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99久高清在线播放,久久久久影院美女国产精品

  • <menu id="dwpjs"></menu>

    <dfn id="dwpjs"></dfn>
  • 導航


    當前位置:首頁 >>福建省 >>泉州

    泉州景點大全


    景點 簡介
    清源山

    清源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逶瓷轿挥谌荼苯迹仕追Q北山;又因峰巒之間常有云霞繚繞,亦稱齊云山。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qū)距泉州城市區(qū)3公里。清源山是閩中戴云山余脈,峰巒起伏,巖石遍布盎然成趣,多處勝景天成,為572米,山脈綿延20公里,象形巖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區(qū),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jù)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fā)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jīng)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fā)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 ∩介T,老君巖的山門,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jié)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于宋代,歷經(jīng)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jù)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闭f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謳r,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tài)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tài)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嶙峋,別有一番情趣?! 浲訋r,是清源山風景名勝區(qū)幽谷梵音意境區(qū)內的主要景點之一。。過了千手巖,沿古道拾級布上,經(jīng)振衣亭即到彌陀巖山門,門柱鐫有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撰寫的一對楹聯(lián):每慶安瀾堪縱目,時觀膏畝可停驂,可見這里是登高望遠,把酒臨風的好去處。彌陀巖的仿木石構石室,建于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內的元代石雕阿彌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鑿而成,高5.77米,寬2.5米,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莊大方,慈祥和善?! ∪婪?,三世佛并排結咖跌坐于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約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佛發(fā)螺鬢,上置寶嚴。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著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jīng)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中尊為釋迦像,又稱現(xiàn)在佛。左尊稱為藥師佛,即過去佛。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 ∩崂?,1952年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qū)彌陀巖西側興建“弘一大師之塔”,塔內安放著大師的舍利子。整座石塔與周圍空間、摩崖石刻、環(huán)境綠化渾然一體,更顯得莊嚴、肅穆,使前來瞻仰的人們倍生懷念之情。1991年3月公布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僬善?,亦名遵巖、星臺巖。位于清源洞東南?!堕}書》載:宋高僧可遵所構,其地巨石偃亙,周數(shù)百武,故名。歷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萬歷間,泉州太守姜志禮書“百丈坪”三個大字,十分壯觀?! ∏逶刺旌?,其內大壩壩頂海拔368米,為雙曲石拱壩,壩高30米,壩頂長140米,寬2。8米,總庫容11。5萬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觀工程。大壩雄偉壯觀,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藍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鞔遥A⒃谔熘迳系娜鹣駧r石室,創(chuàng)建于宋元祜二年(公元1087年),初為木構,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改為仿木石構建筑。石室內的宋代石雕釋迦瑞像,以天然崖璧雕鑿而成,高4。62米,寬2米,作立狀。佛像莊嚴大方,端莊慈祥,雕工精湛。穿過石室左側的崖洞,豁然開闊,只見三塊巨石恰似三條大蟒蛇,伸頭出洞,故謂“三蟒出洞”。古時在山崖的平臺處,建有“望州亭”,可俯瞰古城勝景。崖璧上顯眼的“忘歸”石刻二字,道出了如此美妙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人流連忘返?! §`山圣墓,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圣跡,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qū)靈山景區(qū)內。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沙仕謁、四賢我高仕傳教泉州,卒葬靈山。葬后是山夜光顯發(fā),人異其靈圣,故名曰圣墓,山曰靈山。  碧霄巖,碧霄巖分為上、下碧霄。從入口處仰視,碧空如線,又稱“小有天”,洞旁的巖壁上刻有“透碧霄”三字。由洞口順梯而下,便進入下碧霄?! 〉刂罚喝菔胸S澤區(qū)清源山游客中心東側  類型:國家公園山古跡  等級:AAAAA  游玩時間:建議0.5天  電話:0595-22777675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qingyuanmount.com/  開放時間:  7:00-18:00清源山 清源山 清源山 彌陀巖賜恩巖老君巖造像(老子塑像)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  崇武古城: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花崗巖濱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島上。是我國古代東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缥浒雿u在我國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備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時,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晝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財產(chǎn)遭到嚴重損失,鑒此教訓,勸募大修。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施。清代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修,這時全城周長2567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5米,墻高7米,有窩鋪26座,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四面設門,東西二門筑有月城,城墻上有烽火臺、了望臺和這放銃炮的虛臺。城墻有二至三層的跑馬道四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溝。城內原建有捍寨、墩臺、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撕?,城防已失去軍事上的作用,又因長期廢棄,城墻失修倒塌。1983年,由國家撥款進行全面修復。歷史上曾經(jīng)為國立下不朽功績的古城,又屹立于崇武半島上。1987年舉行“崇武古城創(chuàng)建六百周年紀念活動”及學術討論會,引起了中外學者的巨大興趣,它是民族的驕傲,歷史的豐碑。  地址: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zhèn)  類型:海濱/沙灘古跡古鎮(zhèn)古村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1-2天  電話:0595-87683297  開放時間:  冬天7:00-17:30,夏天7:00-18:30?! ¢T票:  45元  交通:  乘車到泉州客運中心站或惠安車站,有直達崇武的班車,購票的時候選擇走沿海大通道的班車(沿途可以看到海景)。也可搭乘飛機到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或晉江機場,抵達廈門后可搭的士到枋湖長途汽車站或湖濱長途汽車站,再乘坐從廈門到崇武的班車。到達崇武車站后,沿著前進方向繼續(xù)前行到頭,右拐就可看到上 書“崇武古城”的牌坊,過牌坊后,在停車場附近的丁字路口左轉可以前往崇武古城,右轉可以前往石雕園。  乘車到泉州客運中心站或惠安車站,有直達崇武的班車,購票的時候選擇走沿海大通道的班車(沿途可以看到海景)。也可搭乘飛機到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或晉江機場,抵達廈門后可搭的士到枋湖長途汽車站或湖濱長途汽車站,再乘坐從廈門到崇武的班車。到達崇武車站后,沿著前進方向繼續(xù)前行到頭,右拐就可看到上 書“崇武古城”的牌坊,過牌坊后,在停車場附近的丁字路口左轉可以前往崇武古城,右轉可以前往石雕園?!   〕缥滏?zhèn)  惠安縣轄鎮(zhèn)。1939年置崇武鎮(zhèn),1958年屬飛躍公社,1961年析置崇武公社,1984年復置鎮(zhèn)。位于縣境東南沿海突出部,東距臺灣97海里,為海峽兩岸距離最近點之一,距縣城23公里。面積196平方公里,人口68萬?;莩绻愤^境。轄大祃、港墘、靖江、蓮西、海門、潮樂、西華、五峰、霞西、前垵、龍西、溪底12個村委會。有海洋捕撈、海水養(yǎng)殖、石雕石材工藝、漁船漁具制造…… 詳細++

