè)博士學位。1914年時任瑞典烏普薩、兼瑞典地的安特生被請來華擔任農(nóng),為北洋政府尋找鐵礦和煤礦,但連年軍閥混戰(zhàn),使其三年尋礦舉步維艱,后受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考古l]《絲綢rl]的影響,他兩眼緊緊盯上了浩如煙海的華夏文化。他要在中國史前考古領域掀起一場革命,改寫中國的史前史。1921年,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發(fā)現(xiàn)了北京人遺址而震撼當時的科學界。又在河南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他還認為,中國早期文化應在黃河上游。1923年的春天,安特生從蘭州出發(fā),一直在陜甘青三省地區(qū)進行野外考古。以蘭州為中興,半徑400公里的范圍內(nèi)搜尋。一天安特生在蘭州的一貨攤上見到一件裝煙渣的彩陶罐(圖一),問及攤主,說是從臨洮得來。于是他前往臨洮,沿洮河一路南下,在縣城10公里的洮河西岸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文化,被他命名為馬家窯文化。1942年4月23日安特生沿洮河抵達西岸,在廣河發(fā)現(xiàn)了半山類型文化發(fā)現(xiàn)了齊家文化,并以不可辯駁的實物擊國無石器時代的理論,開辟了前景。后來他寫出了[華遠古之文rl《中國史前史研究》《遠東地質學與考古學研究》《河南的史前史遺址》等,還寫了黃河上游文化的《甘肅考古記》。安特生是較早從事中國新石器時代研究的學者之一。當時由于受到方-和考古資料的局限,曾對中國史前文化的分期問題作過不正確的判斷,又曾主張中國文化西來說。后來他對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觀點有所糾正,曾強調中國從仰韶文化經(jīng)過商代直到今天,在人種和文化上是連續(xù)發(fā)展的??傊?,安特生在中國新石器時-古上是有很大貢獻的。在甘肅寧定發(fā)現(xiàn)的齊家坪遺址,在中國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頁。 齊家坪遺址位于洮河西岸臺地上。2006年11月9日,去采訪廣河南山學校時,我們繞道三甲集,順洮河西岸南行西上坡,近排子坪鎮(zhèn)政府,問路于一位開鋪子的老人,他很熱親的說:“向南,不遠就是齊家坪,我給你們帶路。”進村,迎面是一塊廣河縣人民政府立的石碑,碑上部寫:“全國重點保護單位齊家坪遺址?!毕虏繛檫z址簡介:“齊家坪遺址在廣河縣排子坪鄉(xiāng)齊家坪村,位于洮河西岸二級臺地上。1924年由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首次發(fā)現(xiàn)于此而得名,是甘肅省仰韶文化之后的重點發(fā)現(xiàn)。主要蘊藏為灰層、居室地、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部分陶器曾加過國內(nèi)外展覽,內(nèi)涵極為豐富,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村里來了人,幾位群眾圍了過來,問及遺址地點,言在村東南,于是我們來到村南,群眾向下指著,那是一塊由西向東、由高向低緩延的臺地。遺址“東至臺地邊緣,西至山嶺,南至廟溝,北至二郎廟溝。寬約400米?!碑斈?,安特生發(fā)掘地經(jīng)上世紀平整土地等因,具體地點現(xiàn)難以確定,只是一個大概。我們又往南繞過一條溝坪遺照片而返。由于時間的關系,未來得及搜集口碑資料,留下了一點遺憾,也留下一份牽掛?! 》営嘘P資料,1943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到過甘肅寧定縣作過發(fā)掘調查。他說:“我們居然找到了齊家文化期的墓葬。新發(fā)現(xiàn)的結果,不僅對于齊家時代的埋葬風俗及人種特征方面,供給新材料;并且意外的又供給地層上的證據(jù),使我們能確定這文化與甘肅仰韶文化二者年代先后的關系”“可以證明甘肅仰韶文化是應該較齊家文化為早?!饼R家坪遺址是晚于仰韶文化遺存的另一種不同于仰韶文化系統(tǒng)的文化遺存。并指出:安特生對于中國新石器時代分期問題的基本論點,建筑在“單色陶器”早于“彩色陶器”之上,從我國考古學的新資料中證明這樣的理論是錯誤的。1975年,甘肅文物隊對齊家坪遺址又一次進行了大面積考察發(fā)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齊家文化的經(jīng)濟生活以原始農(nóng)業(yè)為主,畜牧次之,兼及狩獵,人們已過著比較穩(wěn)定的生活。主要是種粟,生產(chǎn)工具以石器為主,其次是骨器。齊家文化的畜牧業(yè)相當發(fā)達。家畜以豕為主,還有羊、狗、牛、馬等,六畜基本齊全。從出土的野生動物骨骼可知,鼬、鹿、狍等是當時狩獵的主要對象。制陶業(yè)比較發(fā)達。陶器多系手制,一般采用泥條盤筑法。陶器多為素陶,胎質精細,器形多樣,還發(fā)現(xiàn)有陶鼓、陶鈴、陶塤等樂器及各種動物雕塑像。在居址與墓葬中,普遍發(fā)現(xiàn)有陶、石紡輪與骨針等紡織工具,有器物上有似麻布紋的痕跡。冶銅業(yè)的出現(xiàn)是生產(chǎn)上的一項突出成就。青紅銅器有刀、錐、鑿、泡、銅飾等。齊家坪遺址出土的銅斧,長15厘米,寬3.5厘米。一端有長方形的孔,并附有一對小鈕,是齊家文化銅器中最大的一件標本。齊家坪遺址還出土了一面銅鏡,直徑6.03厘米,厚0.2厘,中央附有一橋狀鈕,鏡面有光澤。齊家玉器,在中國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甘肅省博物館展廳玉器展柜中有齊家坪出土的玉琮,琮致密溫潤,古樸素雅,入目心悅。齊家人崇尚素潔,以素為美。這如同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板e采縷金”是一種美,“初發(fā)芙蓉”更是一種美,每一時代都有自己的崇尚之風。安特生對甘肅新石器晚期的玉器很驚奇,他說:“最足引人注意者,莫如仰韶期之墓地中,發(fā)見曾琢磨之玉片及玉瑗數(shù)件,其形質吾人常認為來自新疆和闐者也。