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簡介 |
---|---|
桂平西山 | 桂平西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南部桂平市區(qū)內(nèi),以城郊1公里處的西山名勝為主體,包括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太平山動植物自然保護區(qū),紫荊山壯村瑤寨風情,天南福地洞天羅叢巖及白石洞天、麻洞荔枝之鄉(xiāng)和潯州古城風光,北回歸線標志等景觀景點組成的集錦式大型風景名勝區(qū)??偯娣e約2000平方公里?! 」鹌轿魃揭?石奇、樹秀、茶香、泉甘"著名。峰巒嵯峨,數(shù)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疊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徑曲幽。石樹參天,綠蔭匝地,自然景觀壯麗。西山茶名聞遐邇,清香可口,遠銷各地。泉甘歷來為世人所稱道。近年來,人們利用優(yōu)質(zhì)的乳泉水,釀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瓊漿,有被譽為"廣西茅臺"的乳泉酒,有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礦物元素的"羅漢果露"等飲料,甘冽爽口。每值盛夏,乳泉邊備有竹筒,供過往行人取水暢飲,舀一筒子泉水,慢慢啜飲,誠是一大樂事,被譽為西山一絕。 桂平市區(qū)以西為廣西中部龍山山脈的一部分,素"乳泉搖籃"之稱。因這一帶系中生代花崗巖,地下水附存于巖體的理裂縫之中,積水成泉。這種泉水的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張力大,含有一種特殊的物理現(xiàn)象,據(jù)說只有抗州的虎跑泉才能與之媲美,有人作過一次表演:直至投入113枚,水在杯口鼓得像面包一樣,卻未外溢,把"滿則溢"的規(guī)律打破了??吹竭@種特殊物理現(xiàn)象的人,無不叫絕。當?shù)厝罕姼右宰院?。桂平有一首采茶調(diào),就是贊美乳泉的:"花罅石,花罅石,乳泉水,西山茶。此話不與俗人講,俗人聽了要出家。" 在一塊花崗苦巨石之上,一棵根須裸露的奇妙大樹,盤根錯節(jié)長在石上。巨 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qū)景色(20張)石底下就是"乳泉"二字,為古人所書。泉深1米許,冬不涸,夏不溢。據(jù)《潯州府志》記載,乳泉"清冽如杭州龍井,而甘美過之。時有汁噴出,白如乳,故名乳泉。"現(xiàn)代科學化驗證實,這種現(xiàn)象為氡氣所。當氡氣隨泉水噴出,速度很快,便出現(xiàn)乳白現(xiàn)象。 西山景區(qū)歷史悠久,原是佛教勝地,現(xiàn)仍保留有較為完整的佛教建筑、廟宇,如龍華寺、李公祠、洗石庵、乳泉亭和飛閣等。歷代文人學士留下贊賞西山的詩詞對聯(lián)達4000多首?! ∥魃剿慕^ 1、林秀 西山叢林如海,郁郁蔥蔥,林木覆蓋率達98%,有成木13萬多株,木材積蓄量 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qū)美景(15張)達1.7萬立方米。主要樹種為松樹、榕樹、樟樹和魚尾葵,人稱西山叢林“四大家族”。樹齡達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松、古榕、古樟,共有500多株。在洗石庵右側,還有幾株廣西罕見的光葉合歡樹,樹拔參天,是建筑的棟梁之材。1943年出版的《旅行雜志》上有人介紹,說西山濃蔭蔽天,“很像杭州的云棲竹徑,又象靈隱寺的飛來峰路,但樹木的種類之多,姿態(tài)的清奇,又比靈隱好多了”?! ?、石奇 西山上的石頭屬黑云母花崗巖,形成于距今約1.8億年的中生代早期,具有“粗莽唐突”的特色,千姿百態(tài),各擅其妙。有狀若石臺的棋盤石,有不知從何而來的飛來石,有的如大山平地拔起,有的似猛虎蹲伏路旁;吏隱洞系由三塊巨石互相支撐而成,姚翁巖則是在一塊如山的巨石一側突然凹陷天然形成的一處洞穴。正如巨贊法師在《桂平的西山》一文中所說:“就是(西山的)石頭,也比(杭州西湖)飛來峰有味,好像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地布置著”,毫不夸張?! ?、泉甘 龍華寺側有乳泉。這是一眼寬深各約1米的古泉,東不竭,夏不溢。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和22-22攝氏度的水溫?!稘≈莞尽氛f,此泉清冽如杭州之龍井,而甘美過之,時有汁噴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水質(zhì)明凈,含雜質(zhì)特別少,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軟水。泉水中含天然氧特別多,這種氧能夠同茶和酒中的雜質(zhì)起化學作用,把雜質(zhì)揮發(fā)掉。因此用乳泉水泡的茶特別香,用乳泉水釀的酒特別醇?! ?、茶香 西山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泉甘土沃,早在唐代便開始在山上種植茶樹。到了明代,西山茶已早粵、桂、湘等地享有盛譽。民國《桂平縣志》記載:西山茶,出西山棋盤石乳泉井觀音巖下,低株散植,綠葉鋪棻,根吸石髓,葉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氣味芬芳,炎天暑溽,避地禪房,取乳泉水煮之,撲去俗塵三斗,杭州龍井未能逮也。 西山舊八景 1、風云之旅:金田起義舊址 2、佛教圣地: 3、山水之旅:大藤峽風景區(qū) 4、避暑天堂:龍?zhí)秶疑止珗@西山風景名勝區(qū) 5、道教奇觀:白石山風景區(qū) 6、奇異之旅:大平山風景區(qū) 7、巖月奇景:羅叢山風景區(qū)8、璀璨明珠:北回歸線標志園 西山新八景 1、靈湖疊翠 進入山門徑直前行,約半里,右側有個幽美的人工湖。這是1954年興建的西山水庫,又稱靈湖。湖上碧波蕩漾,四周峰環(huán)翠繞,水光山色,交相輝映,為西山增添無限風光。