    牛姆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

    牛姆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科普教育基地?! ∮来号D妨郑蛔u為閩南西雙版納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西部永春縣下洋鎮(zhèn)境內,距縣城70公里,是國家4A級旅游區(qū)、福建省首批自然保護區(qū),福建省生態(tài)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小公民道德建設示范基地,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D妨郑址Q姆林山,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牛姆林是名人仙跡薈萃勝地。宋朝永春進士陳知柔詩:“霜后綠筠仍舊色,云中金磬出新聲”。都是描寫臼尖牛姆林的旖旎風光。1929年8月-率三千紅軍進駐福鼎村時,也到牛姆林一帶勘查,稱它是:綠濤奔牛,仙泉流韻?! ∨D妨质腔貧w自然的樂園。牛姆林雖然沒有寺院香火,但它那獨特的森林景觀,魅力無窮,當你踏進牛姆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搖籃,走進一個神奇的森林世界;穿行林中,那透過樹冠的道道晨曦,讓人心曠神怡,清新的空氣和無盡的芳菲,沁人肺腑,令人流連忘返。正如詩人筆下的“海上蓬萊島,人間桃花源,山中牛姆林,快活勝神仙?!薄 ∝剐懔黜嵉呐D妨?,春天,山花爛漫,百鳥歡唱,處處蒸騰著向上的生機;夏天,流水淙淙,蟬聲不絕,綠樹掩映著沁人的涼爽;秋天,山紅澗碧,清風徐徐,霜葉吟唱著大自然的妙語;冬天,群鳥棲息,百獸云集,臼山涌動著神奇的樂園??芍^“松濤竹舞花競開,蝶飛鳥歡春常在”?! —毺氐哪蟻啛釒Ш椭衼啛釒н^渡型的區(qū)域優(yōu)勢,使這里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是人們認識自然、陶冶性情綠色樂園?! ∽匀簧鷳B(tài)是牛姆林最大的特色。它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群體,里面的生物多樣性超乎人們的想象。作為一個森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那就是要以大片森林為依托,還必須遠離繁華和喧囂的都市,只有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稱得上生態(tài)旅游區(qū)?!   ∠卵箧?zhèn)  下洋鎮(zhèn)位于永春西部,與德化縣、大田縣毗鄰,面積111.5平方公里,是閩南著名的煤都。鎮(zhèn)轄下洋、上姚、曲斗、新坂、涂山、大榮、溪塔、長汀、新村、含春十個行政村,境內有省屬、縣屬、企事業(yè)單位42個,還有牛姆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全鎮(zhèn)人口18230人(包括天湖山能源實業(yè)有限公司與鎮(zhèn)直單位),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7404人。同時還有外來人口5000多人,從事礦產(chǎn)開發(fā),旅游、商貿、…… 詳細++

    德化石牛山

    德化石牛山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石牛山位于德化縣東部,主峰海拔1781米,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傳說與太上老君騎青牛在此顯化有關;  該山是個典型完整的放射狀的火山塌陷盆地,這一中生代火山形成的山峰,構成豐富多姿、奇妙無窮的巖石山洞。加上人們賦予種種的神話傳說,使這一自然景觀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很多巖石上留有神奇的,有的直削懸立如碑坊,如城門,有的如筆架、如臥榻、如花朵、如飛鳳等各種動物。這里洞群密布,大小多達一百多處,洞中有洞,迂回曲折。相傳南宋紹興年間,永泰道人張自觀、仙游道人肖朗瑞和閩清道人章朗慶曾在此斗魈魅。巖石上數(shù)十處的腳印、指印以及劍插石、鐵砧石、洗劍泉、石面盆、演法自等遺跡?! ∩铰吹氖瘔毓潘?,始建于明崇幀庚辰年(164O年),1939年兵亂中燒毀,近幾年來已由僑胞、本縣鄉(xiāng)民集資修復。寺前有龍池,池內臥著石牛,在水中似沉似浮,形態(tài)逼真。石牛山還留有古代“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長生塔”、“石壺福地”、“洞天”、“大客臺”和一些字跡模糊不清的摩崖詩刻和字刻;  交通:在泉州乘長途車到德化,再轉乘前往石牛山的班車;   