解說者謂甘肅石銅器時代過渡期之民族,與新疆似有貿(mào)易上之聯(lián)絡,但就吾人所知,仰韶期之民族,缺乏金屬,則彼等竟能作脆薄如瑗、堅靱如玉之器物,寧不足怪也?!边€有齊家坪人以白灰用來隔潮,這在建筑史上是一大進步。齊家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的房屋中遺跡中有很多居住面上的白灰面延伸到豎穴上,殘高達0.3米--0.4米,居住面長達4到6米,寬達3到5米,半地穴房屋和平地起建的房屋的四壁和居住面,同時用白灰面和草泥土構成。也發(fā)現(xiàn)居住面上有兩層或多層白灰面的現(xiàn)象,間距一般為5厘左右,下層白灰面較厚,上層較薄。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原有居住面損壞后,在上面又用草泥土填平,再敷一層白灰面的痕跡?!熬C合上述數(shù)種特點??芍^渡期之民族,其生存之道,大都仰給農(nóng)業(yè)。村落遺址之廣闊,文化層之深厚,凡此皆示其居住之悠久。設非務農(nóng)為本,則殊難以自存。且陶器上之繩紋及格紋,則示當日有紡織植物之培養(yǎng)。村落遺址豕骨之多,則示當日蓄豕之繁。此等施設,若非農(nóng)業(yè)之社會,當不克維持者也。”另外,在齊家坪遺址分別發(fā)現(xiàn)了8人和13人同坑墓,內(nèi)仰身者似為墓主;其余人骨架有的有頭無身,有的頭骨和軀體分別埋葬,也有的三、四個頭骨放在一起,對這類現(xiàn)象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種認為是當時日趨頻繁的部落戰(zhàn)爭的受害者。同時也說明氏族社會正在崩潰,開始向奴隸社會過度。 |
廣河趙家遺址 | 廣河趙家遺址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w家遺址位于廣河縣阿力麻土鄉(xiāng)辛家村西北1.5公里 。是一處半山類型、齊家文化、寺洼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3--1米,暴露有墓葬、白灰面居址。采集有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泥質和夾砂紅陶片,器表素面或飾附加堆紋和繩紋,彩陶紋樣有網(wǎng)格紋、鋸齒紋,可辨器形有壺、罐;齊家文化的夾砂紅褐陶片,紋飾有籃紋、交錯繩紋,可辨器形有雙大耳罐和壺。此外,還采集有寺洼文化的馬鞍形口雙耳罐殘片。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三種文化的相互關系及文化發(fā)展有重要價值?!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西坪遺址 | 西坪遺址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坪遺址位于廣河縣城關鄉(xiāng)西坪村廣通河南岸二級臺地上。面積約20萬平方米。分布于堡子根、西坪山根、張家墳一帶。內(nèi)涵分屬馬家窯和齊家兩種文化。文化層厚0.5-1米。斷崖面暴露有墓葬、灰坑、灰層、窯址、白灰居住面。出土有雙大耳罐、折肩侈口罐、盉、單耳罐、垂腹罐和灰陶罐等。墓葬中隨葬有陶器、豬骨等。陶器多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粗陶,還有部分彩陶片。紋飾有豎籃紋、繩紋、附加堆紋、交錯壓印刻劃紋等。彩陶片還飾有彩黑平行寬帶紋和勾葉紋等。該遺址出土的一件骨鏟質料精良,被列為一級品。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地巴坪遺址 | 地巴坪遺址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匕推哼z址位于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祁家集鎮(zhèn)黃趙家村地巴坪社西50米處的山地上,其分布范圍北至地巴坪臺地邊緣,南靠顛山,西至西溝與陳王家坪隔溝相望,東接東溝與黃家坪相鄰,遺址南北約400多米,東西約800多米,總面積為約3萬平方米?! ?973年時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組對該遺址進行了發(fā)掘,共清理墓葬66座,出土器物756件,其中生活用具和生產(chǎn)工具達399件,分別為骨器、骨珠裝飾品等,同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器物,有罐、壺、甕等,施黑紅彩,紋飾為圓點紋、弧線紋、旋渦紋、網(wǎng)格紋等,均屬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同年該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987年10月由州文物普查隊進行復查時,在遺址地表上發(fā)現(xiàn)了少量的彩陶片,均為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此次普查中,在遺址北端距地表大約3米處的斷崖上,發(fā)現(xiàn)了大面積的白灰層居住面,長約10多米,厚約0.3厘米,從分布的面積和形狀分析,該居住面屬典型的聚落址,遺址西面的農(nóng)田中,采集到了大量的彩陶殘片和素陶殘片,彩陶片為泥質橙紅陶,施黑紅彩,紋飾為鋸齒紋,圓圈紋、折線紋、漩渦紋、網(wǎng)格紋等,陶片外表打磨光滑,從紋飾分析屬典型的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素陶殘片為泥質橙黃陶,陶質細膩光滑,屬齊家文化。根據(jù)發(fā)掘和前后幾次的調查情況分析,該遺址為一處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和齊家文化并存的聚落址?!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廣河縣齊家文化博物館 | 廣河縣齊家文化博物館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V河縣齊家文化博物館成立于2007年,為科級事業(yè)單位,隸屬于廣河縣文化廣播影視局。