步過九曲橋,可到湖心島。島上林木蔭蔽,遠望綠舟浮水。湖濱西側有游泳池,盛夏時節(jié),游人或蕩舟湖上,或戲水碧波,各得其樂。玩倦了,還可以在湖畔“靈湖茶廳”吃些茶點,小憩片刻?! ?、險峰朝陽 觀音巖的右前方危崖奇特,有一方亭聳立于危崖之上,面對東方。攝影愛好者多喜歡在此拍攝西山日出的照片,故名朝陽亭。若憑欄遠眺,景象開闊壯觀,似乎更勝龍華寺。這就是西山新景中的“險峰朝陽”?! ?、虹橋鼎泉 由“一步登天”往上攀登,約500米,可見八字石懸崖峭壁險路之間,一橋飛架,狀若彩虹,又叫虹橋。登臨橋上。俯視山下,宛若置身云端。橋旁有涓涓細流自崖壁間流出,匯成一眼清泉,它與乳泉其實同出一源。 4、長峽會仙 在虹橋之上約100余米。峽長40米,兩旁峭壁高聳,中間一條小路,僅容1人通過。峽中習習生風,仰首只見藍天一線,因此又叫“一線天”。民間傳說,有緣份的人往往可以在在這里和神仙相會。長峽南端入口處石壁上,刻有寬能法師題寫的“神仙峽”三個大字。原來,會仙峽又叫神仙峽?! ?、龍亭觀日 聳立于會仙峽之下的懸崖絕壁上,為兩層六角亭。檐脊上飾以六龍,翹首欲飛,氣勢不凡。這里是西山風景區(qū)的最高處,如雞鳴即起,登臨此間,可盡情觀賞“龍亭觀日”新景:江流盡頭處,先是莽莽蒼蒼,混沌一片,漸漸由暗轉明,現(xiàn)出熠熠霞光;頃刻間旭日如火,噴薄而出,冉冉上升;繼而金光萬道,輝映潯、黔、郁三江。大地從沉睡中蘇醒,田園阡陌、一派生機,氣象萬千?! ?、棧道懸碧 由龍亭緩步下山,要走一段長約300余米的傍山棧道。棧道沿崖壁盤曲而下,用水泥鋪設石級,寬約1米,旁置欄干。因地勢高聳,游人走在上面,會有一種歷險而不畏其險的感覺。從棧道上眺望,三江浩蕩,大地蒼茫,別是一番狀觀景象?! ?、松海聽濤 走完棧道,越過密密叢林,可到“聽松軒”。這里松林如海,山風吹拂,發(fā)出陣陣濤聲,象平地揚沙,象幽谷夜雨,象大海恕潮,象深山虎嘯……前人有詩為這一情景寫照:“倏然一榻臥山高,夢熟旋聞眾虎嗥,起視千林搖曳動,大風吹激怒于潮?!薄 ?、濂溪飛瀑 由聽松軒向北沿石級而下約五六十米,便到濂溪,舊名鯰魚溪。因北宋理學家周敦頤(號濂溪)曾來桂平講學,常游西山。后人遂以他的別號命名此溪,濂溪長年流水淙淙,溪水依山勢下跌,若逢雨后山泉陡長,銀流飛瀉,遠望如白練高掛,又似綠海騰煙。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 |
龍?zhí)秶疑止珗@ | 龍?zhí)秶疑止珗@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 桂平龍?zhí)秶疑止珗@山峰雄偉挺拔、重巒疊嶂,公園內(nèi)峽谷縱橫、溪流密布、山泉四溢、瀑布深潭眾多,穿行于峽谷中,或在險峻的山坡間走過,或涉足于溪流之中,都能感受到那一抹讓人神輕氣爽的清涼之意。而公園里的大峽谷漂流則讓這一清涼達到頂峰,讓人在感受清涼、刺激、快樂之時,還能親近自然,傾聽大自然的呼聲?! ∥挥诠鹌绞形鞅泵娴慕鹛锪謭龊痛笃缴絼又参镒匀槐Wo區(qū)內(nèi),距市區(qū)23公里。北回歸線橫穿公園南部,是桂東南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區(qū),被譽為動植物王國孑遺植物寶庫和廣西小西雙版納,成為北回歸線上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 交通桂平——龍?zhí)豆珗@專線車9路?! ¢T票/開放時間50元(含景區(qū)交通費) 廣西貴港市 |
平南縣龔州公園 | 平南縣龔州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徶萆鷳B(tài)園座落在平南縣城北,與縣城緊密連接。這里每天早、晚都有幾千名群眾來這里健身、運動、休閑和游覽,是一個人氣很旺的風水寶地。這個公園最大特點是:公園的設計建設以突出原生態(tài)的大自然環(huán)境和平南的歷史文化相結合為主線,著力打造城市建設的新亮點。以“高水平、高標準、高起點”為設計和施工原則,著力營造城市核心區(qū)域的休閑、娛樂、運動、教育和文化活動勝地。 |
桂平北回歸線標志公園 | 桂平北回歸線標志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北回歸線標志公園位于廣西桂平市城東約5公里石咀鎮(zhèn)小汶村南梧二級公路旁,因公園建在北回歸線上而得名,廣西第一座北回歸線標志塔就建在該公園內(nèi)。主體工程于1996年11月1日動工,1997年6月21日竣工落成?! ”被貧w線標志位于東經(jīng)110°08'36",北緯23°26'17"。此標志占地2462平方米,塔高17.2米,跨度26米,象征極線,猶如長虹般美麗的弧柱穿過象征地球的直徑為6米的大球體,球體中間有一個10公分的窺陽孔?! 「Q陽孔下睹驕陽,可真正領會到地球斜著身子在黃道十二宮之間轉動,太陽直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擺動的大自然奧秘。太陽光經(jīng)此孔直射在正下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圖”的桂平點上。標志的東西方向嵌有寬5厘米,長20多米的北回歸線標志指示線,也是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站在這里,可以一只腳踩在熱帶上,另一只腳踩在溫帶上。站在標志正中的桂平點上發(fā)音,聲音特別洪亮,好似使用麥克風一樣,在該處相距32米的南北兩地說悄悄話,竟似通電話般清晰,沿東—西弦線分別向外沿伸,洪亮貫頂?shù)穆曇糁饾u減弱,極為有趣。這是全球9個北回歸線標志中唯一有強回音的標志塔。 |