    源和1916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

    源和1916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吧硎莿?chuàng)辦于1916年的“百年老字號”源和堂蜜餞廠,2011年開園以來,按照“保護性開發(fā)、創(chuàng)意性改造、傳承性融合”的思路和土地性質、產(chǎn)權、主建筑風格“三不變”的原則,對破舊的源和堂蜜餞廠老廠區(qū)進行改造,基本保留老廠區(qū)的建筑、路網(wǎng)、景觀等格局,運用工業(yè)元素,融入閩南地區(qū)獨特的“紅瓦坡頂、出磚入石”建筑文化特色?! ⌒畔碓矗焊=ㄊ÷糜伟l(fā)展委員會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座落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區(qū)西北側,占地154.2畝,主體建筑面積23332平方米。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博物館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務等功能為一體,也是研究大陸與臺灣關系史特別是閩臺關系史的重要學術機構?! ≈袊}臺緣博物館先后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黧w建筑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采用“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四道斜階斜  穿屋面,每道斜階有108個臺階,可以直通館頂?shù)挠^景天臺,縱覽泉州市區(qū)全景。整座建筑充分利用紅磚、白石。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一座傳統(tǒng)建筑與現(xiàn)代建筑完美結合的閩臺建筑典范,該館的中庭、走廊、客廳回廊等公共建筑都是采用閩南出磚入石的裝飾技術。  博物館頂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其頂部的金色“和平蓮”高6.2米、最大直徑  寬達4米,放置在館頂非常醒目。通向觀景天臺的屋面斜階在設計時就充分運用儒家“萬物歸宗”的思想及閩南建筑特色,而“和平蓮”的安置更加強化了這一理念。  博物館前  主體建筑前2萬平方米的大型景觀廣場,入口處的“九龍柱”,  高19米、直徑2米,是祖國大陸最高的一對“九龍柱”?!熬琵堉敝剡_135噸,前面的臥碑寬12米、高2.5米、厚1米、重達70噸,由一塊完整的礱石構成。中央是個長74米、寬18米的巨型水池,水面將主體建筑倒映在池中。這座大水池在設計時還特意將水池的源頭抬高0.2米,因此注水會由里向外源源不斷地流動?! 〉刂罚喝菔胸S澤區(qū)北清東路212號  類型:博物館  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  電話:0595-22751800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mtybwg.org.cn/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9:00-17:00(16:30關閉入場),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T票信息:  免費開放。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   ⌒畔碓矗耗掀绞腥嗣裾 ⌒畔碓矗耗掀绞腥嗣裾?/p>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蓍_元寺,為黃守恭獻地所建,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該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開元寺。該寺名僧輩出,寺內有名聞中的東西二塔等景觀。目前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十佳”風景區(qū),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弧⒔ㄋ聜髡f  泉州開元寺的檀樾主黃守恭,為軒轅黃帝子有熊氏之后?! ∪蓍_元寺風景照(16張)據(jù)《江夏紫云黃氏大成宗譜》記載,黃守恭為黃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孫,生于公元629年,卒于公元712年。黃守恭為官泉州(另說,黃守恭家中種桑養(yǎng)蠶,為泉州最早的桑蠶業(yè)開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莊。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不給??镒o禪師遂朝來暮往,殷勤日久。黃守恭對匡護禪師說:“若欲吾地,待吾后園桑樹開蓮花。吾將舍地給你?!笨镒o禪師歡喜而去。第二天,匡護禪師又來,對黃守恭說,你后園的桑樹開了蓮花,請去欣賞。黃見花,頗不安,欲拂前言。僧飄然而去,并無蹤跡。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樹三年開花不絕?! 」ò矗狐S守恭)嘆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貼各街尋之。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發(fā),故所愿也,但未知地要幾許?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許之。僧以袈裟拋至半天,三百六十莊地盡行遮蔭,黃守恭獻地造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開始,先后建成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名開元寺)。因其處常有紫云蓋地(另說寺的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紫云蓋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余年眾草不能繁殖。這一歷史懸案,成為1992年《飛碟探索》雜志的UFO遺址探討對象),大書“紫云”二字揭于山門。開元寺的土地是黃守恭獻的,寺內建檀樾祠,專奉黃守恭的祿位,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  二、寺院景點  1、天王殿  開元寺的山門,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經(jīng)過幾次火災燒毀與重建,現(xiàn)存建筑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請看這石柱:上下端略細,中部較粗,呈梭子狀,學名梭柱,據(jù)考證為唐朝的石柱風格,年代已十分久遠了。石柱上還懸掛有一木制對聯(lián)“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這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所寫的。它是泉州這個具有濃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風貌的真實寫照。分坐在天王殿兩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規(guī)制所配置的密跡金剛與梵王。它們怒目挺胸,狀極威嚴,與一般寺廟所雕塑的四大金剛有較大差別,有人謔稱它們?yōu)椤昂吖ⅰ薄! ?、拜亭  跨過山門就到了拜亭。我們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東西塔和寬敞明亮的東西兩廊對稱地排列在兩旁,而我們所在的位置就在開元寺的中軸線上。佛教傳入我國巳有一千多年歷史,并在中國落地開花,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開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國古建筑的南面為尊和中軸線為主的特點。泉州開元寺地圖  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shù)據(jù)為準?! ?、拜庭  拜亭前的這個大石庭,是個“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動。每逢農(nóng)歷二十六日,這里人山人海,梵唄聲聲,一派泉南佛國景象,也許也是因為這一天不收門票的緣故,吸引了不少游客在這一天拜訪。石庭兩邊分列著八棵200至800歲的大榕樹,陰翳蔽日,盤根錯節(jié),增添了開元寺靜寂、莊嚴的氣氛。樹下排列著11座唐、宋、明時期不同形式的古經(jīng)幢、小舍利塔,以及兩只赑屃。庭中還置立著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爐,蓋鈕雕蹲狻猊,爐身周雕幡龍、祥云、蓮瓣、蔓草等紋飾,形制優(yōu)美,雕工精妙。焚帛爐稍后兩側,還有兩座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廂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薩錘太子舍身飼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跡。  4、大雄寶殿  在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就是眼前這座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云蓋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這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chǎn)絲綢。這片地原是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后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關于這件事,有一個很動人的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后就獻地結緣。幾天后,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為樂善好施之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為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大雄寶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經(jīng)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xiàn)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面積達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遠,外觀雄渾,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壯觀的建筑風格?! 〈蟮钫泄┓畹氖怯n佛像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兩旁是五代王審邽修大殿時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為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是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合稱五方佛,也叫五智如來。這五尊大佛金光閃爍,衣紋清晰,神容慈祥,法相莊嚴,雙手分別作說法、施與、接引、禪定等相,工藝精巧,令人嘆絕。五方佛的脅侍有文殊、普賢、阿難、迦葉以及觀音、勢至、韋馱、關羽、梵王、帝釋等諸天菩薩、0神將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著密宗六觀音的首座圣觀音以及善才、龍女和兩翼神態(tài)各異的十八羅漢。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凈土宗、密宗、禪宗等宗派,而大殿卻能保持這種罕見的規(guī)制,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寶殿還有一個“百柱殿”的雅稱。全殿原計劃設立柱子一百根,后來因為需要放置佛像和騰出給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長了珩梁,減少了立柱,成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右參政、按察使曾櫻與總兵鄭芝龍重修開元寺紫云大殿時,將其中木柱全部換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豐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時期的海棠花式柱、圓柱、方柱。