該館內(nèi)設辦公室、陳列宣教部、考古研究部、保管部和保衛(wèi)部,現(xiàn)有在職人員17名,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6人。現(xiàn)有館藏文物14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件,二級文物42件,三級文物123件,一般文物1232件?! ↓R家文化博物館展廳面積約860平方米,展線長約240米。主要展出包括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等不同文化類型的彩陶、石器、玉器。自2010年實行免費開放以來,該館每年接待觀眾近5萬人次,其中中小學生1.4萬人次?! ○^長:唐士乾 聯(lián)系電話: 0930-5621920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齊家文化廣場 | 齊家文化廣場是一個招商引資項目,由廣河縣隴黔實業(yè)有限公司投資開發(fā)。該項目總投資4080萬元,占地面積18.36畝,總建筑面積28640平方米,包括廣場主體工程和商住工程。建成廣場1處,占地7000平方米,其中硬化面積2000平方米;7層商住樓3棟,建筑面積21840平方米;12層飯店1座,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1處。是一處集文化、商住、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廣場?! ↓R家文化廣場地處縣城中心黃金地段,市場潛力巨大,商業(yè)前景廣闊,對拓展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空間,帶動全縣商貿(mào)流通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
康樂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 康樂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徎ㄉ絿疑止珗@位于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地處康樂、臨潭、卓尼、渭源和臨洮五縣交界處,北距省會蘭州市165km,西至合作177km,東接定西170km,公路四通八達??偯娣e是18.8萬畝,氣候特征復雜,生物群落多樣,植物種類約有90科346屬745余種;獸類45種,鳥類133種,爬行動物2種,兩棲動物4種,魚類5種,昆蟲類560余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獸類有豹、猞猁、林麝、豺、水獺,鳥類有斑尾雞、暗鼠雪雞、血雉、紅腹錦雞、藍馬雞等,昆蟲有雙尾褐鳳蝶?! ∩徎ㄉ焦欧Q西崆峒,早在明初就辟為佛、道教名山,據(jù)傳廣成子常往來于西崆峒。因其山體呈鱗形斷層,群峰聳立,形似蓮瓣,中頂平圓,狀如蓮蕊,酷似初綻蓮花,俊麗驕妍,整個山巒嵐氣籠罩,滿目綠海,像浩大的蓮葉罩在蓮峰之下,故名蓮花山?! ∩徎ㄉ礁呷朐票恚f山朝拱,洮河、冶木河映帶左右,小蓮花山、姊妹山顧盼有情。其景色隨四季而變化,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冬有雪。具有華山之險、黃山之奇、青城之幽、峨嵋之秀。從半山腰的唐坊灘開始,翩翩起舞的“三仙女”仙石,含笑恭迎貴客的到來。拾級而上,登蓮花寶殿、十八羅漢樓、頭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四天門、紫霄殿、娘娘殿、舍身殿、轉0、吳家庵、圣仙洞至祖師大殿,上山的路線就成了回環(huán)形。從西面上,東面下,上時經(jīng)過第一道險道獨木橋。此處兩邊斷崖幾十丈,有一丈多地方因無法鑿有石洞,兩洞間貫一鐵鏈,配有扶手,一環(huán)一步,易上難下。再上,就是打兒灣、金頂,金頂是蓮花山第二高峰。從金頂東上就到了夾人巷。這是此山第二處險道。巷長二丈有余,只容一人通過,陡得猶如登梯,配有鐵索作為扶手。繼續(xù)東上就到了峰頂玉皇閣,海拔3578米,極目四望,山下群峰鎖抱、萬山碧綠;山間白云纏繞,枇杷翠竹,輕紗素裹。風云雨晦,變幻莫測。時而紅日高照,晴空萬里,四野盡染,絢麗多姿;時而云騰霧繞,雷鳴電閃,大雨滂沱,煙雨朦朧;時而朝霞撒彩,夕陽晚照,萬山如洗,娜婀多姿。真是“山勢騰騰凌云氣,松柏幽隱起霧煙,白云出繡紅日盡,遠望無際天地寬”。飽覽玉皇閣美景,游過終年結冰的水簾洞,下山就到了“鷂子翻身蛇倒退”。這是此山第三道險隘,配有兩根下垂的鐵鏈。人下時,必須手握鐵鏈,足踩石階,一環(huán)一階,猶如懸梯。快下到底時,還得從左面向右面跨一大步,轉到右面,順右面的鐵鏈倒下三階再下幾階才能到底,故名“鷂子翻身蛇倒退”。再下,就到了東方頂,至此險處已過。經(jīng)過三眼泉就回到了轉0,環(huán)游結束。真是山險景奇,步步為畫。 蓮花山不僅自然風光優(yōu)美,氣候宜人,而且是洮岷“花兒”北路流派蓮花山花兒的故鄉(xiāng)。蓮花山花兒“出口即為華章,比興詠懷情真”,猶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妙趣橫生,廣泛流傳于當?shù)?,深受人民喜愛?!耙荒暌惶松徎ㄉ?,娃娃不引門不看,哪怕沒有一分錢,也要上山歡兩天”。這就是當?shù)厝罕娎松徎ㄉ交▋簳恼鎸崒懻?。每年農(nóng)歷六月初一至初六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的“六月六”花兒會。一年一度,風雨無阻?!傲铝鄙徎ㄉ交▋簳侵苓吙h市花兒會中歷時最長、參加人數(shù)最多、朝山程序最健全、影響最深遠、最具代表性的花兒會。屆時,歌手云集,商賈紛至,人流如潮,歌場似海。到處洋溢著“花兒”的芬芳。2004年,蓮花山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花兒保護基地”。