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99久高清在线播放,久久久久影院美女国产精品

  • <menu id="dwpjs"></menu>

    <dfn id="dwpjs"></dfn>
  • 導航


    當前位置:首頁 >>甘肅省 >>臨夏州 >>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景點大全


    景點 簡介
    林家遺址

    林家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家遺址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東塬鄉(xiāng)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二臺地上。文化內涵以馬家窯類型為主,包含有馬家窯類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存,是馬家窯類型的代表性遺址?! 〗陙?,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曾先后在這一帶調查,發(fā)現馬家窯、半山、馬廠、齊家、辛店等文化遺址十余處。1977年4月至7月和8至11月發(fā)掘總面積將近3000平方米。發(fā)現馬家窯時期房屋遺址27處,制陶窯址3處,灰坑98個。從地層上初步搞清林家遺址馬家窯類型文化遺存早、中、晚三個階段的堆積關系,為文化遺物分期奠定了比較可靠的基礎。  此外,還清理齊家文化房屋遺址三處,墓葬一座;漢代木槨墓一座,唐代土洞墓六座和大致同時期的水渠一段。出土馬家窯時期的石、骨、陶、銅器等三千余件。并在窯穴、房址內陶器和灰層中,發(fā)現大量稷和少量粟、-籽等谷物、油料的標本。出土獸骨種類和數量亦較多,這些重要資料的發(fā)現,為全面認識和進一步研究馬家窯類型文化的內涵、性質以及其他的有關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實物例證?! ∽钪匾氖窃谶z址的房址(F20:18)0土了一件青銅刀,在H54灰坑0土了銅渣。銅刀由兩塊范澆鑄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勻,短柄長刃,刀尖圓鈍,微上翹,弧背,柄端有明顯的安裝木把的痕跡。通長12.5厘米。1981年經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研究所檢驗,為含錫青銅,距今約4700年,是中國迄今的最早的一件青銅鑄器,此發(fā)現將我國銅制工具史提前千余年。也充分證明東鄉(xiāng)地區(qū)是中華民族最早開拓的區(qū)域之一?! ?006年5月,林家遺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成立于2006年,隸屬于縣文化局,副科級事業(yè)單位。該館位于東鄉(xiāng)族自治縣鎖南鎮(zhèn)東西大街上,館舍面積1150平方米?,F有工作人員13人,內設安全保衛(wèi)股、陳列展覽股、宣教股、文物保管股?! ≡擆^現有館藏文物648件,其中,二級文物16件,三級文物72件。常設民族文物展廳、歷史文物展廳和古動物化石展廳,臨時展廳2個。自2008年實行免費開放以來,累計接待觀眾十五萬人次?! ○^長:高嘉峻  景點位置  甘肅省臨夏東鄉(xiāng)族自治縣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東鄉(xiāng)縣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地處黃河上游,位于臨夏州東鄉(xiāng)族自治縣西北部,大夏河東岸、劉家峽水庫南側,景區(qū)總面積43.4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1.09平方公里。景區(qū)內有奔馳溝丹霞地貌、黃龍伸爪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民族建筑雕梁畫棟,飛檐翹角,河灘庫區(qū)鷗鳥群集,水鴨嬉戲,村莊隱敝,桃林茂密,椒樹映紅,山清水秀,空氣清爽,形成別具一格的田園風光。2013年被甘肅省水利廳以甘水辦水管發(fā)[2013]586號文件命名為甘肅省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下王家遺址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下王家遺址位于東鄉(xiāng)縣鎖南鎮(zhèn)下王家村南300米。面積約150平方米。采集打制石器2件、石片5件。石片用錘擊法制作。器身小而薄,長寬大致相等,其中2件為白色石英巖質,3件為角頁巖質。石器為加工精細的刮削器,一件為角頁巖質,一件為白色石英巖質。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舊石器時-古有重要價值。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黃家清真寺

    黃家清真寺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S家清真寺位于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xiāng)族自治縣大樹鄉(xiāng)黃家村,始建于清代,坐西朝東,現存寺門和禮拜大殿。大殿由前殿、后殿和窟龕3部分組成。前殿為單檐前出廊硬山頂建筑,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間6.1米,進深兩間5.3米。后殿為單檐歇山頂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各3.5米,墻體均為土坯砌筑。黃家清真寺勾連搭結構和倒丁字形屋脊在我省清真寺建筑中為首次發(fā)現,對研究我省古建筑結構形式具有重要歷史、科學價值?!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三塬遺址