楞梭柱、蟠龍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間那對16角形輝綠巖石柱,雕刻著古代印度和錫蘭流傳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24幅,引起中外學者的極大興趣。它與殿前月臺須彌座束腰處的72幅輝綠巖獅身人面像和獅子浮雕,同為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主印教寺移來的。它們是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繁榮發(fā)達,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 ≡谖宸椒鹎笆顽窳航雍洗?,有兩排相向的24尊體態(tài)豐腴、紋飾華麗、色彩斑斕,雙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頻伽”(即妙音鳥)。據(jù)佛經(jīng)說:此鳥發(fā)聲微妙,仙音優(yōu)雅,連歌神緊那羅都不及她。他們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們把她們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脅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櫻洛圈脛胚,雙臂伸展,腕著馴鐲,手棒文房四寶,瓜果點心,絲竹管弦,翩翩若仙。他們不但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減少其過大的跨度,極為巧妙地將宗教、藝術與建筑融合起來,令人稱絕。  5、桑蓬古跡  百柱殿的后側西邊,是據(jù)說開過白蓮花的千年老桑樹,即“桑蓬古跡”??吹剿蠎B(tài)龍鐘的樣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歲高齡了,對其是否開過白蓮花大多不去追究了。不過,在老桑樹下,立有一塊古老的石碑,言之鑿鑿,似乎確有其事。在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樹被雷電一劈為三,其中一技墜落在地上,于是僧人們將其用一塊花崗巖托起,并鐫一對聯(lián)“此對生蓮垂拱二年,支令勿壞以全其天“,老桑樹果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且枝繁葉茂,青春煥發(fā)。前幾年,大風將樹于從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們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樹同根”的老桑樹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向著北、東、南三個方向延伸開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6、甘露戒壇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壇,建在中軸線的第二臺階上。據(jù)說唐朝時候,此地常降甘露,一個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來天津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建壇,遂稱甘露戒壇。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08年)敦炤和尚認為戒壇不符合規(guī)范,又按《南山圖經(jīng)》改建為五級,其間高低寬窄都有嚴格的限制。后經(jīng)元、明多次重修,現(xiàn)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攢尖式結構。壇頂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疊上收,如蜘蛛結網(wǎng),似回紋織錦,結構復雜而精巧。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24尊“飛天樂伎”,身系五彩飄帶,手持琵琶、二弦、洞蕭、響板,輕歌曼舞,翩翩若飛。它們與百柱殿的頻伽一樣,既是建筑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南音與南戲十分寶貴的形象資料?! ≡寰路治寮?。壇臺的最上層供奉明代的盧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蓮花臺座有一千葉蓮花瓣,每片蓮葉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盧舍那四周各層侍立著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鈴、金剛鎖四菩薩,還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觀音的及韋馱天將等24尊菩薩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剛塑像為最佳。它們怒目結發(fā),赤足袒胸,顯得無比威嚴。環(huán)繞壇座的束腰處還有護三皈、護五戒的各種神王牌64個。戒壇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這種神秘肅穆的氛圍,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諸念俱滅,一心皈依。據(jù)說這種戒壇在全國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為貴,大家也算有眼福了。開元寺風景圖片  7、藏經(jīng)閣  戒壇之后,就是有“百寶樓”之稱的藏經(jīng)閣。這里原來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錄劉鑒義建造的。元、明時期已經(jīng)過多次重修,至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圓瑛和尚改建為水泥仿木結構的二層樓閣。樓下現(xiàn)為寺僧念經(jīng)禮佛處,上層收藏各種版本經(jīng)書3700多卷。五代時的開閩王王審知身居王位,獨霸閩疆,純屬機緣偶然,因此他當了閩王后,就與佛結緣,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后舍錢百萬緡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一萬兩黃金白銀,研細為泥,請開元寺義英法師寫了兩部金銀《大藏經(jīng)》,現(xiàn)二樓還保存有殘頁。另外還有元朝如照法師刺血寫成的《法華經(jīng)》以及泰米爾文的貝葉經(jīng)。它們是我國珍貴的佛學典籍。除此之外,藏經(jīng)閣還保存有從盛唐至民國的歷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銅、瓷、木質的大小佛像、菩薩、羅漢、天王、神將等32尊。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及現(xiàn)代高僧弘一法師等名家的字跡和木板楹聯(lián)也珍藏在這里。一樓大廳里還收藏有12口南宋以來的方鐘,其中特別有價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鐵鐘,鐘上鑄有與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號的銘文,是研究臺灣與泉州經(jīng)濟史的很有價值的資料?! ?、東西二塔  簡要說明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它是開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偉、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鏤的精美而揚譽海宇,吸引著自宋至今的無數(shù)中外學者和游人前來游覽、觀瞻、揣摩和研究?! |塔  東塔名“鎮(zhèn)國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后經(jīng)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后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后經(jīng)十年才完工。東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內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為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于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各層塔心柱上的八個轉角處均架有石梁,搭連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頂柱的護斗出華拱層層托出,縮小石梁跨度。石梁與梁托如同斧鑿,榫眼接合,使塔心與塔壁的應力連結相依形成一體,大大加強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巖,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筑工縝密。穩(wěn)固的基礎,配置著符合力學原理的堅實塔心,使這座重達一萬多噸的建筑物雖經(jīng)歷700多年風霜雨露而巍然不動。公元1604年的八級地震,也無法動搖動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彎弧狀向外伸展,檐角高翹,使塔身有凌空欲飛的態(tài)勢,顯得輕盈。每一層各設四個門和四個龕,逐層互換。這樣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動和美觀。每層塔檐角各系銅鐸一枚,微風吹動之時,鐸1聲叮咚,悅耳怡人。塔頂有八條大鐵鏈,連結八個翹角與剎頂,顯得氣勢磅礴,紫氣飄搖。每一層塔壁上還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別刻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和佛乘,共計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細膩,線條流暢,巧奪天工。東塔已于1997年人選全國四大名塔郵票,可稱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  西塔名仁壽塔。五代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此塔,初名“無量壽塔”。北來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后經(jīng)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先于東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東塔,其規(guī)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須觀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與學者的廣泛興趣?! ≡u價  泉州開元寺石塔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筑瑰寶。從石塔的建筑規(guī)模、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都可以說得上精妙絕倫。它充分體現(xiàn)了宋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偉大的創(chuàng)造性。它不但在中國石塔中堪稱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紀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社會空前繁榮的象征,也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標志?,F(xiàn)在,東西塔影雕作品已成為我市最高層領導人饋贈佳賓的珍貴禮品。因此可以說,東西塔已成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驕傲,也是海外僑胞和臺灣同胞所憧憬的鄉(xiāng)影。即使是沒有到過泉州的人也常在說:做人要“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可見東西塔在他們心目中的份量?! ∮脮r參考  3小時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08:00~17:30  景點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西街176號  