2005年蓮花山花兒會被文化部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2013年7月18日,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成功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3年榮獲甘肅公航杯2013甘肅最受歡迎十大旅游景區(qū)稱號和2013“絢麗甘肅”十佳旅游景區(qū)?! ?/p> |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 |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拭C省永靖縣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甘肅省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距省會蘭州市44公里,西與青海接壤,東北與蘭州相連,貼近歐亞大陸橋和蘭青線,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素以劉家峽水電站、炳靈寺石窟聞名于世。黃河呈“S”形流經(jīng)縣域107公里,形成了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三大峽谷景觀,構成了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總面積214平方公里。境內(nèi)自然風光俊奇秀美,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古今文化交相輝映,是一處內(nèi)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旅游勝地?! ∮袊抑攸c文物保護單位炳靈寺石窟;有“黃河明珠”之稱的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電站,是我國水電事業(yè)的搖籃,2004年劉家峽水電站被列為全國工業(yè)旅游示范點;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是西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積達158平方公里,占景區(qū)面積的73.8%,形成了西北黃土高原特有的“高峽平湖”風光;有以炳靈石林為代表的丹霞地貌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十分罕見,被古人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太極島是黃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濕地,灰鶴、白鶴、釉頂鶴等26種2萬多只珍禽在這里棲息;境內(nèi)挖掘出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地質遺跡規(guī)模大,種類多,遺存完整,堪稱世界之最,2001年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兩岸有遺存豐富燦爛的仰韶文化、齊家文化和辛甸文化,被稱為“彩陶之鄉(xiāng)”,出土的“彩陶王”現(xiàn)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景區(qū)內(nèi)花兒、儺舞、賢孝、財寶神等民俗和民間文藝多姿多彩、淳樸獨特,被聯(lián)合國非物質遺產(chǎn)保護組織列為“臨夏花兒采集地”。 |
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 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驼艅游锘┪镳^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現(xiàn)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于2003年建成開放,占地面積135畝,建筑面積23085平方米,分為一、二、三號館三個獨立建筑,其中一號館為臨夏地質館,二號館為生命進化館,三號館為和政化石陳列館。館藏各類化石標本3萬多件,分三綱8目150個屬種,其中一級品43件,二級品176件,三級品804件,分屬新生代晚期的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距今3000萬年的巨犀動物群;距今1300萬年前的鏟齒象動物群;距今1000萬年左右的三趾馬動物群;距今200萬年前的真馬動物群。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馬化石、鏟齒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馬化石、巨鬣狗化石占據(jù)六項世界之最。相繼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二級博物館;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綠色單位建設環(huán)境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榮獲2012年度第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獎?,F(xiàn)實行免費開放政策,全年對外開放,無閉館日?! ∫惶栶^為臨夏地質館,展示了青藏高原隆盛變遷的原理,以及臨夏盆地形成的地質歷史發(fā)展延續(xù)的概況。臨夏盆地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緣,億萬年來隨著地殼的不斷運動,歷經(jīng)板塊裂解、造山運動、海洋變遷的地質作用,記錄了本地區(qū)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質演變,特別是晚新生代以來的完整沉積地層,為適應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古動物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棲息環(huán)境。