    三塬遺址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z址位于東鄉(xiāng)縣考勒鄉(xiāng)三塬村西800米。面積約5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1米,暴露有房址和墓葬。采集有大量的馬家窯文化泥質紅陶、橙黃陶片和夾砂紅、灰陶片,其中馬家窯類型的陶片多飾繩紋,彩陶紋樣有黑彩勾葉圓點紋、弧線紋等,器形有罐、壺、盆、缽等;馬廠類型的陶片多飾繩紋、少量飾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黑、紅彩四大圓圈紋、漩渦紋等,器形有罐、壺等。另采集有少量齊家文化的泥質和夾砂紅陶片,多飾繩紋、籃紋,器形有深腹罐、高領罐和鬲。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的發(fā)展序列和與齊家文化的關系有重要價值?!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民俗文化商貿街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鄉(xiāng)縣民俗文化商貿一條街,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穆斯林建筑、古典建筑、現代建筑的風格,交相輝映,各具特色,風格迥異。  寬闊的馬路,彩磚編織的人行道,公園式的花壇與商貿樓渾然天成,透射著一種和諧之美。聞著"東鄉(xiāng)手抓"的陣陣濃香,領略蒼穹彎月的穆斯林建筑風格,品味阿拉伯文化與東方文化交融的風情,感受東鄉(xiāng)濃郁的民俗風情,讓我們恍惚進入了一個阿拉伯的世界,從中也可細品東鄉(xiāng)新縣城的獨特魅力?! ≡?,這里是一塊斜坡地帶,縣城改擴建工程開工后,縣上將民俗文化商貿一條街列入重點項目,規(guī)劃在縣委、縣政府大院南側,從南園市場開始至文化路建設長610米,寬24米的街道,并在街道北側和南側建設不同風格的商鋪樓,總建筑面積16139平方米,項目規(guī)劃總投資1981.5萬元,其中商鋪樓建設1897.5萬元,街道硬化工程84萬元。通過社會集資和國家投資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統一規(guī)劃,分段實施"的原則進行建設。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東大坡森林公園

      東大坡森林公園  東大坡森林公園位于東鄉(xiāng)縣西南部,距臨夏市12公里,公園占地面積4284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1%。這里松柏樹立,蒼翠挺拔,層層山巒,道道溝壑,盡掩映于蔥籠之中,空氣清新怡人,樹蔭密布,宛如置身于原始的大森林之中,聞山間花兒之郁香,聆林中鳥兒之歌唱,觀松濤之陣陣,品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無限風光在其中。東大坡森林公園叢林密布,云杉、油松等各類樹木高大挺拔,遠遠望去宛如一顆綠寶石,鑲嵌在東大坡上。綠色的森林、黃色的土地,紅色的丹霞地貌,繪成東大坡獨有的景觀。國道213線,像一條玉帶,蜿蜒盤旋,將東大坡緊緊纏繞。站在山巔,舉目四眺,黃河母親若隱若現,臨夏全景盡收眼底,可領略山峰之奇特,大自然之廣袤,頓覺心曠神怡,詩興大發(fā)。這時,山間響起悠悠的"臨夏花兒"聲,忍不住放開喉嚨回應幾聲,別有一番情趣在里頭?! ≡鹊臇|大坡并不是這樣的,以前這里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為改變這一現狀,東鄉(xiāng)人民20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大搞植樹造林,才有了今日松柏林立、叢林密布的東大坡??h上還充分利用東大坡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業(yè)。東大坡山莊、山情園、豐順山莊掩映于叢林之中,若隱若現,曲徑通幽,蜿轉盤旋。置身于此,空氣清新,天高氣爽。窖洞建筑獨領-,民族美食獨具特色,東鄉(xiāng)手抓饞涎欲滴,吸引八方游客前來駐足觀賞,細細品味?!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撒爾塔文體廣場

    撒爾塔文體廣場為文化旅游景點?! ∪鰻査捏w廣場  誰都不會想到,座落在大山之巔的東鄉(xiāng)縣城會有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體育場,環(huán)形跑道,鮮紅明亮;球場草坪,綠茵如洗;層層看臺,蔭翳遮蔽;這就是令東鄉(xiāng)人頗為自豪的撒爾塔文體廣場?! ∪鰻査捏w廣場像綠寶石一樣鑲嵌在縣城眾多山巒的懷抱之中,它是縣城改擴建工程實施的四大文化工程之一,規(guī)劃總投資515萬元。這里原先是東鄉(xiāng)縣城前的一條溝壑,縣上移山填溝,臨勢而建,在群巒之間建起了全州最大的體育場。體育場與整個縣城相輔相成,布局合理,成為東鄉(xiāng)新縣城的一大亮點?! ∪鰻査捏w廣場占地250畝,可容納觀眾10萬人。現如今,各種文體設施基本建成,塑膠跑道,球場草坪,堪稱全州一流。環(huán)體育場的護坡上,松柏吐翠、林木相間,遠遠看去就像朵朵綠傘插在護坡上,鱗次櫛比,錯落而有致,在體育場周邊形成了一道綠色的屏障?! ∪鰻査V場的建成,填補了東鄉(xiāng)縣體育場建設的空白,為豐富東鄉(xiāng)各族干部群眾文化生活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隴上奇觀紅塔寺

    隴上奇觀紅塔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上奇觀紅塔寺  沿著奔騰不息的洮河水,來到唐汪川紅塔山,這里地勢險峻,山巒層次分明,丹霞地貌別具特色。瞧,紅塔山上,兩根紅色巨柱非常明顯,凸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柱下就是有名的紅塔寺。  雄居川心的紅塔山,猶如一條巨龍,由西向東,將這片神奇的土地分為上下兩川,紅塔寺在百丈紅塔巖石上鑿成,塔名由此而得。紅塔寺歷史已很悠久,始建于南宋末年,后經多次重修。在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紅塔寺就建成了上、中、下三殿,全寺布局合理嚴謹,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渾。殿內共奉三大古佛,寺內保留有古洞壁畫和古佛畫像。清末民初,紅塔寺屢遭破壞,后幾經重修,又經歷十年浩劫,幾乎全毀?! 《﨩O一年初,經釋智義和尚倡導聯絡,由緬甸佛界贈送釋加牟尼玉佛一尊,各地僧俗,爭先焚香拜渴,盛況空前,紅塔寺聲名大振,二OO二年初,由主持唐仲吉倡導,推初地方知名人士主事,成立紅塔寺籌建委員會,四方群眾積極捐資29萬元,經縣鄉(xiāng)政府批準,征地5畝,于四月初八奠基動工,歷時一年七個月,新建后的紅塔寺氣勢奇特,獨具風格,成為東鄉(xiāng)縣一大佛教文化的觀瞻勝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東鄉(xiāng)鳳凰山

