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寨村位于梭戛鄉(xiāng)西北部,距鄉(xiāng)政府駐地6公里,總面積3.5公里,耕地面積1523畝,轄7個村民組9個自然村寨,全村558戶,總人口2254人,居住著漢、苗、仡佬等民族。全村平均海拔1250米,地勢山高谷深。
建有多功能活動室1個,面積120平方米,有0黨員21名,有村完小1所,教師9人,衛(wèi)生室1所,共有衛(wèi)生員1名。農民人均純收入2529元,主要農作物以玉米、油菜為主,交通方便,黔中水利樞紐工程經由本村,被征用地約900畝,該工程目前正處于建設中。
--人口總數:2254人 農業(yè)人口:2254人 非農業(yè)人口:/人
--行政區(qū)面積: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23.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仡佬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又好又快地發(fā)展新農村建設
--所轄村:九個組 生產總值:/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 名特產品:烤煙,花生 辦公所在地:平寨村
人口 | 面積 | 行政代碼 | 郵編 | 區(qū)號 | 地圖 |
---|---|---|---|---|---|
-- | -- | 520203212 | 553400 | -- | 查看 平寨村谷歌衛(wèi)星地圖 |
地區(qū) | 人口 | 面積 | 下屬行政區(qū)域 | 衛(wèi)星地圖 |
---|---|---|---|---|
暫無數據 |
地區(qū) | 簡介 |
---|---|
中寨村 |
中寨村位于梭戛鄉(xiāng)中部,鄉(xiāng)政府駐地,為梭戛鄉(xiāng)經濟文化中心。地處烏江水系三叉河中北坡地帶,最高海拔1380米,最低海拔1270米,高差110米,大部分地區(qū)在1300—1340之間,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年均降雨量1342.4毫米,主要災害性氣候有倒春寒、冰雹、春旱等。 全村轄十個村民組,十一個自然村寨,現有968戶人家,4018個人口。全村國土面積7676畝,其中林地面積14250畝,耕地3718.2畝,宜林地841.65畝,宜牧荒山34.8畝,其余均為裸露巖石山,需進行石漠化治理。土壤有石灰土、水稻土三大土類,分布有小土泥土、苦大泥等4個土種的土壤。 境內水源條件差,村寨周邊無較大地表徑流,山溪枯水季節(jié)甚至斷流,人畜飲水極其困難,枯水季節(jié)村民主要靠自己修建的小水池解決人畜飲水問題,作物需水全部靠望天落雨,嚴重制約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影響了當地民族生活習慣的改善。 村境為多山地貌,實施退耕還林511畝,都是以杉樹為主;有集體公益林732畝,有個人公益林48畝,有集體商品林403畝,有個人商品林764畝,灌木林地412畝,未成造林99畝。地勢南低北高,出露巖石均為石灰?guī)r夾頁巖,石漠化十分嚴重,通過治理,現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改變。 中寨村糧食作物以玉米、洋芋、大豆為主,經濟作物以種植辣椒為主。養(yǎng)殖以豬、牛、雞、鴨等為主;常年適合生長的有核桃、梨樹、櫻桃、板栗、漆樹等經果樹,適宜種植柳杉、楸樹等用材樹種。 --人口總數:4018人 農業(yè)人口:4018人 非農業(yè)人口:312人 --行政區(qū)面積:10.01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2228.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仡佬,白,回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大力發(fā)展社會、經濟、文化,促進新農村建設 --所轄村:10個村民組 生產總值:1644.4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 名特產品:花生,辣椒,烤煙,桃子,青皮梨,杜仲 辦公所在地:中寨村七組 |
安柱村 |
安柱村位于梭戛鄉(xiāng)南部,距離梭戛鄉(xiāng)政府3.2公里,全村共有10個村民組,13個自然村寨,總戶數603戶,總人口2515人,其中長角苗151戶共325人,人均純收入1080元,轄區(qū)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51畝,人均耕地面積0.62畝,退耕還林201.5畝,封山育林2047畝,黨員23人,其中女黨員2名,流出黨員4名,村內有完小兩所,教師14人在校學生320人,村有活動室一個,衛(wèi)生室一個,占地面積200平方米。 --人口總數:2515人 農業(yè)人口:2515人 非農業(yè)人口:/人 --行政區(qū)面積: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51.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在中國0領導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所轄村:10個組 生產總值:/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 名特產品:生態(tài)魚 辦公所在地:安柱村八組 |