通過展示代表性礦物、巖石標本以及臨夏盆地獨特的地質地貌的復原模擬,從而了解本地區(qū)的地質歷史變遷和預防自然災害的科普知識提供了絕佳的展示環(huán)境,并保存了新生代晚期不同地層環(huán)境的化石記錄,從而為臨夏盆地的地質變遷歷史和青藏高原隆升過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質證據(jù)。 二號館為生命進化館,揭示了地球的演變產(chǎn)生了生命,生命的進化又深刻改變著地球環(huán)境的面貌,演繹著從生命起源、發(fā)展、輻射、滅絕的不斷更替,直至人類誕生的螺旋式的歷史記錄。整個陳列以古動物進化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展示內(nèi)容,按低等到高等的發(fā)展順序,有反映古生代海洋動物的“三葉蟲”和曾經(jīng)統(tǒng)治海洋的“魚類”代表,中生代的陸地霸主恐龍,以甘肅出土的“黃河巨龍”、“巨型北山龍”等復原骨架為主體,勾勒出甘肅白堊紀地質公園的展示場景及代表性標本,其中玉門甘肅鳥是中國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中生代鳥類化石標本,同時系統(tǒng)展示了哺乳動物的大發(fā)展,讓觀眾閱歷從億萬年來地球上的各種生命的生存、繁衍、滅絕的波瀾壯闊的演進進程,體會到地球生命進化的滄海巨變?! ∪栒褂[館位于一、二號館西側,呈“品”字型布局,與一、二號館遙相呼應,定位為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專業(yè)展覽館,以巨犀、鏟齒象、三趾馬、真馬四大動物群為主線,突出展示了以和政羊、鏟齒象、三趾馬、披毛犀、埃氏馬、巨鬣狗等“六項世界之最”的典型代表,以及千奇百怪的奇蹄類、偶蹄類、長鼻類等食草動物的多樣性,和豐富的鬣狗科、犬科、鼬科、兇猛敏捷的貓科等食肉動物雕塑般凝固在巖石中,敘述著在和政地區(qū)繁衍、生息、滅絕的悲壯歷程,與它們的獵物沉積在一起,共同歸于天地。這些眾多的化石材料是了解青藏高原隆升變遷的地質歷史時期的關鍵線索,為我們重塑古哺乳動物進化和絕滅的詳細過程提供了絕佳的材料。把古氣候、古環(huán)境、古地理發(fā)展變遷、古生物變異進化的各個階段,真實的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在展品表述上運用情景再現(xiàn)手法營造生態(tài)景觀,通過空間、色彩、造型等設計要素,科學提煉、自然還原、藝術概括、高仿真制作,在有限空間營造富有意境的生態(tài)場景。和政四大古動物群典型的生態(tài)景觀,把展品的單一展示改為群組式展示,突出大面積的仿真場景,以數(shù)量龐大的化石,形成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和韻律,將游客帶回到史前時代,以鮮活直觀的形式呈現(xiàn)給觀眾,將觀眾引向對古動物演化及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思考,達到心靈震撼性?! ∽哌M和政古動物化石博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同時我們也將感受到生命的輝煌與悲壯,心靈為之震撼,思維將飛躍歷史的時空隧道。去感受生物演化的萬變奇妙與大自然變化的豐富多彩。每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都來到這里,都將經(jīng)歷一次心靈上的極大震撼?! 〉刂罚焊拭C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迎賓路(縣城北側) 電話:0930-5524668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9:00-16:00,每周一閉館?! 〉刂罚焊拭C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城關鎮(zhèn)梁家莊村 |
松鳴巖 | 松鳴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渗Q巖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和政縣城南23公里處的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距蘭州市110公里,距臨夏市45公里康臨高速下接臨康和二級公路直達景區(qū),交通十分便利。景區(qū)頂峰海拔2736米,總面積33平方公里。景區(qū)與太子山逶迤相連,小峽河奔騰于峽谷之間,青峰接云,古松參天,四季云霧繚繞,終年流水潺潺;每當山風勁吹,松鳴石壁,似千軍萬馬奔騰于峽谷之中,經(jīng)久不息,松濤聲震蕩峽谷,故名“松鳴巖”。 景區(qū)由西方頂、南無臺、雞冠峰三峰構成,突兀挺拔狀似筆架。相傳神筆馬良每次做完畫之后,便把他那支神筆擱置于此,故又稱此山為“筆架山”。景區(qū)內(nèi)有多處景點,在南無臺懸崖上有一段人鑿橫道,因其險峻而稱“天橋”?!疤鞓颉敝嫌趹掖沟氖麻g有一形狀奇特的馬尾松,被稱作“萬年松”。過“天橋”向北數(shù)十米處便是“一線天”勝景。從“一線天”拐“之”字向南為仰天池,池水自石崖滲出,清澈見底,常年不竭。在松鳴巖觀音殿,還有一處非常奇特的景觀—神泉。相傳,此泉乃觀音菩薩玉凈瓶中甘露所化,自蓮花寶座下滲出,盈而不溢,涸而不竭,水質清冽。飲之,遂心愿,驅百病,潤心神。數(shù)百年來,民間爭相飲之,從者甚眾。 另外,松鳴巖景區(qū)景點還有:幽寺鐘聲、拜殿秀色、大殿雄姿、松鳴飛瀑、百鳥朝鳳、小康之家、鴛鴦湖、松鳴塔、夫妻樹等。