      在東鄉(xiāng)這蒼茫突兀的高山上有四處鳳凰山,分居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四鳳呈祥。因此人們賦予她一個美麗的名字--"鳳凰落腳的地方"。鳳凰是百鳥之王,祥瑞的象征。千年鳳凰山,點綴在東鄉(xiāng)奇山奇景中,形成迷人的人文景觀,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谝惶庿P凰山,坐落在東鄉(xiāng)縣西面的東塬鄉(xiāng),大夏河、牛津河東岸,緊接臨夏市。據《河州志》記載,形如鳳凰而得名。從東鄉(xiāng)縣阿婁池梁鳥瞰山形,恰如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頭東尾西,交毛牙三溝之間夾著翅膀,丹霞地貌是色彩斑斕的羽毛。史書上記載,在漢代邊陲河州納入中華版圖之時,這里曾經落過鳳凰,"有鳳棲息于此"。這里有瑰麗的景色,是古代《鳳林八景》、《河州八景》、《河州十二景》中的一個重要景色,文人墨客題詠不絕。明代嘉靖時,山東舉人劉承學在河州-,他遍覽了河州山川,潑墨寫下了河州最早的景詩,稱為《鳳林八景》詩。唐代時,在河州設立過鳳林縣,故有此景詩,其實就是《河州八景》詩。劉承學在其中第四景《高崗棲鳳》中寫道:  東城指顧鳳凰巔,鳳去山名不記年?! ≈苁银Q歧歸圣化,漢時欞鳳自人傳?! 〉鹿窠营q歌圣,毛美超宗誰認賢?! ∷慈諆x庭今又是,西陲遙頌四靈篇?! ∫馑际钦f,站在河州城頭上,指點河州城東的鳳凰山巔,述說著鳳凰的故事。周朝時鳳凰曾落在歧山,漢朝時美麗的鳳凰也光顧過這里??袷厦线@樣的俊才,也曾歡欣鼓舞。舜堯這樣的盛世,如今再現,依然歌頌著麟、鳳、龜、龍這樣的象征著太平盛世的靈物?! ∏宕又葸M士張和所寫的《河州八景》中,熱情四溢地歌頌了鳳凰山:  一峰突起萬峰低,恰對斜陽夏水西?! ∏ж鹆柘鲶@絢爛,幾人躡屐快攀躋?! ≥x騰牛脊波開鏡,影落龍泉彩映霓。  誰把文章夸藻輝,靈山占取鳳凰棲?! ∫馑颊f,在突兀挺撥的鳳凰山的對比下,周圍的群山變得矮小了。鳳凰山以西恰好與晚霞燦爛的斜陽和滾滾的大夏河相對,絢麗的丹霞地貌像天上高接千仞的凌霄宮,有幾個人正在攀援而上。在牛脊河和龍泉水的輝映下,像彩霓一樣美麗,鳳凰棲息在靈山上,誰的文章這樣精美啊!  鳳凰山,激發(fā)了眾多詩人的靈感,寫出了許多美麗的詩篇,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明代兵部尚書王竑的《鳳凰山》了?! ∈瓴灰婙P凰山,如今承恩暫得還?! 】於贸柕P翥,爭如出岫白云閑。  河源來自昆侖境,地勢遙連積石關?! 〖恼Z吾鄉(xiāng)鐘秀者,好臨絕頂共躋攀?! ≡娙酥幐枇思亦l(xiāng)的山水美景。意思是說,由于皇帝的恩德我又回到了家鄉(xiāng),看見了多年未見的鳳凰山,快來看啊,火紅的丹鳳迎著朝陽騰空而起,在白云的襯托下,更加多彩多姿。黃河來自昆侖山,地勢連著積石關,家鄉(xiāng)的優(yōu)秀的人才們快快來吧,讓我們共同攀上這壯麗的山頂?! ”鼻f門宦的創(chuàng)始人馬葆真臨去世時說:"村前鳳嶺山巔,殆即吾窀穸乎?"(《追遠亭碑記》)表達了他去世后想葬睡在鳳凰山巔這個風水寶地的愿望?! ×硪惶庿P凰山,就是東鄉(xiāng)縣的南面的鳳山鄉(xiāng),因漢代時,山下的禪家川出過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而得名。意為山溝里飛出了金鳳凰。據明嘉靖年間編修的《河州志》記載,"禪家川,州東六十里,貂蟬女出此。"東漢獻帝時,司徒王允來羌地視董卓演繹了一幕盛傳不衰的歷史話劇。禪家川,就是東鄉(xiāng)十里中的禪家里,現址為果園鄉(xiāng)牟家村?! ▲P山里有一個金龍池,形成時間頗為久遠。百姓傳說,從前在池中常常見到一條金色巨龍,時而騰云駕霧,時而潛入湖底,常常興云布雨,保護著一方平安。清光緒年間,池水走泄,成為平地,金龍池改名為池灘  。新中國成立后,發(fā)現過巨龜化石和許多古生物化石,分別被中國博物館和鄰縣化石館收藏?! 〉谌齻€鳳山,也叫落鳳山,就是東鄉(xiāng)縣北面的北嶺鄉(xiāng)大灣頭村。東鄉(xiāng)語叫文都山。相傳,不知何時,有一只色彩斑斕的鳳凰,自西方而來,在群山中盤旋良久,最后落在這文都山上。這里是伊斯蘭教四大門宦庫布忍耶創(chuàng)始人穆罕引吉尼(伊朗人)來此地傳教的地方,并定居于此。  第四處鳳凰山在東鄉(xiāng)縣東面的達板鎮(zhèn)。自鎮(zhèn)政府所在地沿洮河向上一公里,有一個地方叫索羅灘(東鄉(xiāng)語,意為梧桐灘),百姓傳說索羅灘里有個索羅樹(即梧桐樹),鳳凰曾經落在索羅樹上。再加之山形酷似鳳凰,因而得名。好象一只鳳凰正在飲水洮河。頭東尾西,頭在老鴉撲石崖的地方,尾在賽罕坪(東鄉(xiāng)語,意為漂亮的坪)。這里相傳著一個故事:明代時,皇帝朱元璋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在金鑾殿上射來了三只利箭,箭頭朝東箭尾朝西。他非常害怕,問劉伯溫是怎么回事。劉伯溫說可能預示皇上江山安危,危險來自西邊?;噬献屗タ纯矗芊窠獬G?。劉伯溫日夜兼程來到洮河東岸,看見東鄉(xiāng)達板山勢雄偉,有一處地方地形奇特,請來陰陽一看,陰陽說這是只鳳凰,怒視著東方,方向正對著金鑾殿,可能這里要出一個武將,危及社稷。劉伯溫馬上叫人在鳳凰的脖子上挖了一個深槽,意為斬了鳳凰,斷了風脈。至今這個深槽還在。近來在鳳凰山下建成了一個"鳳凰山垂釣中心",觀光瀏覽者不斷。  鳳凰,是百鳥之王,不奇不落,無寶不落?! ?黃河清圣人出,鳳凰落祥瑞來"。難道在東鄉(xiāng)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真有什么尚未發(fā)現的奇珍異寶值得使百鳥之王鳳凰頻頻光顧?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目前,東鄉(xiāng)縣正在創(chuàng)造條件,制定優(yōu)惠政策,引進技術,引進人才,引進資金,在歷史上鳳凰常落的地方,梧桐樹上筑鳳巢,吸引和期待著鳳凰的光臨。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