大藤峽風景區(qū) | 大藤峽風景區(qū)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大藤峽位于黔江下游,其出口處距桂平縣城約8公里。峽以桂平、武宣兩縣交界的橫石磯為入口,弩灘為出口,全長44公里,均在本縣境內(nèi)。峽的兩岸奇峰聳峙,急流險灘時隱時現(xiàn),陡坡、深谷、懸崖、峭壁、支流相間。夏日灘濤翻滾,洪波擊岸;秋天碧波蕩漾,江山輝映,是廣西境內(nèi)最典型的峽谷風景。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游歷到此,曾作《大藤峽游記》一文記之?! ∶鞔跄?,大藤峽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瑤族農(nóng)民起義。起義軍前赴后繼,堅持武裝斗爭近200年。峽的北岸碧灘、仙人閣、三妹洞、九層樓等處,均為當年的古戰(zhàn)場。 弩灘在大藤峽出口處,因灘險水急如弩而得名。兩岸礁石巖巉,水下暗礁四伏,漩渦回環(huán),狂瀾倒卷,險象叢生。大藤峽諸灘以此為最險,舊時船行至此,旅客往往燒香念佛,峽口北岸有甘王廟,也是祈求菩薩保佑平安之意。而船只觸礁沉沒事故仍時有發(fā)生。解放后幾經(jīng)疏浚,水勢減緩,并增設導航設施,但仍不宜夜航。近年計劃興建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的大藤峽電站,即在此處?! ∈u、石狗、石鼓在弩灘之上10余里,峽的北岸,有嶙峋怪石成片突出江心,其狀或如雞、或如狗、或如鼓。傳說這是明代瑤民起義軍領袖侯大狗布置的神雞、神狗、神鼓,明軍由水上來攻,這些石雞、石狗便會高聲鳴叫,給起義軍報信,讓他們做好準備。敵人敗走時,又會擂響戰(zhàn)鼓,為追殲殘敵的起義軍助威。朝廷知道了這個秘密,派來一艘滿載官兵的大船,想把石雞、石狗、石鼓統(tǒng)統(tǒng)敲掉、砸碎,不料船進峽口,忽然狂風大作,灘水怒吼,官兵的大船被掀翻了,流到桂平城郊,擱在西山腳下的河岸上,就成了現(xiàn)在的覆船嶺。 大藤渡江處由石雞石狗石鼓再上,約六七里,江岸南北俱有巨崖突出江中,江面陡然變狹,傳說這里當年有大藤如斗橫架江上,晝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故名大藤峽。明代瑤民起義軍曾藉為津梁,與明軍周旋。后被明軍砍斷大藤,改名斷藤峽,并在崖壁刻“敕賜永通峽”大字。 侯大狗像在“敕賜永通峽”摩崖石刻的對岸,四方山半腰懸崖絕壁上,隱約可見一個五官俱全、扎著頭巾、英姿勃勃的人物頭像。據(jù)說這便是侯大狗(明代大藤峽瑤民起義軍領袖)的造像,乘坐柳、梧班輪經(jīng)過這里的旅客,都以目睹這一天然形成的頭像為快?! ”虨┒汲菎{的中段有個險灘,叫浪灘。浪灘之下不遠有小圩,叫碧灘圩。這里前臨滾滾大江,背枕崇山峻嶺,是進出過去瑤民聚居地羅淥洞(上洞、中洞、下洞)的必經(jīng)之地,地勢高聳,江中來往船只歷歷在目,上瞻浪灘,下控四方石一帶河面,侯大狗領導農(nóng)民起義,曾在此構筑營盤,并在營盤中間修建“皇帝殿”,作為起義軍聚眾議事之所?!盎实鄣睢币粋扔信跇牵偯娣e約3000平方米,后人稱為“碧灘都城”,都城遺址至今仍隱約可辨?! 【艑訕窃诒虨┷滓员奔s10公里。這是一座方圓數(shù)里,高聳入云,林木蔭蔽、氣勢磅礴的大山。四周群峰簇擁,有如眾星拱月,瑤民起義時的重要戰(zhàn)略據(jù)點,侯大狗曾率領義軍在此與敵人作殊死戰(zhàn)斗。沿石徑攀登山巔,至今仍可見到當年起義軍構筑的城堡和水井。距城堡不遠堆放大批石塊,這是起義軍為抗擊敵人準備的武器。 南木鎮(zhèn) 南木鎮(zhèn)位于桂平市的北部、市城區(qū)黔江北岸即是南木鎮(zhèn)轄區(qū),鎮(zhèn)政府所在地距市區(qū)13公里。地理座標北緯23°20′,東經(jīng)110°5′。東臨潯江,南沿黔江,西與西山鎮(zhèn)接壤,北鄰金田鎮(zhèn),鎮(zhèn)境內(nèi)西北部為山區(qū),北東南潯江沿岸和西南黔江沿岸屬平原、丘陵相間,呈東西走向,西北邊界有大平山和大塘頂,云臺嶺,西南部有紙條嶺等,主河流有沿西南界的黔江末端和東南邊界的潯江,南淥江貫穿境…… 詳細++ |
桂平中山公園 | 桂平中山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位于廣西桂平市市區(qū),原屬明代京官馬文祥私人花園,舊稱馬家園,后又稱芥園、潯州公園,1936年辟為中山公園,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園內(nèi)濃蔭覆蓋,古榕婆娑,花徑回環(huán),綠草如茵,橋影碧波,亭臺錯落有致,環(huán)境整潔幽雅,有各種大小喬、灌木約4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榕有40多株,珍稀名貴樹有桂花、玉蘭、銀杏、水杉等,建有水上世界、游泳池,南門有美食茶廓、溜冰場、假山、噴泉、金魚池、動物園等,還有童車、小火車、升降機、碰碰車、漂流船、游船、逸逸馬等娛樂設施。逢節(jié)假日,游人如織,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約30萬人次,是桂平市主要旅游景點之一。近年投資擴建改造的桂平中山公園桂平廣場等程已全部完工,公園新建園門前站立的孫中山銅像和仿古建筑為公園增加了不少特色.... 孫中山 (1866~1925)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 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nóng)民家庭。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tǒng)的影響,向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yè)。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的倡導者,創(chuàng)立《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 詳細++ |