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是臨夏州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這里的古松千奇百怪,各具風姿,有的如孔雀開屏,有的似掠鷹騰起,還有狀似葫蘆的葫蘆松、獨松迎客的迎客松、凄美感人的同心松、虬根交錯的“群龍赴會”、通根相擁的連理松;更有那令人頓悟禪理的千佛手,雍容富貴的華蓋千年,高聳入云、挺拔傲立的擎天柱等奇異景觀。景區(qū)內(nèi)云杉、冷杉、馬尾松遍布山野,古樹參天,四季蒼翠,故有“須彌翠色”之景名,列“寧河八景”之首。陽春三月,這里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炎炎夏日,這里綠蔭濃濃,涼風習習;金秋十月,這里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寒冬臘月,這里雪山青松,相映成輝! 據(jù)文獻記載,松鳴巖佛寺初建于明永樂二年——正統(tǒng)二年(1404-1437年),河州都督劉昭自捐奉銀并倡導民眾捐資創(chuàng)修,至清同治年間,先后建起大殿、二殿、三殿、玉皇閣、圣母宮、南無臺及西方頂?shù)忍幍牡钣?,以后大多毀于?zhàn)亂,到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縣時無一保存。1985年,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當?shù)厝罕娪志栀Y出力在原址上重建了大殿、獨崗寺、山門、玉皇閣、娘娘殿等古典建筑,佛事活動隨之日盛。并且這些建筑上面液充分展示了現(xiàn)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的河州木雕和彩繪的獨特魅力。原甘南農(nóng)民起義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肋巴佛曾在松鳴巖坐床剃度。近年來,臨夏州委、州政府將松鳴巖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渗Q巖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藍馬雞、紅腹錦雞、淡腹雪雞、野雉、四不象、鹿等珍稀動物;查明的喬木、灌木有200余種,野生花木174種,野生藥材205種,有一定經(jīng)濟觀賞價值的野生果品類10余種。豐富的植物資源使景區(qū)四季變化分明,景觀豐富多彩。因此,松鳴巖便有了“綠色植物王國”之美稱?! 『驼侵袊盎▋骸钡膫鞒谢?,松鳴巖是河州“花兒”的發(fā)祥地,每當野牡丹遍山開放時,各地游人和花兒歌手云集于此,競展歌喉,唱“牡丹”,漫“少年”,“龍華盛會”因此得名。清人祁奎元有詩贊曰:“我亦龍華游盛會,牡丹歌罷獨徘徊。”松鳴巖花兒會,俗稱“四月八花兒會”。始于明代成化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每年農(nóng)歷四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二十八日,各地群眾前往松鳴巖,舉行盛大的龍華盛會。四月二十八日是花兒會的高潮,故松鳴巖俗稱“四月八”?!袄仙麻_浴佛會,八千游女唱牡丹”是對松鳴巖花兒會盛大場面的真實寫照。2007年我縣民間花兒歌手馬金山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松鳴巖花兒)傳承人稱號?! ∷渗Q巖景區(qū)1992年被國家林業(yè)部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被甘肅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2004年10月被中國民協(xié)確定為中國花兒傳承基地,“松鳴巖花兒會”2005年12月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2005年12月松鳴巖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地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南25公里處的太子山林區(qū) 類型:森林山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3-4小時 電話:0930-5580381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smygjslgy.com/ 開放時間: 8:30-16:30 門票信息: 門市價:50.0元松鳴巖 松鳴巖 松鳴巖 |
大山莊峽景區(qū) | 大山莊峽景區(qū)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笊角f峽景區(qū)是甘肅省著名花兒會場--蓋新坪的延伸部分,位于積石山縣劉集鄉(xiāng)河崖村。南臨風景奇特的黃草坪草原,前望茂密的蓋新坪林場,北與風情濃郁的保安三莊相連,背靠巍峨雄壯的積石山。峽谷面積約5.2萬畝,平均海拔2300米左右。峽內(nèi)植被茂盛,水資源豐富,空氣清新。大山莊峽是隴上名山積石山的一個著名峽谷,它是有煉石峽、石缸峽、莫耶峽三個峽谷組成。主要景觀:壯美山巒景觀和靈秀溪水景觀、五龍瀑布群景觀、森林景觀、石文化景觀、女媧補天傳說文化景觀 、大禹導河傳說文化景觀、飛陽仙姑傳說文化景觀、樊家峽關景觀、大山莊峽傳統(tǒng)“花兒”會景觀、祈雨“取水”民俗景觀?! ⒓l(xiāng) 劉集鄉(xiāng)位于積石山縣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總面積48.03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委員會,72個行政村,2007年總戶數(shù)3192戶,總人口16404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16191人,占總人口的98.6%,,其中少數(shù)民族7484人,占總人口的46%,少數(shù)民族中保安族748戶、3998人,撒拉族198戶、1251人,東 鄉(xiāng)族67戶、343人,回族366戶、1549人,其…… 詳細++ |