    仙公山

    仙公山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晒剑ㄓ置p髻山):位于市區(qū)馬甲鎮(zhèn),南北朝時(公元480-520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有“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之譽。山中有仙靈橋、仙井、仙腳跡、仙棋盤仙茶樹、仙排閣、貴雪雙髻、荷潭印月等勝景,以及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摩崖石刻;  在泉州市區(qū)的新車站乘坐到馬甲的車,到馬甲鎮(zhèn)區(qū)下車,在仙公山山下停車場有車上山。在市區(qū)的中心客運站可以乘坐11路車到馬甲,以同樣的方式上山;   門票  30元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qū)馬甲鎮(zhèn)    馬甲鎮(zhèn)  1971年置馬甲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2年改鎮(zhèn)。位于區(qū)境北部,距市中心34公里。面積114.5平方公里,人口5.1萬,其中有少數(shù)民族畬族。泉(州)仙(游)公路過境。轄爐田、梧峰、祈山、二甲、西頭、義山、后坂、溪林、溪北、就南、蔡內、潘內、彭殊、洋坑、梅嶺、永安、杏川、馬甲、新庵、新生、新建、新民、前垵23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水稻、蔬菜、水果、禽畜、魚類,…… 詳細++

    安平橋(五里橋)

    安平橋(五里橋)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俗稱五里橋,在晉江安海與南安水頭交界海灣上。宋紹興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 ∷俏覈F(xiàn)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全橋長2255米,寬3-3.8米,橋墩361座,橋上有水心亭、樓亭、中亭、雨亭、宮亭等五座。橋東頭有白塔,高22米,五層六角空心磚塔,外涂抹白灰。高塔長橋,相映成趣。  古書記載  據(jù)《晉江縣志》記載:“晉江、南安之界,舊日以舟渡,宋紹興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橋未就,二十一年來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  當時主持建橋的趙令衿筑成天下長橋而高興  地寫下一首詩:為問安平道,驅本夜已分;人家無犬吠,門巷有爐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斷鄉(xiāng);梅花迎我笑,書報小東君;據(jù)明代編號的《安海志》稱,古時安海人善于漂洋過海發(fā)展海上貿易,宋元時期,商則襟帶江湖,足跡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無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題之國,無所不到……這都說明宋時安海海外通商之繁榮景況,安平橋之興更是當時海外交通發(fā)達,社會經(jīng)濟繁榮的實物標志。同時也看出泉州勞動人民的建筑智慧?! 」袅粼姟 ‘敶娙斯舾赡觊g特來安平橋參觀,留下律詩一首:五里橋成陸上橋,鄭藩舊邸蹤全消;英雄氣魄垂千古,勞動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謨真夢醋,愛看明儼偶題糕;復臺得意誰能識,開辟荊榛第一條!  鄭成功家鄉(xiāng)  “安平橋”就跨越在鄭芝龍(鄭成功父親)家鄉(xiāng)南安縣和晉江縣之間的海灣上,橋的另一頭是安海鎮(zhèn)。安海古時稱為“安平道”,“安平橋”之名就由此而來。宋代改稱為石井鎮(zhèn),明代又改稱為安海鎮(zhèn),后來鄭芝龍開府安海后,又改回古名稱為安平。  后來鄭芝龍的兒子,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七歲從日本回中國后就住在安平,鄭成功的日籍生母田川松子也在安平遇難。鄭成功渡海遠征臺灣逐走荷蘭人后,為紀念他的家鄉(xiāng)和母親,就把荷蘭人的統(tǒng)治中心,熱蘭遮城(Zeelandia)的所在地大員,改名為安平,就是現(xiàn)今臺灣的臺南市安平區(qū)?! v史成就  “安平橋”是宋代當?shù)馗簧厅S護捐資三萬緡錢(一緡[mín],即一貫,串錢一千文)倡建的,于1138年開工,1152年完工,工程歷時十五年。當時中國剛經(jīng)歷過女真族金國入侵,北方淪陷,徽、欽二地被擄,宋朝遷都杭州的大變局。如此政局動湯不安之際,民間仍能進行“安平橋”如此浩大之工程,可見宋代東南沿海經(jīng)濟之繁榮、工商之發(fā)達和社會之安定,都可歸功于海外貿易的蓬勃?! 〕ā鞍财綐颉钡母簧厅S護,就是以經(jīng)營海外貿易發(fā)跡致富的。黃護生于西元1086年(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從小讀書習文,本來有志于仕途,十七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名落孫山。后來改行習商,二十歲時隨姑丈高紀昌到廣東經(jīng)商,后又渡海到渤泥(今汶萊)發(fā)展。三十歲時衣錦還鄉(xiāng),在安海街坊上開了十二間商鋪,主營米糧、蔬果、雜貨,次營飲食、海鮮、山珍,成為安海當?shù)厥赘弧! ↑S護博覽群書,愛好篆隸、棋弈、詩謎等文人雅士的游戲,人稱謎壇之虎將。喜歡結交高僧,常到龍山寺和高僧品茶論禪,聊一整天都不嫌累。由于黃護為人熱心公益,街坊鄰居們在1132年推舉他為“里正”(里長),他“勸農(nóng)桑、重工商、興義學、立藥局、辟嬰堂、振武林、懲-、禁博賽、整市容、嚴街鼓、明保伍”,認真建設地方、造福鄉(xiāng)里?! ?138年,黃護捐資三萬緡錢倡建“安平橋”,工程進行到一半,黃護就不幸病逝于1144年(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享年五十八歲,死后贈封為榮譽縣長“晉江縣尉”。黃護向來熱心公益,除了倡建“安平橋”,生平還捐地興建了石井書院,和捐資整修安海龍山寺等?! ↑S護去世后,兒子黃逸繼承父志,繼續(xù)主持“安平橋”的興建,至1152年終于全橋完工。后代安海鎮(zhèn)桐林村黃氏一族,奉黃護為一世祖,鄭芝龍的伯母黃慈慎和繼母都是黃護的后代?! ?961年3月,五里橋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撥巨款重修巳傾圯塌斷的橋墩橋板,修復三座橋亭、橋塔和橋欄。掘除橋兩側淤積,恢復水映長橋美景,橋下游處今辟了公路和閘橋,交通更加方便了?! 〉刂罚焊=ㄊ∪輹x江市安海鎮(zhèn)興安路3號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8:00-17:30  

    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

    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宓晔袀鹘y(tǒng)文化旅游區(qū)位于晉江老城區(qū)青陽的核心區(qū),占地126畝,共有特色建筑132棟。走在斑駁滄桑的石板路上,舉目所見,既有獨具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筑,還有中西合璧的“番仔樓”;耳畔響起的是千年雅樂南音的遺韻,是高甲戲、木偶戲各路主角熱鬧的旁白;囫圇吞下外酥內嫩的安海菜粿、爽口彈牙的土筍凍、再來一碗冒著熱氣的“拳頭母”,然后坐下來,點一段清香,在氤氳的香氣中品茶論道……這就是五店市所展現(xiàn)的閩南版“慢生活”畫面?! 』洜敚涸谖宓晔谐贝筘葒鷫ν?,有著一個小小的庵宮,面積不過一兩平方米,神龕里供奉著一頭蹲踞在蓮花上的老虎,人稱虎爺宮。相傳,遠在唐宋之時,閩南一帶尚少開發(fā),附近居民經(jīng)常遭受虎患。有一天,一個老者來到青陽山下,路上遇到老虎攔路,老者原來是土地神化身,他用拐杖在老虎頭上輕輕敲了兩三下,老虎遂伏地受教,土地公與它約法三章:“人畜無傷,小禽任嘗;歸返山林,巡祐四方;設廟以祀,犒賞瓊漿。”自此,這老虎再也不傷害人,青陽百姓尊虎君為神靈,為其建廟置像,四時敬祀。  景點位置  福建省泉州晉江市    信息來源:福建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  信息來源:福建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