平天山森林公園 | 平天山森林公園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平天山森林公園 平天山位于貴港市區(qū)以北4公里,又名北山,古名宜貴山,唐代建置貴州,取一貴字命名。因其高峻,巍峨挺拔,氣勢磅礴,狀似龍頭,故又叫龍頭山。其主峰大平天山海拔1157.6米,雄踞郁江北岸,為貴港境內(nèi)最高點之一。也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明代瑤民起義和清代的農(nóng)民起義都曾以此山為活動據(jù)點?! ?003年,平天山獲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平天山倚峰重疊,有“-奇景”、“霧雨云濤”、“五馬歸槽”、“平天飛瀑”、“平天遠眺”等雄偉景觀。有娓娓動聽的“北岳仙池”、“北嶺仙棋”、“龍頭銀礦”、“黃三宮殿”等富于神奇色彩的傳說,每個景點,每個傳說,都引人人勝,令人神往。 -奇景 平天山國營林場,是1960年玉林地區(qū)的40名國家干部和技術人員,奉-總司令的命令,為發(fā)展軍工業(yè),前來興建的。平天山林場森林資源豐富,總面積5000余公頃。這里有杉、松、樟等1000多種南亞熱帶區(qū)植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桫欏,人們稱它為植物的活化石。這里還有彌猴桃、白云杉、野荔枝(肉是荔枝肉,核是龍眼核)、野人參、杜鵑花、鐵草等100多種名貴樹、草和藥材。這里年平均氣溫16--22~C,最低一5~C,空氣負離子高,氧氣充足。這里林木如蓋,郁郁蔥蔥,挺拔參天,古藤懸吊,百花斗艷,百卉溢香,松濤陣陣,鳥囀鶯啼。這里澗壑流泉,常年不乏,清碧秀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避暑、療養(yǎng)、旅游的好去處。林間開辟有汽車盤山路,每日前來觀景攬勝的游客,絡繹不絕?! ∑教祜w瀑 平天山水力資源特別豐富,瀑布眾多,現(xiàn)有12處水力可供發(fā)電,最大的壯潭瀑布,水從高高的山崖上傾瀉而下,就像唐朝詩人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些瀑布群每秒流量0.5m3,可建電站裝機250(KW),可灌溉耕地500畝。山上有上龍樓、下龍樓、大坑、北山等瀑布點,已辦上小型水電站,山區(qū)農(nóng)民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享受著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 平天遠眺 巍峨龐大的平天山,山上有山,山山宏偉,懸崖險峻,山路幽深,峰回谷轉,怪石嶙峋。漫游絕頂,山巔如臺,霞煙襲袂,白云繞足,飄飄然如天上游。朝觀日出,紅煙滾滾,霞光萬道,璀燦耀眼。暮賞落日,殘陽如血,山銜余輝,幻化萬千?! ∠蚰线h眺,郁江如帶,飄動在潯郁平原上;南山二十四峰,似披著青紗的少女,亭亭玉立,惟妙惟肖。三國廉吏陸績渾天圖、大成國建章王黃三岐山寨遺址清晰可見。橫跨郁江的鐵橋、公路一橋、二橋,氣勢如虹。貴糖公司、仙衣灘電站宏偉壯觀。向西眺望,六班水庫翠綠的水面上空,飛鳥翔集,令人陶醉。 眼前霧海翻騰,時而霧氣綢繆,遮天蓋地,時而霧散云開,游人有如置身凌霄仙境。名流詩曰:登臨欣縱目,征雁正橫空。遠岫飄去靄,近山嘯谷風。溪水競韻美,-浪濤雄。遙看郁江畔,長橋化彩虹。 北岳仙池 北岳仙池位于平天山北側山腰,有盤山公路直達,1989年列人貴港市新八景之一。路邊山谷口有道屏風墻,門額-:“北岳仙池”四個大字,兩側門聯(lián):“牛郎寄語回北岳,仙女臨池洗凝脂。”字跡古樸蒼勁,筆力粗獷?! ∵M入墻門,沿曲折的小道牽藤扶樹前行30米,便到仙池。仙池三面環(huán)山,茂林掩映,懸崖流泉潺潺有聲,似一條銀練注入天然池塘中,池水清碧見底。這里綠樹朱崖,環(huán)境幽靜,日映藍天,夜托明月,一派嶺南山水風光。相傳天宮七仙女看中了這個地方,每逢農(nóng)歷七月初七,便結伴到北岳仙池,她們脫衣解裙,盡情地游泳戲水一番后,還要攀爬古藤蕩秋千,分享人間樂趣。其中年紀最小的七仙女,羨慕人間美滿幸福生活,不愿與眾姐妹回天宮,便留在人間與一放牛郎結為夫妻。此事不幸被天宮王母知道,派下天兵天將,勒令七仙女立即回天宮,活活拆散了天上人間一對好夫妻。然而,人間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今日終于實現(xiàn)了。后人有《仙女臨池》詩:“羞解羅裙下玉池,胭脂洗盡醉娥眉。金釵早插重施粉,莫誤牛郎約會期?!薄 ”睅X仙棋 民間流傳,明代嘉靖年間,貴縣某山村有個馮克利,排行第四,又名馮四,上大平天山采藥,忽見霞光閃亮,山頂上不斷傳來笑聲,還有喊沖喊殺聲,聲音宏亮,傳出10里開外。馮四甚感蹊蹺,便使勁爬樹攀藤,縱步上山看個究竟。一看,有兩條漢子,長得牛高馬大,面圓耳寬,鼻直口方,頭裹黑色素巾,披衣露肩,腰系紅帶,髯毛垂胸,目光炯炯有神。原來是兩位仙人,面對面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對弈。馮四不聲不響地靠上前去,半蹲半跪地在旁邊看著,不知不覺熟睡了?! √烀擅闪粒瑬|山升起紅彤彤的太陽,天空降下一片白云,一陣狂風刮來,兩個弈棋仙人給馮四贈送一件無縫仙衣,留下滿枰棋子,便乘云駕霧飛走了。馮四睡醒過來,收拾包簍,掃凈身上積得厚厚的坭塵,便下山回家。待回到家里,卻見房屋依舊,人事已全非。他怎知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百千年過去,子孫已易代,無人認識他。寨主看他形神有異,說他是妖怪,把他放人大鐵鍋里,放火焚燒了三日三夜,估計已變成灰炭。然而揭開鍋蓋一看,只見馮四身穿仙衣,在鍋里閉目養(yǎng)神,安然無恙,嚇得寨主沒命奔逃。馮四自此云游各地,行醫(yī)濟世,后來羽化登仙。朝廷知道了此事敕封他為三等圣爺,各處建三界廟三界爺神像,四時香火不絕?! ∏骞饩w(癸已)十九年(1893年)修《貴縣志》時,把“北嶺仙棋”列為原貴縣八景之一,今此棋局遺跡尚存,游人到此,無不望空嗟嘆?! ↑S三宮殿 清同治二年(1863年),農(nóng)民起義領袖黃鼎鳳,(排行第三,又叫黃三),率隊上平天山頂,建立根據(jù)地,號平天寨,自稱大成國建章王,在山寨上建造宮殿?! ∑教煺懊婧妥笥胰?,石壁聳立,高三十多丈。山上有泉水,有地坪,平時屯兵耕種,戰(zhàn)時可攻可守,寨上修筑內(nèi)外兩閘,閘口上置一門4噸重的大炮。前后左右,修筑工事三重,工事上炮臺、槍口星羅棋布。寨前閘難于仰攻,左右兩側更難攀登。有詩云:“虎賁三千安社稷,龍飛九五定乾坤”。當年黃鼎鳳以平天寨為中心,建立覃塘周圍300多里大小村莊700多個根據(jù)地,從覃塘出兵貴縣、上林、賓州、橫州等州縣,宣言出師長江,要與太平天國呼應,徹底推翻清王朝。今平天山頂平天寨遺址尚有當年使用的油池、炮臺、戰(zhàn)壕等遺跡。