    松鳴巖

    松鳴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渗Q巖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和政縣城南23公里處的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距蘭州市110公里,距臨夏市45公里康臨高速下接臨康和二級公路直達景區(qū),交通十分便利。景區(qū)頂峰海拔2736米,總面積33平方公里。景區(qū)與太子山逶迤相連,小峽河奔騰于峽谷之間,青峰接云,古松參天,四季云霧繚繞,終年流水潺潺;每當山風勁吹,松鳴石壁,似千軍萬馬奔騰于峽谷之中,經久不息,松濤聲震蕩峽谷,故名“松鳴巖”。  景區(qū)由西方頂、南無臺、雞冠峰三峰構成,突兀挺拔狀似筆架。相傳神筆馬良每次做完畫之后,便把他那支神筆擱置于此,故又稱此山為“筆架山”。景區(qū)內有多處景點,在南無臺懸崖上有一段人鑿橫道,因其險峻而稱“天橋”。“天橋”之上于懸垂的石崖間有一形狀奇特的馬尾松,被稱作“萬年松”。過“天橋”向北數十米處便是“一線天”勝景。從“一線天”拐“之”字向南為仰天池,池水自石崖滲出,清澈見底,常年不竭。在松鳴巖觀音殿,還有一處非常奇特的景觀—神泉。相傳,此泉乃觀音菩薩玉凈瓶中甘露所化,自蓮花寶座下滲出,盈而不溢,涸而不竭,水質清冽。飲之,遂心愿,驅百病,潤心神。數百年來,民間爭相飲之,從者甚眾?! ×硗?,松鳴巖景區(qū)景點還有:幽寺鐘聲、拜殿秀色、大殿雄姿、松鳴飛瀑、百鳥朝鳳、小康之家、鴛鴦湖、松鳴塔、夫妻樹等。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是臨夏州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這里的古松千奇百怪,各具風姿,有的如孔雀開屏,有的似掠鷹騰起,還有狀似葫蘆的葫蘆松、獨松迎客的迎客松、凄美感人的同心松、虬根交錯的“群龍赴會”、通根相擁的連理松;更有那令人頓悟禪理的千佛手,雍容富貴的華蓋千年,高聳入云、挺拔傲立的擎天柱等奇異景觀。景區(qū)內云杉、冷杉、馬尾松遍布山野,古樹參天,四季蒼翠,故有“須彌翠色”之景名,列“寧河八景”之首。陽春三月,這里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炎炎夏日,這里綠蔭濃濃,涼風習習;金秋十月,這里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寒冬臘月,這里雪山青松,相映成輝!  據文獻記載,松鳴巖佛寺初建于明永樂二年——正統二年(1404-1437年),河州都督劉昭自捐奉銀并倡導民眾捐資創(chuàng)修,至清同治年間,先后建起大殿、二殿、三殿、玉皇閣、圣母宮、南無臺及西方頂等處的殿宇,以后大多毀于戰(zhàn)亂,到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縣時無一保存。1985年,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當地群眾又捐資出力在原址上重建了大殿、獨崗寺、山門、玉皇閣、娘娘殿等古典建筑,佛事活動隨之日盛。并且這些建筑上面液充分展示了現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河州木雕和彩繪的獨特魅力。原甘南農民起義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肋巴佛曾在松鳴巖坐床剃度。近年來,臨夏州委、州政府將松鳴巖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渗Q巖國家森林公園內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藍馬雞、紅腹錦雞、淡腹雪雞、野雉、四不象、鹿等珍稀動物;查明的喬木、灌木有200余種,野生花木174種,野生藥材205種,有一定經濟觀賞價值的野生果品類10余種。豐富的植物資源使景區(qū)四季變化分明,景觀豐富多彩。因此,松鳴巖便有了“綠色植物王國”之美稱。  和政是中國“花兒”的傳承基地,松鳴巖是河州“花兒”的發(fā)祥地,每當野牡丹遍山開放時,各地游人和花兒歌手云集于此,競展歌喉,唱“牡丹”,漫“少年”,“龍華盛會”因此得名。清人祁奎元有詩贊曰:“我亦龍華游盛會,牡丹歌罷獨徘徊?!彼渗Q巖花兒會,俗稱“四月八花兒會”。始于明代成化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二十八日,各地群眾前往松鳴巖,舉行盛大的龍華盛會。四月二十八日是花兒會的高潮,故松鳴巖俗稱“四月八”?!袄仙麻_浴佛會,八千游女唱牡丹”是對松鳴巖花兒會盛大場面的真實寫照。2007年我縣民間花兒歌手馬金山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松鳴巖花兒)傳承人稱號?! ∷渗Q巖景區(qū)1992年被國家林業(yè)部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被甘肅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2004年10月被中國民協確定為中國花兒傳承基地,“松鳴巖花兒會”2005年12月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5年12月松鳴巖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地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南25公里處的太子山林區(qū)  類型:森林山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3-4小時  電話:0930-5580381  官方網站:http://www.smygjslgy.com/  開放時間:  8:30-16:30  門票信息:  門市價:50.0元松鳴巖 松鳴巖 松鳴巖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

