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航
臨濟村位于鄉(xiāng)政府駐地西南2公里,長方形聚落。因瀕臨濟水(今黃河)而得名。
臨濟村原為朝陽縣廢城遺址。隋開皇六年(586年),朝陽縣由延安鎮(zhèn)(今屬鄒平縣)遷此。十年(596年)后,改朝陽縣為臨濟(此為臨濟二字最早記載)縣。宋咸平四年(1001年),省臨濟入章丘。景德三年(1006年),新建與府州同級的清平軍,為清平軍駐地。熙寧三年(1070年)清平軍降格為縣級軍,駐地由臨濟遷往舊軍。金代,名臨濟鎮(zhèn),是縣屬四鎮(zhèn)之一。臨濟,自隋代以來,歷為縣、軍、鎮(zhèn)駐地,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終軍墓今在章丘市黃河鄉(xiāng)臨濟村西南。《漢書.藝文志》儒家有《終軍》8篇,今有清人輯本?! ?
人口 | 面積 | 行政代碼 | 郵編 | 區(qū)號 | 地圖 |
---|---|---|---|---|---|
-- | -- | 370114123 | 250000 | 0531 | 查看 臨濟村谷歌衛(wèi)星地圖 |
地區(qū) | 人口 | 面積 | 下屬行政區(qū)域 | 衛(wèi)星地圖 |
---|---|---|---|---|
暫無數(shù)據(jù) |
地區(qū) | 簡介 |
---|---|
臨濟村 |
臨濟村位于鄉(xiāng)政府駐地西南2公里,長方形聚落。因瀕臨濟水(今黃河)而得名。 臨濟村原為朝陽縣廢城遺址。隋開皇六年(586年),朝陽縣由延安鎮(zhèn)(今屬鄒平縣)遷此。十年(596年)后,改朝陽縣為臨濟(此為臨濟二字最早記載)縣。宋咸平四年(1001年),省臨濟入章丘。景德三年(1006年),新建與府州同級的清平軍,為清平軍駐地。熙寧三年(1070年)清平軍降格為縣級軍,駐地由臨濟遷往舊軍。金代,名臨濟鎮(zhèn),是縣屬四鎮(zhèn)之一。臨濟,自隋代以來,歷為縣、軍、鎮(zhèn)駐地,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終軍墓今在章丘市黃河鄉(xiāng)臨濟村西南?!稘h書.藝文志》儒家有《終軍》8篇,今有清人輯本。 |
暫無數(shù)據(jù)
暫無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