黃鼎鳳的英雄形象及其英雄氣概,一直深深地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龍頭銀礦 清光緒年間修的《貴縣志》載:貴邑平天的龍頭、六班、三岔等山,綿亙數(shù)百里,金、銀礦蘊藏特厚,開采、冶煉金、銀歷史悠久。1956年陜西省西安市郊出土銀錠四塊,其中一塊銘文:“朗寧郡都督府,唐天寶二年(743年)貢銀壹錠,重五十兩,朝儀朗權懷澤郡太守”。唐代貴縣(今貴港市)屬懷澤郡,可見貴港市產(chǎn)銀歷史久遠。清嘉慶二十四年(1820年),縣令蔣慶錫雇工開挖銀礦,礦工生活苦不堪言,遂聚眾“為盜”。道光年間縣令王濟招商辦銀礦,貴縣附近武宣、桂平三縣的土地高度集中地主手里,農(nóng)民生活貧困,加上天災頻仍,匪盜猖獗,饑民為了糊口,紛紛上龍頭山開礦煉金。太平天國起義時期,奇石鄉(xiāng)那邦村石達開,來到礦山宣傳發(fā)動后,兩千余名礦工,馬上跟隨石達開奔赴金田,參加起義,投入反清大潮?! ↑S鼎鳳 (1830~1864) 黃鼎鳳(1830—1864) 壯族。乳名特旁三,又稱黃三。貴縣(今貴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會,參加三合會首領張嘉祥的農(nóng)民起義軍。三十年隨張嘉祥降清軍。咸豐三年(1853)夏從武漢逃回貴縣,后在覃塘圩設英雄館,在黃練圩設洪順堂,廣招義士,反清復明,踞黃練峽建立山寨。五年夏陳開占潯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國,響應附義。配合大成國李文茂部擊敗團練…… 詳細++ 石達開 (1831~1863)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tǒng)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一生軍功無數(shù),屢…… 詳細++ 黃鼎鳳 (1830~1864) 黃鼎鳳(1830—1864) 壯族。乳名特旁三,又稱黃三。貴縣(今貴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會,參加三合會首領張嘉祥的農(nóng)民起義軍。三十年隨張嘉祥降清軍。咸豐三年(1853)夏從武漢逃回貴縣,后在覃塘圩設英雄館,在黃練圩設洪順堂,廣招義士,反清復明,踞黃練峽建立山寨。五年夏陳開占潯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國,響應附義。配合大成國李文茂部擊敗團練…… 詳細++ 石達開 (1831~1863)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tǒng)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一生軍功無數(shù),屢…… 詳細++ 石達開 (1831~1863)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tǒng)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一生軍功無數(shù),屢…… 詳細++ |
桂平白石山 | 白石山 白石山在縣城東南35公里,麻垌圩西北8公里處。海拔650米,道書稱“白石洞天”,在全國三十六洞天中名列第二十一。宋代開始在山上修建寺觀,明代以后成為游覽勝地。明崇禎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并寫了《白石山游記》。山之東為獨秀峰,孤峰插天,西為蓮花蕊,又稱鵝頭峰,奇怪險陰,是白石山的主峰,山麓有壽圣寺,煉丹灶,不遠處還有飛鼠巖,都是吸引游人的奇特景觀?! ∶姹谏 ∮稳说巧?,將到山麓,可見懸崖峭壁之下有一石,高約2丈,狀如人立,面朝石壁,頭戴“僧帽”,身披“袈裟”,舊縣志稱之為“面壁僧”?! 凼ニ隆 ≡诎资铰?,舊名三寶殿,又稱壽圣院,谷稱大寺,宋嘉祐三年(1058年)動工興建,歷10年而成。明正德年間擴建,萬歷年間(公元16世紀末17世紀初)重修。寺門匾額“壽圣寺”三字為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趙頊敕賜。寺前有用朱砂石雕砌的牌坊,坊高7米,寬6米,上刻“仙宮”二字和栩栩如生的八仙像,系明萬歷年間所建。寺的前座是三寶殿,后座高閣巍峨,左右為客廳、僧舍。寺之右側有會真觀。桂平解放后,該寺屋大半改為校舍,歸白石小學使用。 “白石洞天”摩崖石刻 壽圣寺后面峭壁千仞,上刻“白石洞天”四字,字體甚大,每字約1平方丈,為明代末年本縣舉人楊大節(jié)所書。傳說他為了寫好這幾個大字,付出了長達10年的艱辛勞動。事后,他特地寫了一首《紀興詩》:“乘興摩崖十八年,漫將名姓立崖前,山靈自有生花筆,倩我狂書塞洞天”。佃看“白石洞天”四字運筆遒勁,確有“狂書”之味?! ∈袢 凼ニ潞笄捅谙掠袌A珠池,又稱漱玉泉。這是一眼方圓約2米的山泉,傳說過去每到晨昏寺僧敲響鐘鼓之時,泉水便會象滾水似的涌起。清同治《潯州府志》也有這樣的記載,但據(jù)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實地考察,此說純屬牽強附會。明崇禎十年(1637年)七月廿三日,徐霞客專程到白石山考察,他在游記中談到了這件事:“峭壁下有圓珠池,水自半崖滴下者,下秋圓潭承之,無他異也?!粗荆荷奖庇惺袢段魇络怼放c《百粵風土記》俱謂其泉聞鐘鼓則沸溢而起,止則寂然,詫以為異。余謂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侯泉而鳴鐘鼓,非泉之聞聲而為寂沸之。及抵白石,先詢之三清觀,再征之白石寺并漱玉之名,不知何指,而聞鐘泉沸之說,山僧茫然。洵皆好事之言也。”經(jīng)過后人長期觀察,證實徐霞客的記述是科學的、準確的。而泉水清澈見底,四時不涸,且甘甜可口,游人至此,口干舌燥,欽之不啻瓊漿玉液?! 挼ぴ睢 〕鰤凼ネ倚屑s1里,有個寬約100余平方米的巖洞,叫三清巖。巖洞之前有廟宇,內(nèi)供道教尊奉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等三位神仙,因稱三清觀。洞廳一側有洞穴,寬約1平方米,據(jù)說此洞開與北流縣勾漏洞天相通,東晉有名的道家葛洪常由此洞來往兩地煉丹。