    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拭C省永靖縣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甘肅省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距省會蘭州市44公里,西與青海接壤,東北與蘭州相連,貼近歐亞大陸橋和蘭青線,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素以劉家峽水電站、炳靈寺石窟聞名于世。黃河呈“S”形流經縣域107公里,形成了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三大峽谷景觀,構成了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qū),總面積214平方公里。境內自然風光俊奇秀美,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古今文化交相輝映,是一處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旅游勝地?! ∮袊抑攸c文物保護單位炳靈寺石窟;有“黃河明珠”之稱的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電站,是我國水電事業(yè)的搖籃,2004年劉家峽水電站被列為全國工業(yè)旅游示范點;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是西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積達158平方公里,占景區(qū)面積的73.8%,形成了西北黃土高原特有的“高峽平湖”風光;有以炳靈石林為代表的丹霞地貌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十分罕見,被古人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太極島是黃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濕地,灰鶴、白鶴、釉頂鶴等26種2萬多只珍禽在這里棲息;境內挖掘出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地質遺跡規(guī)模大,種類多,遺存完整,堪稱世界之最,2001年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兩岸有遺存豐富燦爛的仰韶文化、齊家文化和辛甸文化,被稱為“彩陶之鄉(xiāng)”,出土的“彩陶王”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景區(qū)內花兒、儺舞、賢孝、財寶神等民俗和民間文藝多姿多彩、淳樸獨特,被聯合國非物質遺產保護組織列為“臨夏花兒采集地”。