高興村 |
高興村是梭戛鄉(xiāng)長角苗集居的少數民族村,位于梭戛鄉(xiāng)東北部,距鄉(xiāng)政府駐地4.5公里,全村下轄隴戛、小壩田、高興、補空四個自然村寨共4個村民小組,403戶,總人口1617人,總勞力484個。全村國土面積7885.2畝(丈量畝),其中耕地968畝(習慣畝),林地848.7畝,牧地1094.1畝。水域1.8畝,居民點占地和交通用地131畝,未利用地2091.4畝。耕地中約23%為陡坡地,其余為緩坡耕地和梯地,耕層淺、養(yǎng)份含量低、肥力等級低、抗旱能力弱。該村平均海拔1600米,地勢南低北高,出露巖石均為石灰?guī)r、夾頁巖;溫涼氣候,秋季低溫,倒春寒、冰雹為主要災害性氣候,作物需水全部靠望天落雨。生物資源方面,除玉米、薯類、豆類、麻類、蔬菜等作物品種及豬、牛、馬、羊、禽等飼養(yǎng)牲畜外,有杉、楸、梨、核桃、漆樹等樹種,還有部分野生中草藥品資源。村內建有“中國貴州梭戛高興生態(tài)博物館”,截止目前,先后有3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客人到長角苗社區(qū)考察、觀光、旅游,已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 村境內水源條件差,生物資源豐富,水源方面唯一的小壩田山泉流量不足,枯水季節(jié)甚至斷流,人畜飲水普遍困難。村內生產生活設施落后,居住條件較為惡劣。人畜飲水管道雖已進寨,但年均斷水達5個月以上;4個自然村寨均通公路、通電,但公路路況差,每遇雨天機動車輛便無法行駛,通電也不正常;已通電話、電視,但普及率不高,目前已經安裝-接收裝置124套,收視質量大大提高;村內現有小學2所,其中完小一所,在校學生311人,教師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8%;有衛(wèi)生室1個,村衛(wèi)生員1名,但設施不夠完善;建有多功能活動室1個,面積為120m2;畜圈、廁所十分簡陋,廚灶原始、耗能,燃料需由村外運進,運距20公里以上。通過實施茅草房改造和危房改造,村民的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解決了145戶、605人無房危房戶住房困難問題。2009年,爭取上級支持,投入資金21萬元,啟動實施高興村跳花場建設項目,已經完成20余畝土地的征用工作,正在爭取后期建設投入。 高興村產業(yè)以傳統(tǒng)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為主,先進適用技術正在全面推廣,良種良法普及率逐步提高,農民以種植玉米、洋芋為主,少部分種植小麥、麻類、蔬菜。通過引進脫毒馬鈴薯、雜交玉米的大面積種植,糧食單產水平有所提高,但糧食供應依然不足,又制約了該村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全村現有牛213頭、馬37匹、豬218頭,羊78只、家禽2800余只。2009年,全村人均占有糧食315公斤。農民增收渠道單一,主要靠發(fā)展種養(yǎng)業(yè)和外出打工, 2009年,人均純收入僅1958元,是梭戛鄉(xiāng)乃至全特區(qū)最為貧困的行政村之一。 --人口總數:1617人 農業(yè)人口:1617人 非農業(yè)人口:/人 --行政區(qū)面積:5.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968.0畝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在中國0領導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所轄村:隴戛,小壩田,高興,補空 生產總值:/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 名特產品:苗家蠟染 辦公所在地:高興村隴戛 |
樂群村 |
樂群村村情概況 ?。?)自然條件 樂群村位于梭戛鄉(xiāng)東部,距鄉(xiāng)政府駐地3.5公里,地處烏江水系三叉河中北坡地帶,東經105°24′26″—105°26′5″,北緯26°26′27″—26°27′46″,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1600米,高差250米,大部分地區(qū)在1600—1750之間,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年均降雨量1342.4毫米,主要災害性氣候有倒春寒、冰雹、春旱等。 ?。?)土地資源 全村國土面積9544.5畝,其中林地面積400.5畝,耕地5835畝,宜林地600畝,宜牧荒山1125畝,其余均為裸露巖石山,需進行石漠化治理。土壤有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二大土類,分布有紫泥土、紫色土、小土泥土、苦大泥等4個土種的土壤。 (3)水資源 境內水源有小壩田小河,是梭戛鄉(xiāng)境內最大的人飲工程水源地,農業(yè)生產用水極其困乏作物需水全部靠望天落雨,嚴重制約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影響了當地民族生活習慣的改善。 (4)森林資源 村境為多山地貌,實施退耕還林236.12畝,都是以柳杉樹為主;有集體公益林1315.5畝,有個人公益林285畝,有集體商品林570畝,有個人商品林570畝,灌木林地597.45畝,未成造林291畝。地勢南低北高,出露巖石均為石灰?guī)r夾頁巖,石漠化十分嚴重,通過治理,現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改變。 ?。?)生物資源 樂群村糧食作物以玉米、洋芋、大豆為主,經濟作物以種植辣椒為主。養(yǎng)殖以豬、牛、雞、鴨等為主;常年適合生長的有核桃、梨樹、櫻桃、板栗、漆樹等經果樹,適宜種植柳杉、杉樹、楸樹等用材樹種。 ?。?)旅游資源 樂群村居住的漢族、回族、布依族三忠民族,是我鄉(xiāng)唯一一個有布依族居住的村。已省委、省政府命名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旅游協(xié)會、省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協(xié)會等機構評為“貴州省十大魅力旅游景區(qū)”之一,布依族村寨距生態(tài)博物館不到1000米。 --人口總數:2433人 農業(yè)人口:2433人 非農業(yè)人口:/人 --行政區(qū)面積:6.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5835.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回,布依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在中國0領導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所轄村:9個組 生產總值:/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云南寨脫毒洋芋種植基地 代家寨綠殼蛋雞養(yǎng)殖基地 名特產品:生姜 辦公所在地:樂群村一組 |
平寨村 |
平寨村位于梭戛鄉(xiāng)西北部,距鄉(xiāng)政府駐地6公里,總面積3.5公里,耕地面積1523畝,轄7個村民組9個自然村寨,全村558戶,總人口2254人,居住著漢、苗、仡佬等民族。全村平均海拔1250米,地勢山高谷深。 建有多功能活動室1個,面積120平方米,有0黨員21名,有村完小1所,教師9人,衛(wèi)生室1所,共有衛(wèi)生員1名。農民人均純收入2529元,主要農作物以玉米、油菜為主,交通方便,黔中水利樞紐工程經由本村,被征用地約900畝,該工程目前正處于建設中。 --人口總數:2254人 農業(yè)人口:2254人 非農業(yè)人口:/人 --行政區(qū)面積: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23.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仡佬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又好又快地發(fā)展新農村建設 --所轄村:九個組 生產總值:/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 名特產品:烤煙,花生 辦公所在地:平寨村 |
沙子村 |
沙子村轄區(qū)面積18平方公里,現有村民組15個,總戶數887戶,總人口3707人,其中少數民族1200人,現有耕地面積2647畝,水田752畝,人均吃糧337公斤,人均收入2443元。 --人口總數:3707人 農業(yè)人口:3707人 非農業(yè)人口:/人 --行政區(qū)面積:1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2647.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在中國0領導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所轄村:15個組 生產總值:/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 名特產品:小米櫻桃 辦公所在地:沙子村 |
順利村 |
順利村位于梭戛鄉(xiāng)北部,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2公里,與織金縣的雞場鄉(xiāng)接壤,海拔在1360-1450米之間,年均氣溫在17攝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342.4mm左右。糧食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適宜經濟作物主要是:油菜、蔬菜、水果、烤煙等。 全村轄7個村民組10個自然村寨。2011年,全村總戶數501戶,2120人。村級建有村衛(wèi)生室一所65m2,有村完小一所,在校學生148人。區(qū)域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82畝,人均純收入2451元。 --人口總數:2120人 農業(yè)人口:2120人 非農業(yè)人口:17人 --行政區(qū)面積: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82.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仡佬,白,彝,回族 發(fā)展口號:搶抓機遇,堅持在中國0領導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所轄村:7個組 生產總值:883.01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yè): 名特產品:烤煙 辦公所在地:順利村 |
暫無數據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