至今,洞穴旁尚有煉丹灶遺跡及葛洪塑像?! …h(huán)山古城堡 在白石山麓,可見一道土夯的城墻環(huán)繞半山,每隔一二百米有城門與外面相通。這道環(huán)山古城墻建于清咸豐年間,即太平天國中期。那時,由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李文茂領導的一支起義軍,沿西江而上,攻占潯州府城,定為秀京,建立了大成國。在此期間,潯州府、桂平縣的地方-只好跑到白石山,依山憑險,筑起城墻,維持其反動統(tǒng)治。從此,這道蜿蜒曲折、有若玉帶的“小長城”,便成了白石山的奇景之一?! ∩n玉峽 又名青玉峽,俗稱洞門巷,是攀登白石、進入洞天的必經(jīng)之路。峽的兩旁峭壁千仞,懸崖峭壁之間,一條寬僅2米、高約三四百米的石巷穿崖而上,中有石階,游人攀登在險陡的石階上,仰望天空,只剩下一道彎彎的藍線,故又稱“一線天”?! ≡铺荨 ≡谏n玉峽之上,酷似高懸云端的一把梯子,因名云梯,又叫“三十六階”,隱寓“腳踏云梯上青天”之意。梯凡136階,系在一塊長形巨崖上開鑿而成的石磴,寬約1米,陡而險,足有70度以上的坡度,游人攀登其上,一種如李白詩中所說的“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的感覺油然而興,膽小者往往望而卻步。 會仙觀 由云梯再上數(shù)百米,有個大巖洞,洞開廳內(nèi)有“神仙腳印”,“白石洞天”指的就是這個地方。明代在此建造了接連5間廟宇,叫會仙觀。內(nèi)供神像數(shù)十尊,均精雕細刻,栩栩如生,其中一個臉頰精瘦,雙目炯炯有神,雙肋肋骨歷歷可數(shù),人稱“瘦仙”??上Ы?jīng)過“文革”-,所有神像已蕩然無存。會仙觀外有會仙亭,相傳有緣份的人,可以在這里和神仙相會?! ★w鼠巖 白石山以西數(shù)里有飛鼠巖。一座石山,兩塊如山大石互相撐持,構成“八”字形的洞口,這就是飛鼠巖。巖的四周丘陵起伏,利于飛鼠棲息活動,巖內(nèi)洞廳高50余米,寬30余米,深20多米,棲息飛鼠數(shù)以下萬計,每到傍晚時分,飛鼠成群結隊由洞中飛出覓食,黑壓壓的一大片,在空中形成一朵烏云,發(fā)出類似海濤一樣的巨大響聲,景象常壯觀。 |
達開湖旅游風景區(qū) | 達開湖旅游風景區(qū) 達開湖是一個以湖泊山水風光為特色的大型人工湖,又稱達開水庫,因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故居而得名。水庫位于貴港市港北區(qū)奇石鄉(xiāng)境內(nèi),距城區(qū)30公里,柏油公路直達湖邊。1958年建壩儲水,截斷北流的馬來江,高峽出平湖,湖區(qū)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為杭州西湖的3倍多,水深數(shù)十米至百米以上,儲水3.91億立方米。達開湖島多、彎多、湖叉多,以水美、山秀、泉奇、人杰而聞名遐邇,其湖中有山,山外有湖,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的景色,堪稱“一湖百島千山秀”。 達開湖有大小200多個島嶼,千姿百態(tài),似一顆顆翠玉鑲嵌在碧水藍天之中,別具神韻。形似奔獅、臥龍、笨牛、昂首駿馬、齊飛雙燕的大小島嶼中,最美的要數(shù)“情人島”。兩個臥身湖中的島嶼,形態(tài)各異,酷似人形,遠遠望去,猶如一對情意纏綿的熱戀人開懷擁的姿態(tài)。傳說這是天上的金童玉女被這里的美景迷住,不愿意離去,著意化身而成。 “滿湖煙雨撥清波,干山秀色關不住?!边@是達開湖又一道獨特的風景。清晨,湖面升騰的煙云霧靄,讓萬千奇峰秀嶺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隱隱約約出沒在霧海之中,嬌媚而淡遠。霧散云收之時,秀麗的山峰清晰地呈現(xiàn)在游人面前,近似綠珠,遠如藍屏,有的直插云霄,有的翩躚起舞,有的峰巒間還有虹橋懸空接水,棧道飛架,蔚為壯觀?! 『臇|面石馬山因石達開先人安葬山上而久負盛名。石馬山山形如戰(zhàn)馬騰空,左如出征戰(zhàn)旗,右如雷鳴戰(zhàn)鼓,前如將軍舉劍,后如千軍簇擁,場面壯觀,真是“旌旗繽紛連河道,戰(zhàn)鼓驚山欲傾倒”,猶如當年翼王統(tǒng)率干軍萬馬沖出龍山,挺進中原的征戰(zhàn)場面,有詩贊曰:“石馬山峰景象優(yōu),載生飛馬歸西洲??耧L嘯嘯吹毛動,鐵鞭任打不回頭”?! 『0?00米的觀音山,傳說這是觀音孿生妹妹的化身。北面的白花山,多姿多彩,有“九朵芙蓉一支峰,七星伴月捧嬌娥。皇母仙橋修腳下,兩條江水繞金龍”的美譽,據(jù)說是天上的九名仙女下凡,與人間的七個英俊少年在此游玩留下的蹤跡?! 扒Т鞅逃?,一湖閃銀光”。達開湖清澈澄碧,水質(zhì)綿柔養(yǎng)人,傳說乾隆游江南時,來到達開湖區(qū),看中一少女,帶回京都,令得“六宮粉黛無顏色”,“龍山好妹子”因此聞名天下。此后,上至朝廷高官,下至地方財主紛至沓來,選靚求美,每日千乘萬騎,日久天長,竟踏出一條馬來江來來。 達開湖區(qū)有多處奇異的泉水,大儉山泉水用來煮粥,放上4天也不變餿;用來釀酒,醉不上頭;用來泡茶,格外清香。湖中部的潭兩泉,傳說是神仙在湖底放下了天上的沉香木,魚類游經(jīng)此泉,其味道便變得特別清香甜美,該泉匯入廣闊的達開湖后催化了達開湖水,使湖里的魚、蝦、蟹、鱉也變得特別清甜美味,也使今天該湖中的淡-魚的養(yǎng)殖迅速發(fā)展起來。 憑欄吊古,追憶往事,達開湖讓人思緒萬千。達開湖因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故居位于湖的中部而得名,現(xiàn)已被淹沒。翼王故居所在的島上,有三塊石碑以紀念石達開的生平和豐功偉績。達開湖東面平治村的一座“翼王宅”,保存完整,是石達開之子所建的典型晚清民居,規(guī)模宏大、氣勢恢宏,全宅3廳6天井28房,石馬山腰上石達開的祖墳至今保存完整,是渾然天成的半個大石球。此外,據(jù)史料《新南唐詩·地理志》記載,現(xiàn)湖畔的奇石鄉(xiāng)新清村清潭屯,隋朝曾設立龍山縣,唐朝升格為龍山府?,F(xiàn)今,村中當年的磚瓦、石刻、轅門照壁、朝廷贈匾還依稀可見,隋唐遺風俯首可拾。 達開湖的美,與湖區(qū)人民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緊密相連。