大墩峽 | 大墩峽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e石山縣大河家鎮(zhèn)大墩村地處甘青兩省交匯地帶,大河家鎮(zhèn)以西2.5公里處,西與孟達天池相近,北與積石雄關相連,是該縣“保安三莊”之一,保安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保安族歷史悠久,民俗文化濃郁,村內(nèi)有多處保存完整的保安族古民居,保安族口頭語言保留完整,村中心保留有大墩古城墻遺址?! 〈逦鞯拇蠖諐{是國家AAA級景區(qū),峽內(nèi)群山疊翠,灌木叢生,奇花異草滿山遍地,石壁猶如刀削斧砍,石峰間青松倒掛,姿態(tài)各異,谷底清溪潺潺,流泉飛瀑遍布其間;植物茂盛,景色秀麗。在盛夏季節(jié),這里的溫度也只有15至22度之間,是休閑避暑的好地方?! 〈蠖諐{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zhèn)西6公里,擁有區(qū)位優(yōu)勢、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三大優(yōu)勢。區(qū)位優(yōu)勢是甘青兩省五縣的交匯處,依黃河而生,東臨黃河三峽,南面是保安三莊之一的具有濃郁保安族風情的大墩村,西靠AAAA景區(qū)孟達天池;景區(qū)由叭口溝、灣架山、注洼溝三部分組成,峽內(nèi)群山疊翠,灌木叢生,奇花異草充滿山谷,谷底清溪潺潺,山間飛瀑遍布,更有奇特古老的變質巖景觀;大禹文化、保安族民俗文化是其人文優(yōu)勢。2016年3月被正式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 【包c位置 甘肅省臨夏積石山縣大河家鎮(zhèn)西6公里大墩村西面 |
關灘溝風景區(qū) | 關灘溝風景區(qū)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P灘溝風景區(qū)位于臨夏縣麻尼寺溝鄉(xiāng),距臨夏市39公里。 |
龍首山 | 龍首山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埵咨轿挥诟拭C省臨夏縣,以龍首山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宗教古建筑為依托,先后進行植樹造林,建成上山公路、牌坊門、龍首山莊,又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2005年接待游客2萬人,旅游收入30萬元。 |
臨夏東郊公園 | 臨夏東郊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R夏市東郊公園位于東區(qū)顯著位置,南鄰城東四路,東靠北濱河東路,北側為三易黃金水岸住宅區(qū),西側為李孟村史家社河灘地。公園始建于1985年,建成于1990年,為了充分發(fā)揮東郊公園綜合功能,給東區(qū)群眾提供一個休息娛樂的理想場所,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東郊公園現(xiàn)有基礎設施景觀大部分保留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改造升級,總投資1000多萬元對公園的正門、圍墻、動物園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建設,并將其列為臨夏市“兩個共同”建設的十大項目之一和東區(qū)生態(tài)廊道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 位于正門兩側的人工湖湖岸曲折自然,垂柳依依,碧波粼粼,小舟點點,而矗立在湖面之上的湖心亭是典型的臨夏仿古建筑,飛檐翹角,并巧妙的將臨夏建筑三絕融為一體。使東郊公園真正成為一所集觀賞、旅游、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新型綜合公園。 路兩旁種植著松柏、垂柳、刺槐等各種植物,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水杉,水杉在我國是一種稀有珍貴樹種,它主要生長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這排高大的水杉就是建國之初從南方引進的,由于這里氣候濕潤,土層肥沃,特別是水源豐富,水杉長勢好,僅20余年就已經(jīng)長成參天大樹,成為一道優(yōu)美的景觀。 園中的動物園,動物園內(nèi)有非洲獅、狼、狐等10多種動物,百鳥園有孔雀、蘭馬雞、百靈鳥等四十多種2000多只鳥類組成。東郊公園動物園自建園十年來,突破重重技術難關,在野生動物繁育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2012年成功繁育3胎非洲獅幼仔,不僅填補了臨夏非洲獅繁育方面的空白,而且對吸引孩子們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增強保護野生動物意識起積極作用。此舉得到了州市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好評。這三只非洲獅幼仔被正式命名為:“古古”、“河河”、“州州”,將作為我市的三個小明星,成為動物園的一張名片。 公園正中的這座雕塑是胡廷珍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初建于1993年,2000年由臨夏市人民政府進行了改建,烈士的半身雕像采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底座選用的是黑色大理石,碑文鐫刻著胡廷珍烈士從事革命活動的光輝事跡,介紹胡廷珍烈士簡要事跡(以碑文為主)。2011年10月建立胡廷珍烈士紀念館,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之一。紀念碑正面鐫刻著:“胡廷珍烈士浩氣長存”九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背面鐫刻著0臨夏市委、臨夏市人民政府撰寫的“胡廷珍事略”。 