    泉州東湖公園

    泉州東湖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東湖公園  泉州東湖公園位于泉州城區(qū)東北隅,北望清源山,東眺靈山圣墓,南鄰城郊村舍,西聯(lián)商業(yè)大街,是號稱“鯉魚城”之鯉珠所在地,又是原泉州十大勝景之“星湖荷香”的遺址。唐代湖面曾達40余頃,連晉江通東溟,層巒迭翠,湖波凝煙,唐有“二公亭”、“東湖亭”,詩云十里滄波帶古亭。架虹橋、植綺樹,流光泛彩,為宴游佳處。宋有“波恩亭”,明有“攬古亭”。從唐貞元間刺史席相宴赴舉的歐陽詹等八秀士于東湖亭后日漸馳名于世,成為旅游勝地?! ∷?、明二度疏浚,壘土七墩,如斗星,湖中盛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勝概。爾后數(shù)百年間,歷史變遷,湖區(qū)荒廢,建筑無存,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xiāng)的泉州留下沒有一個公園的歷史遺憾,建設東湖公園為泉州人民的迫切愿望。解放后,歷屆政府數(shù)度提出復建公園,均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xiàn)。直至1990年,泉州市委、市府順應民情,決定重建,于1991年11月拉開建設序幕,94年春節(jié)正式開放?! 」珗@規(guī)模308畝,其中水115畝。以中心湖水體為核心,環(huán)湖建了人文主景--“星湖荷香”(中軸線),“祈鳳閣”(至高點),并建了“七星拱月”、“二公亭”、“東湖亭”、“攬古亭”、“波恩亭”等構成幽雅休息區(qū)為為靜區(qū);建了兒童樂園,游船碼頭,雙舟朝陽等構成娛樂服務區(qū)為“鬧”區(qū)。同時還根據(jù)各個景點的人文景觀創(chuàng)作了“百鯉廣場”、“石泉松屏”、“星湖草坪”、“友誼芳林”、“百果秋園”、“荷里飄香”等16個植物景觀、園林小品和草坪,營造12處景點山石和鋪設形式各異的林間路9490.03M2,  園內綠化覆蓋面占全園85%以上,鋪植草皮6.5萬m2,以本地樹種為主,種植各種樹木近2萬株,各類花卉灌木近4.5萬株,為提供公園四季不同時期綠化美化環(huán)境所需花木、苗木,還建了花木苗木基地3.5畝。植物景觀力尋自然界中的跡象和規(guī)律,景觀自然、和諧、新穎。重建的公園,以閩南建筑文化為主體,吸收了國內外園林組景藝術,充分發(fā)揮泉州古建筑之精髓和譽滿海內外之石碉、石刻。每個景點既有統(tǒng)一風格,又有各自歷史特色、藝術特征,既承名城文脈,再現(xiàn)“星湖荷香”勝跡,又注入時代氣息,體現(xiàn)了”海上絲綢之路”、“海濱鄒魯”之殊榮。經(jīng)幾年建設,  雖未完成規(guī)劃,但已初俱規(guī)模,成為城市中一塊不可多得、市民喜愛的綠洲?! 【包c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溫陵北路448號  

    泉州博物館

    泉州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莶┪镳^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園北側,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筑風格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積80余畝,建筑面積16000多平方米。泉州博物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民終生教育場所。  泉州博物館成立于1985年1月,館址設在位于市中心的泉州府文廟大成殿。泉州府文廟于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001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泉州博物館新館,新館于2002年9月開工,2005年元旦建成開放。  泉州博物館占地82畝,建筑面積16000多平方米,整體建筑包括泉州博物館以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它也是泉州最大的綜合博物館?! ∪輾v史展覽  泉州歷史展覽位于博物館二層,占地面積為1500平方米,分“早期開發(fā)”、“刺桐崛起”、“東方第一大港”、“泉南雄風”四個部分,它以泉州歷史為主線,從遠古時期的深滬古森林遺址說起,囊括了閩越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的痕跡;海上絲綢之路繁盛;東方第一大港鼎盛絢麗以及明清時期泉州譜寫蔚藍色的歷史篇章。一進入二層展廳大門,題為“在水一方”的前言形象地表明了泉州枕山向海的濱海城市。第一展廳內的沙盤表明了臺灣海峽地形地貌變遷,以及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從大陸遷徙寶島,留下的來蹤去影。可以看到石獅海域出土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其中有古菱齒象、四不像等。漢代陶器、兩晉紀年墓磚以及五代鑄錢陶范等各個時期的珍貴出土文物都名列其中?! ∶耖g收藏展和民間書畫展  民間收藏展和民間書畫展位于3層的民間收藏展和民間書畫展,為收藏者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藏品的空間。收藏者可以向博物館申請,將自己的藏品展示出來,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確定展示藏品的時間和種類,這也是泉州博物館在藏品展示上的一個創(chuàng)新,現(xiàn)在已有200余件藏品。4層的臨時展廳將不定時接納書畫、攝影、陶瓷等多種類型的展品,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 ≡谡箯d布置中除了展示出土文物外,還有特別場景展示。如豐澤區(qū)梁朝“承圣四年”(公元555年)墓,墓葬墓室的半壁及隨葬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參觀者可以看到墓葬原來的形制,更直觀地了解當時的墓葬文化。很多燈光都采用感應式,只要一有人走過去,陳列柜中的燈會慢慢亮起。在“泉南雄風”中,主要突出“臺海揚波、兩岸一體”的主題,陳列民族英雄鄭成功和清福建水師提督施瑯有關的文物。另外,還有泉州華僑、歷史名人等諸多內容的展覽。  《泉州歷史文化》是泉州市通史陳列。展覽分為“早期開發(fā)”、“刺桐崛起”、“東方第一大港”、和“泉南雄風”四個部分?!  度菽弦簟蚯囆g》是泉州地方戲曲的專題展覽。分為序廳、“樂史尋蹤”、“世界遺產(chǎn)”、“樂壇瑰寶”、“藝術傳承”等五大部分。泉州素有“戲窩子”之稱,地方戲曲主要有:南音、梨園戲、傀儡戲、高甲戲、打城戲、掌中木偶戲等藝術瑰寶。2007年,“泉州南音”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刂罚焊=ㄊ∪菔胸S澤區(qū)西湖公園北側  郵編:362000  電話:0595-2275751822757512  傳真:0595-22757001  交通  交通線路:乘202、203、37路公交車直達;乘26、17、21、2、27、33、6、39路公交車至西湖站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淡季8:30~17:00旺季8:30~17:30  