游覽達開湖,無論您走進哪一村哪一家哪一戶,都會受到熱情周到的款待,村民會捧出最好的山茶,唱起熱情洋溢的迎賓山歌,擺上豐盛的“翼王宴”,捧出特制的“翼王醇”,讓你感受到壯民族特有的熱情和多情善良的溫馨。如果遇上壯族的節(jié)日,村村寨寨山歌對唱,拋繡球,頂竹桿等活動熱鬧非凡,更令您耳目一新。當年美人的國色天香,王侯將相的叱咤風云,壯鄉(xiāng)人民英勇無畏的美名和浩然正氣,歷史的光輝己長留在達開湖的青山綠水之中,使山生色,水生輝,山水平添豪情,閃爍著人間壯美的光環(huán),陶冶著游客的情操?! ∈_開 (1831~1863)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tǒng)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一生軍功無數(shù),屢…… 詳細++ 奇石鄉(xiāng) 奇石鄉(xiāng)位于貴港市港北區(qū)北部,距貴港市堀區(qū)30公里,東毗桂平市,北鄰武宣縣,南壤中里鄉(xiāng)。全鄉(xiāng)轄11個行政村,83個自然屯,總人口2.6萬人,其中90%為壯族,并且80%為達開水庫庫區(qū)移民。全鄉(xiāng)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5萬畝,水域面積2.8萬畝。 奇石鄉(xiāng)山青水秀,人杰地靈。達開水庫號稱“千島之湖”,水庫水面碧波蕩漾,湖光水色絢麗多彩,具…… 詳細++ 石達開 (1831~1863)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太平天國名將,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學名家,初封“左軍主將翼王”,天京事變曾封為“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軍民尊為“義王”(本人謙辭不受)。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tǒng)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一生軍功無數(shù),屢…… 詳細++ 奇石鄉(xiāng) 奇石鄉(xiāng)位于貴港市港北區(qū)北部,距貴港市堀區(qū)30公里,東毗桂平市,北鄰武宣縣,南壤中里鄉(xiāng)。全鄉(xiāng)轄11個行政村,83個自然屯,總人口2.6萬人,其中90%為壯族,并且80%為達開水庫庫區(qū)移民。全鄉(xiāng)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5萬畝,水域面積2.8萬畝。 奇石鄉(xiāng)山青水秀,人杰地靈。達開水庫號稱“千島之湖”,水庫水面碧波蕩漾,湖光水色絢麗多彩,具…… 詳細++ |
奇湖山莊 | 奇湖山莊位于平南縣平南鎮(zhèn)西山村,距離城區(qū)1.5公里,距平南歷史人民公園500米。321國道支線玉林至柳州的二級公路就從山莊牌坊門口經(jīng)過。是集特色餐飲、住宿度假、休閑觀光、無公害蔬菜、水果種植、園藝培植、特色養(yǎng)殖為一體的多元化山莊。山莊第一期投資380萬元,第一期農(nóng)家特色餐飲、農(nóng)家住宿籌建于2009年,已于2011年1月1日試業(yè),2011年5月正式開業(yè)。山莊湖光山色,環(huán)境優(yōu)美,山莊證照齊全,專業(yè)人員齊備,設備設施完善。第二期度假村、兒童游樂場,球館,游泳池、藥浴溫泉正在籌建中。 奇湖山莊三面環(huán)山,四個得天獨厚的自然塘湖,主湖的奇湖島古樹參天、竹木掩影、奇石崢嶸,周圍十畝荷塘、百畝稻田、千畝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龍眼、荔枝園。山莊就是利用依山傍水的塘湖、山坡、谷地作文章;不破壞原生態(tài)為前提,因地制宜地用彩磚紅瓦、竹木杉皮為材料打造特色的農(nóng)家風格建筑,恰如其份地在島嶼湖泊間點綴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觀光休閑區(qū)域;奇花異草、藝術盆景園、名家字畫、古玩珍品展區(qū)、天然麥飯石林;小動物園、垂釣、觀魚區(qū),泛舟戲水區(qū);有平南特有的四季石硤龍眼、三月荔枝采摘區(qū);有奇湖山莊特色的只施農(nóng)家肥且不噴農(nóng)藥的無公害蔬菜基地;自供自給不喂飼料只喂農(nóng)家粗料的雞鴨鵝魚豬養(yǎng)殖基地;我山莊以園林式突出農(nóng)家特色、環(huán)境幽靜、遠離喧囂、適宜休閑度假、親朋聚會、商務洽議的好地方。是潯江平原上的一朵奇芭,龔州大地別樹一幟的名片?! ∑婧角f按農(nóng)家標準建造,配置。餐飲部配有風格別具30——100平方的獨立廂房13間、一間300平方的多功能商務會議廳,可以供600人同時用餐;旅業(yè)部配有13間農(nóng)家特色的客房36個床位;總建筑面積2800平方,2個總面積3380平方的綠蔭停車場可以同時停放280輛車,全部場地水泥混凝土硬化?! ∑婧角f構架合理,行政部、廚房部、后勤部、地哩部、樓面部、水電工程部、保安部共56個就業(yè)崗位的員工全來自附近村莊,各司其職,按部就班,分工合理,為賓客提供熱誠的服務。間接性基建、種植為周邊村員提供100多人的工作就業(yè)。自5月開業(yè)至今正半年,已接待游客6萬人次,期中外國賓客256人,港澳臺同胞5600人員。總收入280多萬元;上交利稅8.6萬元;我們奇湖人將我們的宗旨“全生態(tài)、純環(huán)保、特色美食、健康養(yǎng)生、休閑觀光”全心全意地持之以恒;我們將我們的六大美食版塊:“一、365天,天天瓦礃開鍋、蒸、炆、焗、燉、炒;二、健康環(huán)保深海、大河水產(chǎn)刺身;三、古法農(nóng)家小炒;四、私房農(nóng)家新鮮小食;五、養(yǎng)生農(nóng)家五谷雜糧、糕點;六、全生態(tài)野生無公害時令果蔬?!痹谵r(nóng)家樂之中發(fā)揚光大?! ∩角f建設期間和開張后,得到了市、縣領導的指導,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特別是縣、市旅游部門、農(nóng)業(yè)部門給出了許多技術、理論實例,拓寬了思路。