    康樂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康樂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地處康樂、臨潭、卓尼、渭源和臨洮五縣交界處,北距省會蘭州市165km,西至合作177km,東接定西170km,公路四通八達??偯娣e是18.8萬畝,氣候特征復雜,生物群落多樣,植物種類約有90科346屬745余種;獸類45種,鳥類133種,爬行動物2種,兩棲動物4種,魚類5種,昆蟲類560余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獸類有豹、猞猁、林麝、豺、水獺,鳥類有斑尾雞、暗鼠雪雞、血雉、紅腹錦雞、藍馬雞等,昆蟲有雙尾褐鳳蝶。  蓮花山古稱西崆峒,早在明初就辟為佛、道教名山,據傳廣成子常往來于西崆峒。因其山體呈鱗形斷層,群峰聳立,形似蓮瓣,中頂平圓,狀如蓮蕊,酷似初綻蓮花,俊麗驕妍,整個山巒嵐氣籠罩,滿目綠海,像浩大的蓮葉罩在蓮峰之下,故名蓮花山?! ∩徎ㄉ礁呷朐票?,萬山朝拱,洮河、冶木河映帶左右,小蓮花山、姊妹山顧盼有情。其景色隨四季而變化,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冬有雪。具有華山之險、黃山之奇、青城之幽、峨嵋之秀。從半山腰的唐坊灘開始,翩翩起舞的“三仙女”仙石,含笑恭迎貴客的到來。拾級而上,登蓮花寶殿、十八羅漢樓、頭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四天門、紫霄殿、娘娘殿、舍身殿、轉0、吳家庵、圣仙洞至祖師大殿,上山的路線就成了回環(huán)形。從西面上,東面下,上時經過第一道險道獨木橋。此處兩邊斷崖幾十丈,有一丈多地方因無法鑿有石洞,兩洞間貫一鐵鏈,配有扶手,一環(huán)一步,易上難下。再上,就是打兒灣、金頂,金頂是蓮花山第二高峰。從金頂東上就到了夾人巷。這是此山第二處險道。巷長二丈有余,只容一人通過,陡得猶如登梯,配有鐵索作為扶手。繼續(xù)東上就到了峰頂玉皇閣,海拔3578米,極目四望,山下群峰鎖抱、萬山碧綠;山間白云纏繞,枇杷翠竹,輕紗素裹。風云雨晦,變幻莫測。時而紅日高照,晴空萬里,四野盡染,絢麗多姿;時而云騰霧繞,雷鳴電閃,大雨滂沱,煙雨朦朧;時而朝霞撒彩,夕陽晚照,萬山如洗,娜婀多姿。真是“山勢騰騰凌云氣,松柏幽隱起霧煙,白云出繡紅日盡,遠望無際天地寬”。飽覽玉皇閣美景,游過終年結冰的水簾洞,下山就到了“鷂子翻身蛇倒退”。這是此山第三道險隘,配有兩根下垂的鐵鏈。人下時,必須手握鐵鏈,足踩石階,一環(huán)一階,猶如懸梯。快下到底時,還得從左面向右面跨一大步,轉到右面,順右面的鐵鏈倒下三階再下幾階才能到底,故名“鷂子翻身蛇倒退”。再下,就到了東方頂,至此險處已過。經過三眼泉就回到了轉0,環(huán)游結束。真是山險景奇,步步為畫。  蓮花山不僅自然風光優(yōu)美,氣候宜人,而且是洮岷“花兒”北路流派蓮花山花兒的故鄉(xiāng)。蓮花山花兒“出口即為華章,比興詠懷情真”,猶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妙趣橫生,廣泛流傳于當地,深受人民喜愛?!耙荒暌惶松徎ㄉ?,娃娃不引門不看,哪怕沒有一分錢,也要上山歡兩天”。這就是當地群眾浪蓮花山花兒會的真實寫照。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至初六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的“六月六”花兒會。一年一度,風雨無阻?!傲铝鄙徎ㄉ交▋簳侵苓吙h市花兒會中歷時最長、參加人數最多、朝山程序最健全、影響最深遠、最具代表性的花兒會。屆時,歌手云集,商賈紛至,人流如潮,歌場似海。到處洋溢著“花兒”的芬芳。2004年,蓮花山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花兒保護基地”。2005年蓮花山花兒會被文化部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7月18日,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成功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3年榮獲甘肅公航杯2013甘肅最受歡迎十大旅游景區(qū)稱號和2013“絢麗甘肅”十佳旅游景區(qū)?! ?/p>

    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驼艅游锘┪镳^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于2003年建成開放,占地面積135畝,建筑面積23085平方米,分為一、二、三號館三個獨立建筑,其中一號館為臨夏地質館,二號館為生命進化館,三號館為和政化石陳列館。館藏各類化石標本3萬多件,分三綱8目150個屬種,其中一級品43件,二級品176件,三級品804件,分屬新生代晚期的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距今3000萬年的巨犀動物群;距今1300萬年前的鏟齒象動物群;距今1000萬年左右的三趾馬動物群;距今200萬年前的真馬動物群。