    清水巖

    清水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清水巖位于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旅游區(qū),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巖是全國惟一主殿建設呈“帝”字形結構的巖寺,景區(qū)內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色山光秀麗神奇,文物古跡星羅棋布?! ≈饕包c: ?。?獅喉:祖師殿后有一塊巨大巖石,形似巨獅之首,釋迦樓就建在“獅頭”下方有石,形似獅口,可容數(shù)十人。獅口內還有圓每徑近二尺的孔穴,俗稱“獅喉”?!蔼{喉”內泉水涓涓,清風徐黎,猶如雄獅喘氣,傳說此洞穴直通泉州。 ?。?羅漢松:在覺路之旁,為清水祖師植,具有靈性。樹枝朝向殿宇,老樹橫枝,至徑直上,不敢侵徑,早時吐霧生煙,九百佘年,不改其柯,枝枝朝佛焉。相傳國漢楹每年長三寸,雷鳴電則矮三分。所以千年古樹也只有13米高左右。有古詩《詠羅漢松》曰:“昔傳身似菩提樹,今見手栽羅漢松:諸品都空誰不好,只留蒼骨老云峰”?! 。?清水法門:離開蓬萊祖殿昊天口,沿臺階拾級而下,不一會兒就到了法門,法門類似于佛教寺院的山門殿,內中供奉承趙、王、蘇、李四位0神,傳說他們原是山鬼,被祖師心伏為0神,他們法術高超,協(xié)助祖師驅邪鎮(zhèn)妖?! 。?枝枝朝北:聳天古樟生長地理位置獨特。傳說為清水祖師所植,現(xiàn)樹高31米,圍7米,樹枝坎朝北伸展,故名“枝枝朝北”?! 。?覺亭:為重檐歇山頂建筑,原為茶亭,明代萬歷十四年(1586年)邑令廖同春在倡修“覺路”的同時,改建茶亭。題額“覺亭”,取“還惺轉念,一覺即是”之義。廖同春詠覺亭詩:“一落籠樊歲屢更,幾將五斗負平生;行看覺路通仙路,靜聽泉聲雜梵聲。丹壁留名云吐潤,琳官對潤鳥傳笙;同游盡是煙霞客,千仞岡頭好結盟?!本]音壇:又名石柜壇,聳立在覺亭對面。綸音壇建于在覺亭對面。綸音壇建于在會宗延佑四年(1317年),壇高3.3米,上有小石塔,壇正面陰刻清水祖師在南宋四次榮受敕封的綸音牒文,上方浮雕翔龍和“皇帝誥命”及“敕賜照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的陰刻篆字,左邊垛陰刻不容緩延佑年間巖于重建成的記事。敕封牒文和巖宇重建記事對于研究清水祖和清水巖的歷史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有詩詠綸音壇道:“石柜崇隆鎮(zhèn)上方,敕書符緯栽堂皇;空山草木都生色,七在百年來佛國光”?! 。?真空塔:相傳祖師在巖圓寂,鄉(xiāng)人將其葬于巖后,筑塔亭覆其上。初無命名,南宋嘉定四年(1121),鄉(xiāng)人以祖師生前為僧,了悟真空,取名“真空塔”?! 。?圣泉:在方鑒塘的不遠處,泉自石出,長年不竟竭,味甘且冽,據(jù)說飲之可以清心去病,沐之可以祛穢,帶回噴酒能驅災凝祥,保一家平安,故名圣泉。有詩詠圣泉道:“森森岫壑聽潺,一曲清澄有圣泉;掬水洗心修慧業(yè),幾人到此悟靈源?”窺天古樟:真空塔左頂,有一棵斷去尾梢的古樟,高約法10米,外圍約6.6米,樹心空洞,直徑約1.86米,數(shù)人盤坐于樹洞之中可窺視蒼穹,其妙不可言喻,俗稱窺天古樟。更令人驚的是,空心古樟樹木逢春竟長出二根新技,生機勃勃,又稱“母子樹”?! 。?方鑒塘:方鑒塘又名浮杉池,傳說在興建巖時,因缺少巨材大梁,清水祖師扮作商人,到內山購買杉木。杉主問要買多少杉木?祖師說要買這山林中的所有的“無尾杉”。杉主早知山林中的杉樹寥寥無幾,且多不成材,當即收下幾緡錢,許諾山林中的無尾杉任其砍伐,且限五日內砍完搬離,逾期禁伐。祖師欣然成效?;貛r后即在巖坑沼間,命徒眾挖懷方池,池中鑿一孔眼,眾人不解其意。第二天夜晚,狂風驟起,內山一帶風力更猛,許多杉木被喬得斷尾齊腰。第三天,祖師新自去取杉,杉主信守諾言,任憑祖師砍伐。祖師先砍其中大材,投放于水落石出溝中,悠然返巖。剎那間,水溝口的杉木不見了。小沙彌詫異萬分,先后從孔眼內拔出九根大杉,心要盤算著建造巖寺的橫梁大柱已足夠,情不自禁地叫道:“夠了!”話音剛落,第十根剛露出孔眼的杉木再也拔不出來了。直到如今,方鑒塘的孔眼中還露著大杉頭,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三忠廟:廟為重檐歇山頂建筑,始建于何時,無考。原杞張巡、許遠、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將伍予胥請出,改祀四位忠英靈。歷代相傳,廟原祀張巡,許遠和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將伍子胥請出,將岳飛請入。從此“天下”的三忠廟就祀張巡、許遠和岳飛。巖祀張巡為首。故曰張巖,山亦名張巖山。“宋元豐間,祖師于張巖之側,另自營建清水巖,而將張巖遷在覺亭侖,并名為”三忠廟”。不知何時,廟中卻增祀關羽,竟成“三忠廟四偶像”了。海會院:海會院為民國重建,供奉南無阿彌陀佛、南海觀音、大勢至尊等菩薩。兩旁為十八羅漢、氣勢非凡、頗具特色?! 。保?清水山門:清水山門一九九八年秋后新建,在洋中鶴前大橋頭的上巖入口處。坊正中門高5.5米,寬4.00米,左右邊門各高5.00米,寬1.8米,頂蓋琉璃瓦,飛檐出水,總高達8.00米,莊嚴肅穆,堂皇矗立。石坊刻著中國佛學院教授、書法家虞愚先生題寫的牌額和“拜參千佛坐;同享十方春”的對聯(lián)。坊上邊柱鐫刻楷寫的“拓建柏油公路芳名”系泉州王愛琛所書?! 。保?試劍石:在窺天古樟不遠處,有塊傳說清水祖師寶劍削去一半的岌石,名試劍石。有詩詠道:“當日大師卓錫游,光芒劍氣欲橫秋;劈開此廠石分為兩,凜凜沖霄射斗牛”?! 。保?蓬萊祖殿:蓬萊祖殿為清水巖的主體建筑,創(chuàng)建于宋代。它依山臨壑,外觀呈“帝”字形,七妙地將人工建筑與自然巖壑融為體,古典雅,輪奐輪閏正殿為重檐山頂?shù)臉情w式建筑,由昊夭口、祖師殿、釋迦樓三部分組成,大殿兩側有檀樾廳、觀音廳、芳名廳、齋房、客舍等等,鱗次櫛比,相傳共有九十九間。蓬萊祖殿無論在建筑布局還是建筑風格以及雕技術、裝外飾工藝方面都頗具特色,是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刂罚喝菔邪蚕h蓬萊鎮(zhèn)  類型:山古跡寺廟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3-4小時  電話:0595-23353688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qsmount.com/  開放時間:  5:00-23:00    蓬萊鎮(zhèn)  在茶鄉(xiāng)安溪這片獨具靈秀之氣的飄香的大地上,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就是古有“人間仙境”美稱的蓬萊鎮(zhèn)。這里歷史悠久,鐘靈毓秀,人才輩出,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xiāng)和文化古鎮(zhèn),又是人們心往神弛的朝圣、休閑、旅游勝地,更是一方開發(fā)的熱土。 蓬萊鎮(zhèn)位于縣域東部,東經(jīng)118°05′,北緯25°08′,距安溪縣城16公里,東與魁斗鎮(zhèn)相連,西與西南同尚卿鄉(xiāng)、虎邱鎮(zhèn)交界,南與官橋…… 詳細++