胡廷珍革命烈士紀念館分胡廷珍青年時代、胡廷珍革命生涯、各族各界群眾吊念活動等部分。再現(xiàn)烈士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的戰(zhàn)斗歷程,展示0甘肅特別支部在大革命前后的活動經(jīng)歷,弘揚甘肅早期0員們忠誠堅定、無私無畏、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 園中的牡丹園占地10多畝,園內(nèi)有從各地引種的名貴牡丹50多種,1000多株,特別是紫斑牡丹以花色大、色艷、芳香濃郁而聞名于世,曾獲中國第三屆花卉博覽會銅獎。臨夏牡丹不僅品種齊全,而且從色彩上可分為:紅、黃、綠、粉、白、黑、紫、藍九大色系,最為著名的是紅色的“金花壯元”,被稱為牡丹之王,白色的“玉壺冰心”被稱為牡丹之后,當它們在強光的照射下,猶如花兒里唱得一樣:“白牡丹白著嬈人里,紅牡丹紅著破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為了給廣大市民提供舒適舒心的休閑觀光之地,投資1300多萬元,在公園對面新建兩大人工湖及園內(nèi)水系水景、公園大廳、觀光南濱河路橋,改造和美化公園的前大道,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精心打造了十里百畝牡丹觀光帶,投入1.2億元高標準開發(fā)公園,經(jīng)過高標準重新打造的東郊公園設施更加完善,景致更加優(yōu)美要,檔次品位更高。 |
枹罕山莊 | 枹罕山莊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⒑鄙角f,你用柔美動人的情懷,讓我在那個炎熱的夏季里找到了半晌寧靜與悠閑。以至于寒冬來臨、風雪交加之時,我仍然久久迷戀著那片景色宜人的生態(tài)園而不能自拔。遙想著那片夏日里綠樹成蔭、風光旖旎的風景區(qū),此時此刻,是否也是銀裝素裹?寒氣襲人的季節(jié)里,那棵曾經(jīng)讓我在炎熱夏季盡情納涼的銀杏樹是否也是冰雕玉砌般地樣子,冷得瑟瑟顫抖。 盛夏,酷熱難當,于是和家人一同前往枹罕山莊游玩?! ∞I車沿著平坦的柏油路向臨夏市西郊急馳,道路兩邊是一排排遮云蔽日的參天樹木和一望無際的莊稼地。油菜花的香味不失時機地撲入車內(nèi),令人心蕩神馳。一路上有很多同行的車輛,興高采烈的樣子。大概是被“山莊”的芳名所吸引,慕名前往,一睹“花容月貌”,順便驅散心頭的燥熱難安?! ∫郧埃ㄟ^各種媒體領略過許多名勝古跡。如泰山的日出,黃山的云霧,華山的險峻,天山的冰雪,廬山的飛瀑……諸如此類名川大山不勝枚舉。雖然未曾去過這些地方,但我卻從枹罕山莊別有情致、渾厚純樸的人文境觀中找到了一份從容與安然。讓我在夏季熱浪滾滾的聒噪中縱情流覽這片“小家碧玉”般的風景區(qū),甚至忘記了自己是一名游客,深深迷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我想,也許是這種純樸的散發(fā)著農(nóng)家氣息甚至鮮為人知的休閑風景區(qū),足以讓我一顆燥動的心從中找到幾分坦然。那棵不甚高大略顯粗獷的銀杏樹,在酷熱的季節(jié)里,讓我?guī)е鴰追致淦?,蝴蝶般歇息其間,暫時疏遠了火熱的天氣。 走進這片游人如織的風景區(qū),首先進入視線的是一只碩大無比的“湯瓶”。這只巨大的”湯瓶“由瓶口噴灑出碗口粗的一股清水,游人隨時可以上前洗手,感受伊斯蘭風情。沿著一條古樸典雅、紅磚鋪就的小道迤邐前行,小道兩旁流淌著寬約一拃的潺潺流水,清澈見底,叮咚作響。道路旁邊各種石雕假山錯落有致,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其中,“花果山”的造型可惟巧奪天工。薄薄的小瀑布由山上飛瀉而下,“水簾洞”在水霧籠罩下時隱時現(xiàn)。正是:“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無光在險峰”。石雕孫悟空手執(zhí)金箍棒“金雞獨立”,站在一塊巨石上;火眼金睛眺望遠方,一臉降妖除魔的肅穆神情?! №樦L滿青苔、山水相依的林間小道款款而行,路傍順勢排列著情態(tài)各異的各種天然石塊。有的像海龜,有的像企鵝,有的像螃蟹,有的像信鴿……石塊上刻有文字,以說明這塊石頭形似何物,供游人玩味、鑒賞。山水相依處,還有兒童游樂園、籃球場、健身館、茶苑酒肆、餐飲小吃之類,游人可以盡情消費,感受田園風光。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合院古居”,院門口整齊地陳列著十八般兵器,古色古香。信步進入院內(nèi),兩張巨大的弓箭一左一右擺放在房檐下。弓身長約一米五左右,箭長一米。弓開滿月,箭已上弦,直指蒼穹,一觸即發(fā);弓箭背靠石碑,-“一代天驕”四個行書大字,頗具力挽狂瀾之勢。走進屋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動物化石“巨齒羊”,骨骼嶙峋,狀如現(xiàn)代的牛一樣大,令人感嘆大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屋內(nèi)依次擺放著古人使用過的各種生活用品、日常工具之類的?! ∽叱鏊暮显合虮倍校絼葜饾u陡峭。步履沉重之際,“劍峰關”擋住了去路。城門兩側各立一只巨石精雕而成的大鼓,-“珍愛和平、永享太平”。劍峰關依山勢而建,地形險峻,虎踞龍盤。烽火臺高聳入云,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游客在攀登尋古探幽的同時,可以感受一下教課書當中濃墨描寫的長城風采,感受古代鎮(zhèn)守邊關的將士們生活起居、屯糧藏兵的軍事“遺跡”?! ≌驹诜榛鹋_上,周圍的景觀盡收眼底。極目遠眺,不覺已是紅日西墜。夕陽下的“長城”蜿蜒起伏,和周圍的山嶺簇擁環(huán)抱著山谷中的一面湖水。湖面上倒映著藍天、白云、綠樹……微風吹起道道漣漪,有幾只白天鵝在其間游來游去,極具詩情畫意。此時的枹罕山莊宛若少婦沐浴在湖光山色之間,盡現(xiàn)風情萬種。碧水連天之際,游人三三兩兩置身其中,恍若仙境。夕陽的余暉淺淺地灑在湖面上,碎玉般四散開來,波光里戲水弄波的艷影,至今仍蕩漾在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