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馬化石、鏟齒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馬化石、巨鬣狗化石占據六項世界之最。相繼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二級博物館;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綠色單位建設環(huán)境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榮獲2012年度第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獎?,F實行免費開放政策,全年對外開放,無閉館日。  一號館為臨夏地質館,展示了青藏高原隆盛變遷的原理,以及臨夏盆地形成的地質歷史發(fā)展延續(xù)的概況。臨夏盆地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緣,億萬年來隨著地殼的不斷運動,歷經板塊裂解、造山運動、海洋變遷的地質作用,記錄了本地區(qū)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質演變,特別是晚新生代以來的完整沉積地層,為適應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古動物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棲息環(huán)境。通過展示代表性礦物、巖石標本以及臨夏盆地獨特的地質地貌的復原模擬,從而了解本地區(qū)的地質歷史變遷和預防自然災害的科普知識提供了絕佳的展示環(huán)境,并保存了新生代晚期不同地層環(huán)境的化石記錄,從而為臨夏盆地的地質變遷歷史和青藏高原隆升過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質證據。  二號館為生命進化館,揭示了地球的演變產生了生命,生命的進化又深刻改變著地球環(huán)境的面貌,演繹著從生命起源、發(fā)展、輻射、滅絕的不斷更替,直至人類誕生的螺旋式的歷史記錄。整個陳列以古動物進化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展示內容,按低等到高等的發(fā)展順序,有反映古生代海洋動物的“三葉蟲”和曾經統治海洋的“魚類”代表,中生代的陸地霸主恐龍,以甘肅出土的“黃河巨龍”、“巨型北山龍”等復原骨架為主體,勾勒出甘肅白堊紀地質公園的展示場景及代表性標本,其中玉門甘肅鳥是中國發(fā)現的第一個中生代鳥類化石標本,同時系統展示了哺乳動物的大發(fā)展,讓觀眾閱歷從億萬年來地球上的各種生命的生存、繁衍、滅絕的波瀾壯闊的演進進程,體會到地球生命進化的滄海巨變?! ∪栒褂[館位于一、二號館西側,呈“品”字型布局,與一、二號館遙相呼應,定位為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專業(yè)展覽館,以巨犀、鏟齒象、三趾馬、真馬四大動物群為主線,突出展示了以和政羊、鏟齒象、三趾馬、披毛犀、埃氏馬、巨鬣狗等“六項世界之最”的典型代表,以及千奇百怪的奇蹄類、偶蹄類、長鼻類等食草動物的多樣性,和豐富的鬣狗科、犬科、鼬科、兇猛敏捷的貓科等食肉動物雕塑般凝固在巖石中,敘述著在和政地區(qū)繁衍、生息、滅絕的悲壯歷程,與它們的獵物沉積在一起,共同歸于天地。這些眾多的化石材料是了解青藏高原隆升變遷的地質歷史時期的關鍵線索,為我們重塑古哺乳動物進化和絕滅的詳細過程提供了絕佳的材料。把古氣候、古環(huán)境、古地理發(fā)展變遷、古生物變異進化的各個階段,真實的展現在觀眾眼前。在展品表述上運用情景再現手法營造生態(tài)景觀,通過空間、色彩、造型等設計要素,科學提煉、自然還原、藝術概括、高仿真制作,在有限空間營造富有意境的生態(tài)場景。和政四大古動物群典型的生態(tài)景觀,把展品的單一展示改為群組式展示,突出大面積的仿真場景,以數量龐大的化石,形成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和韻律,將游客帶回到史前時代,以鮮活直觀的形式呈現給觀眾,將觀眾引向對古動物演化及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思考,達到心靈震撼性?! ∽哌M和政古動物化石博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同時我們也將感受到生命的輝煌與悲壯,心靈為之震撼,思維將飛躍歷史的時空隧道。去感受生物演化的萬變奇妙與大自然變化的豐富多彩。每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都來到這里,都將經歷一次心靈上的極大震撼?! 〉刂罚焊拭C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迎賓路(縣城北側)  電話:0930-5524668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9:00-16:00,每周一閉館。  地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城關鎮(zhèn)梁家莊村