    東岳寺

    東岳寺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 ≡麞|岳行宮,位于安溪縣治北郊風山山麓,是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qū),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無考,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由邑令李鑄重建。寺分前后兩殿,依山而建,高低相次。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康、乾間(1662一1795年)遺物。還有池頭宮、集賢堂、蓮花池、檀樾祠、釋子寺(即僧房)、萬善堂等。寺后有晦翁亭,寺前左右峙立牌樓式石坊?! |岳寺景色幽雅,北背鳳山,南面清溪,筆架三峰拱秀。俯覽城郭,煙火云蒸;仰觀山峰,晨夕霞蔚。由于東岳寺地處風山勝境,古來多有名人涉足于此,留下諸多題詠和文物古跡,現(xiàn)寺中乃懸掛有明書法家張瑞圖親題“風麓古剎”、“慧光普照”二匾。南宋理學家朱熹登臨觀賞,到此標題“鳳麓春陰”,名列古代“安溪八景”之首。   

    領SHOW天地創(chuàng)意樂園

    領SHOW天地創(chuàng)意樂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ISHOW天地創(chuàng)意樂園,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是福建省首個AAA級文創(chuàng)景區(qū),由廢棄的老舊廠房經(jīng)創(chuàng)舉性的設計、改造而來。園區(qū)成功開辟文化創(chuàng)意之旅、咖啡酒吧之旅、親子互動之旅等三條旅游路線,強化中外游客對文化藝術創(chuàng)意的感受和體驗。  信息來源:福建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

    泉州下屬行政規(guī)劃區(qū)域景點大全


    地區(qū) 景點
    鯉城區(qū) 泉州開元寺 源和1916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 泉州佛教博物館 弘一法師紀念館 花橋慈濟宮 富美宮 基督教泉南堂 百源川池 芳草園 后城旅游文化街 泉州承天寺 泉州游樂園 泉州西街 德濟門遺址 泉州府文廟 泉州開元寺鎮(zhèn)國塔
    豐澤區(qū) 泉州博物館 泉州東湖公園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領SHOW天地創(chuàng)意樂園 泉州森林公園 海外交通陳列館 法石真武廟 東西塔 百丈坪 三世佛 泉州刺桐公園 泉州西湖公園 靈山圣墓 伊斯蘭教圣墓
    洛江區(qū) 仙公山 虹山村 后深溪漂流 仰恩大學 惠女水庫水利風景區(qū) 洛陽橋 蔡襄祠(蔡襄紀念館) 仰恩湖 朋山嶺隧道 虹山瀑布 馬甲動植物觀賞園 清源山 崇武古城 泉州開元寺 清水巖
    泉港區(qū) 紅星生態(tài)園 坑內山 郭氏宗祠 泉州東岳廟 離相寺 昆山風景 土樓侍衛(wèi)府 壩頭龍鳳宮 紅星三青水利風景區(qū) 樟腳村 惠嶼島 盧琦故居 清源山 崇武古城 泉州開元寺 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
    惠安縣 崇武古城 華光文博園 凈峰寺 潮樂村 柏鄉(xiāng)三杰碑 千秋亭碑 泉州中國雕藝城 惠安科山森林公園 惠安青山宮 施瑯將軍陵園 大岞村 潮顯媽祖宮 崇武城墻 浮山村
    安溪縣 清水巖 東岳寺 安溪鳳山風景旅游區(qū) 志閩(安溪)生態(tài)旅游區(qū) 朝天山森林公園 開先縣令詹公祠 大巖山清風洞 湖頭泰山巖風景區(qū) 安溪龍門森林公園 安溪華祥苑生態(tài)茶莊園 清水巖寺 李光地宅和祠 鳳山森林公園 云中山自然保護區(qū) 安溪志閩漂流
    永春縣 牛姆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 永春雪山 烏髻巖景區(qū) 蓬壺仙洞風景區(qū) 魁星巖 蓬壺百丈巖 仙洞普濟風景區(qū) 北溪文苑風景區(qū)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創(chuàng)園 余光中文學館 永春文廟 東關橋 埔頭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風景區(qū) 云河谷
    德化縣 德化石牛山 德化岱仙瀑布 國寶云龍谷 中共福建省委機關革命遺址 南埕村 岱仙湖水利風景區(qū) 碗坪侖古窯址 千年樟樹王 龍門灘水庫 戴云山 德化國寶云龍谷水利風景區(qū) 大卿宮 桃仙溪 德化陶瓷博物館
    金門縣 金門國家公園 莒光樓 金門慈湖 水頭村 金門太湖 八達樓子 中正公園 陵水湖 金門民俗文化村 太武山風景區(qū) 金門模范街 清源山 崇武古城 泉州開元寺 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 德化九仙山
    石獅市 石獅晉江姑嫂塔 朝天寺 泉州港古建筑 虎岫禪寺 六勝塔 洛伽寺 閩南黃金海岸度假區(qū)(石獅黃金海岸) 金相院 蚶江海防官署碑記 閩南第一土地神 永寧古鎮(zhèn) 石獅城隍廟 清源山 崇武古城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泉州博物館
    晉江市 清源山 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 安平橋(五里橋) 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qū) 圍頭村 圍頭灣 靈源山旅游景區(qū) 晉江福林寺 陳埭丁氏宗祠 紫星村 草庵摩尼教寺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磁灶窯址 安海龍山寺 彌陀巖 晉江石筍
    南安市 葉飛故里 南安鄭成功紀念館 靈應風景旅游區(qū) 鳳山寺 山美水庫水利風景區(qū) 觀山村 寶湖巖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黃巢水利風景區(qū)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鎮(zhèn)(桃園玫瑰小鎮(zhèn)) 黃巢山

    泉州特產(chǎn)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