    齊家坪遺址

    齊家坪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家坪遺址  齊家民族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民族,他曾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巨人,統領過這塊廣袤的地域,在期延續(xù)1000年左右。后來融入商文化而消亡了,使今天的人們看到其精美絕倫的陶器、玉器、銅器而贊嘆不一,著實叫人神思向往這古老的民族,貪戀這塊神奇的寶地。  上世紀二十年民族的面紗被人了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一系列原始文化。這個人就是博士。雖然他在《甘肅考古記》中把齊家文化的年代錯排在仰韶文化的前面,引起后來不少紛爭,其影響更為廣泛深刻。安特生(1874·7·3——1960·10·29)瑞典人,1901年取得地質學專業(yè)博士學位。1914年時任瑞典烏普薩、兼瑞典地的安特生被請來華擔任農,為北洋政府尋找鐵礦和煤礦,但連年軍閥混戰(zhàn),使其三年尋礦舉步維艱,后受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考古l]《絲綢rl]的影響,他兩眼緊緊盯上了浩如煙海的華夏文化。他要在中國史前考古領域掀起一場革命,改寫中國的史前史。1921年,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發(fā)現了北京人遺址而震撼當時的科學界。又在河南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發(fā)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他還認為,中國早期文化應在黃河上游。1923年的春天,安特生從蘭州出發(fā),一直在陜甘青三省地區(qū)進行野外考古。以蘭州為中興,半徑400公里的范圍內搜尋。一天安特生在蘭州的一貨攤上見到一件裝煙渣的彩陶罐(圖一),問及攤主,說是從臨洮得來。于是他前往臨洮,沿洮河一路南下,在縣城10公里的洮河西岸發(fā)現了一種新文化,被他命名為馬家窯文化。1942年4月23日安特生沿洮河抵達西岸,在廣河發(fā)現了半山類型文化發(fā)現了齊家文化,并以不可辯駁的實物擊國無石器時代的理論,開辟了前景。后來他寫出了[華遠古之文rl《中國史前史研究》《遠東地質學與考古學研究》《河南的史前史遺址》等,還寫了黃河上游文化的《甘肅考古記》。安特生是較早從事中國新石器時代研究的學者之一。當時由于受到方-和考古資料的局限,曾對中國史前文化的分期問題作過不正確的判斷,又曾主張中國文化西來說。后來他對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觀點有所糾正,曾強調中國從仰韶文化經過商代直到今天,在人種和文化上是連續(xù)發(fā)展的。總之,安特生在中國新石器時-古上是有很大貢獻的。在甘肅寧定發(fā)現的齊家坪遺址,在中國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頁?! ↓R家坪遺址位于洮河西岸臺地上。2006年11月9日,去采訪廣河南山學校時,我們繞道三甲集,順洮河西岸南行西上坡,近排子坪鎮(zhèn)政府,問路于一位開鋪子的老人,他很熱親的說:“向南,不遠就是齊家坪,我給你們帶路?!边M村,迎面是一塊廣河縣人民政府立的石碑,碑上部寫:“全國重點保護單位齊家坪遺址?!毕虏繛檫z址簡介:“齊家坪遺址在廣河縣排子坪鄉(xiāng)齊家坪村,位于洮河西岸二級臺地上。1924年由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首次發(fā)現于此而得名,是甘肅省仰韶文化之后的重點發(fā)現。主要蘊藏為灰層、居室地、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部分陶器曾加過國內外展覽,內涵極為豐富,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村里來了人,幾位群眾圍了過來,問及遺址地點,言在村東南,于是我們來到村南,群眾向下指著,那是一塊由西向東、由高向低緩延的臺地。遺址“東至臺地邊緣,西至山嶺,南至廟溝,北至二郎廟溝。寬約400米。”當年,安特生發(fā)掘地經上世紀平整土地等因,具體地點現難以確定,只是一個大概。我們又往南繞過一條溝坪遺照片而返。由于時間的關系,未來得及搜集口碑資料,留下了一點遺憾,也留下一份牽掛。  翻閱有關資料,1943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到過甘肅寧定縣作過發(fā)掘調查。他說:“我們居然找到了齊家文化期的墓葬。新發(fā)現的結果,不僅對于齊家時代的埋葬風俗及人種特征方面,供給新材料;并且意外的又供給地層上的證據,使我們能確定這文化與甘肅仰韶文化二者年代先后的關系”“可以證明甘肅仰韶文化是應該較齊家文化為早?!饼R家坪遺址是晚于仰韶文化遺存的另一種不同于仰韶文化系統的文化遺存。并指出:安特生對于中國新石器時代分期問題的基本論點,建筑在“單色陶器”早于“彩色陶器”之上,從我國考古學的新資料中證明這樣的理論是錯誤的。1975年,甘肅文物隊對齊家坪遺址又一次進行了大面積考察發(fā)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齊家文化的經濟生活以原始農業(yè)為主,畜牧次之,兼及狩獵,人們已過著比較穩(wěn)定的生活。主要是種粟,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次是骨器。齊家文化的畜牧業(yè)相當發(fā)達。家畜以豕為主,還有羊、狗、牛、馬等,六畜基本齊全。從出土的野生動物骨骼可知,鼬、鹿、狍等是當時狩獵的主要對象。制陶業(yè)比較發(fā)達。陶器多系手制,一般采用泥條盤筑法。陶器多為素陶,胎質精細,器形多樣,還發(fā)現有陶鼓、陶鈴、陶塤等樂器及各種動物雕塑像。在居址與墓葬中,普遍發(fā)現有陶、石紡輪與骨針等紡織工具,有器物上有似麻布紋的痕跡。冶銅業(yè)的出現是生產上的一項突出成就。青紅銅器有刀、錐、鑿、泡、銅飾等。齊家坪遺址出土的銅斧,長15厘米,寬3.5厘米。一端有長方形的孔,并附有一對小鈕,是齊家文化銅器中最大的一件標本。齊家坪遺址還出土了一面銅鏡,直徑6.03厘米,厚0.2厘,中央附有一橋狀鈕,鏡面有光澤。齊家玉器,在中國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甘肅省博物館展廳玉器展柜中有齊家坪出土的玉琮,琮致密溫潤,古樸素雅,入目心悅。齊家人崇尚素潔,以素為美。這如同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板e采縷金”是一種美,“初發(fā)芙蓉”更是一種美,每一時代都有自己的崇尚之風。安特生對甘肅新石器晚期的玉器很驚奇,他說:“最足引人注意者,莫如仰韶期之墓地中,發(fā)見曾琢磨之玉片及玉瑗數件,其形質吾人常認為來自新疆和闐者也。解說者謂甘肅石銅器時代過渡期之民族,與新疆似有貿易上之聯絡,但就吾人所知,仰韶期之民族,缺乏金屬,則彼等竟能作脆薄如瑗、堅靱如玉之器物,寧不足怪也。”還有齊家坪人以白灰用來隔潮,這在建筑史上是一大進步。齊家文化遺址發(fā)現的房屋中遺跡中有很多居住面上的白灰面延伸到豎穴上,殘高達0.3米--0.4米,居住面長達4到6米,寬達3到5米,半地穴房屋和平地起建的房屋的四壁和居住面,同時用白灰面和草泥土構成。也發(fā)現居住面上有兩層或多層白灰面的現象,間距一般為5厘左右,下層白灰面較厚,上層較薄。這種現象可能是原有居住面損壞后,在上面又用草泥土填平,再敷一層白灰面的痕跡?!熬C合上述數種特點??芍^渡期之民族,其生存之道,大都仰給農業(yè)。村落遺址之廣闊,文化層之深厚,凡此皆示其居住之悠久。設非務農為本,則殊難以自存。且陶器上之繩紋及格紋,則示當日有紡織植物之培養(yǎng)。村落遺址豕骨之多,則示當日蓄豕之繁。此等施設,若非農業(yè)之社會,當不克維持者也。”另外,在齊家坪遺址分別發(fā)現了8人和13人同坑墓,內仰身者似為墓主;其余人骨架有的有頭無身,有的頭骨和軀體分別埋葬,也有的三、四個頭骨放在一起,對這類現象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種認為是當時日趨頻繁的部落戰(zhàn)爭的受害者。同時也說明氏族社會正在崩潰,開始向奴隸社會過度。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下屬行政規(guī)劃區(qū)域景點大全


    地區(qū) 景點
    鎖南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達板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河灘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那勒寺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唐汪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果園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汪集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龍泉鎮(zhèn)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春臺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柳樹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東塬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坪莊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百和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關卜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趙家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五家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沿嶺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風山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車家灣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高山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大樹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北嶺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考勒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董嶺鄉(xiāng) 林家遺址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大夏河水利風景區(qū) 下王家遺址 黃家清真寺 三塬遺址 民俗文化商貿街 東大坡森林公園 撒爾塔文體廣場 隴上奇觀紅塔寺 東鄉(xiāng)鳳凰山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特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