現(xiàn)有的三個山塘一個水庫,種荷養(yǎng)魚,利用現(xiàn)有的百畝龍眼園,千畝荔枝園作閃光點,專門開辟了觀光、采摘的路線,使游客留連忘返,樂趣無限。開張前后,平南電視臺、龔州網(wǎng)、商域等媒體作了大量的宣傳報道,周邊老幼皆知,前來的游客魚貫不絕,獨特的環(huán)境,熱誠的服務給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侥辖值馈 ∑侥湘?zhèn)是平南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面積29平方公里,東與丹竹鎮(zhèn)接壤,南倚潯江岸,西與環(huán)城鎮(zhèn)相鄰,北靠城皇嶺,轄3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總人口75583多人,耕地面積10000畝。 平南鎮(zhèn)充分發(fā)揮位于城區(qū)的優(yōu)勢,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fā)展民營經(jīng)濟。目前,已建成摩托車批零市場,塑料、橡膠制品成為鎮(zhèn)的拳頭工業(yè)產(chǎn)品。2001年,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為3.7…… 詳細++ |
大姑娘廟 | 大姑娘廟為文化旅游景點?! 〈蠊媚飶R 大鵬鎮(zhèn)的歷山峽谷與滑平峽谷交匯處,一支奇峰突起,一座廟宇正座落在奇峰中,名為“大姑娘廟”。高山峽谷,竟然立廟,且廟名特異,令人費解?! ∶耖g傳說:很久以前,歷山峽谷一帶,到處是原始森林,瑤民雜居其中。歷山各瑤寨多是金姓瑤民,傳說他們就是開基鵬化八位金姓瑤民的后代。其中有個金老頭,夫婦都五十多歲了,才生下一個女兒。老年生女,自是掌上明珠,很是寵愛。女兒也很乖巧,不到二十歲就出落得像一朵牡丹花那樣美麗了。因為她勤勞能干,又長得高大漂亮,人們都只叫她“大姑娘”,這就成了她的名字。其實,山寨里的姑娘也只有她才配稱這個名字?! 〈蠊媚锸墙鹄项^的獨根苗,十多歲就帶著她上山下水和打柴采藥了。她雖沒機會上過學,但她記得瑤人許多"瑤佬藥",都是祖?zhèn)髅罘?,年紀輕輕的就會走村串戶給寨中的瑤民送藥治病。對窮家人常常都是不計較報酬的。她在村寨中成了大忙人和恩人了?! ∮幸惶?,大姑娘永遠不會忘記,那是七月初七日,,山寨里來了一個挑貨郎擔的外地漢人。是個后生子,專門走村串寨賣針線火柴等日用品的。大姑娘也湊熱鬧買了一些針線和小藥品。常言說“有志人走朝,無志人走瑤”,但在大姑娘眼中,這個外地來的后生倒是眉目清秀,也識大體有禮貌,是不能小看他的,他給大姑娘的第一印象是不錯的。 天黑了,有人敲金老頭的家門說是要借宿的。大姑娘聽得出就是那挑貨郎擔的,但金老頭不許開門。 他說,外地漢人靠不住,會欺負瑤人的,有次招待了一個漢人男子,他竟敢親口問金老頭:“能不能和你家妹子睡覺”,后來被金老頭把他轟了出去。大姑娘說,不怕,這人我認識,頂老實的,把門開了。當晚,后生子和金老頭聊得很投機,也很討得大姑娘的歡心。后生子還和金老頭拜把了“老同”,認了金老頭作“老同父”,大姑娘也認了后生子為”老同哥”.此后,那后生子便成了大姑娘家的常客。他常對人說,“好子在朝,好女在瑤”一點不假。還常常從外地帶些大姑娘心愛的東西送她,大姑娘也背著金老頭把打獵得的射香等貴重藥材送給他。不知不覺,他們已相愛了。他們還約定:每年的七月七日,后生子都到瑤寨來和大姑娘相會."七夕相會"成了這對瑤漢情侶雷打不動的幽會日子. 瑤寨里的頭人終于知道大姑娘的事了,這是瑤寨里了不得的大事件。那年代,瑤寨的瑤規(guī)是很嚴的,是絕對不允許瑤家姑娘嫁給漢人的。寨中太多數(shù)瑤民雖然在內(nèi)心上是同情大姑娘的,但是,誰也不敢反對頭人和瑤規(guī)。然而,這對瑤漢情侶,由于感情至深,誰也離不開誰了。他們最后選擇了以死殉情之路,終于在他們最后的一個"七夕相會"之夜,雙雙攜手跳崖身亡了?! ∈掳l(fā)后,山寨里的瑤民無不為大姑娘的慘死,無不為失去一個大好人而悲痛萬分。很長一段時間,寨里的人眾說紛紜:有說會常常夢見大姑娘從山崖里回來,滿頭滿面是血的;有說會在深夜里聽到大姑娘回來在村前寨后傷心哭泣的,反正,也沒有人敢去證實過是否屬實。后來,人們?yōu)榱瞬煌洿蠊媚?,就在這個高山峽谷中建了一座“大姑娘廟”紀念她。每年的七月七日,山寨里的人都會到大姑娘廟去祭拜她,這座"大姑娘廟"一直孤單單地座立在高山峽谷之中。 |
桂平東塔 | 桂平東塔為廣西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塔又名鹿峰塔、德星塔,位于鹿峰山頂。宋治平年間,進士孫頎為桂陽監(jiān)使時始建,后傾覆。明嘉靖十年(1531年)復建,萬歷元年(1573年)竣工。 塔為磚石結構,七級八面,高30.18米,第一層直徑11米多,塔身中空,有階梯可繞行至頂層。每層每面有券門或假券門,層與層之間飛出短檐,轉角處嵌有石枋,似檐之翹角,每一翹角上吊一銅鐘,微風吹拂,鐘搖鈴響,叮叮悅耳。塔頂有鑄鐵相輪及寶瓶。如今,與鹿峰寺、鹿峰晚照、拙翁巖、歐陽海塑像等景點合為東塔公園。在桂平市區(qū)東4公里、潯江岸邊,隔江與賓山寺相對峙。明萬歷年間(1573一1620)知縣劉萬安建,成二級而卒。崇幀年間(1628-1644)御史李仲熊、知府葛元正增建成9級?! 」湃藶楹谓|塔?有三說。一因塔形下圓而上尖,形狀似筆,人們稱塔為文筆。東塔建于潯江之畔,寓意是將文筆飽蘸潯江之水,譜寫桂平燦爛輝煌的文化和詩篇。另一說,桂平是個竹筏之地,黔郁雙江環(huán)繞城郭,相匯之水滾滾東流,竹筏極易被洪水沖走。建立東塔,像竹竿插住竹筏,使洪水無法沖走。這反映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再一說是求得四峰并峙,相互輝映。整個桂平市山峰林立,南有白石雙峰,西有西山、馬驪,北有紫荊、五指,唯獨東方缺少屏障和高峰,在東面建立東塔,讓塔尖直沖云霄,與群峰相對,達到四方平衡?! V西境內(nèi)與東塔同時興建的古塔,很多已坍塌不存,而東塔建立后,歷經(jīng)地震的搖撼,雷電的襲擊,風雨的蕩滌卻巋然不動,是何奧秘?原來東塔極為雄偉堅實,全塔采用磚木結構,基底用每塊數(shù)百斤重的基石深砌至石層,基礎無比堅固。墻垣堅厚,底徑12米,墻厚4米,塔高50米,八面空心錐形,有門進出,每層均有通風之孔,每級的填心拱門漆以銀珠,八角用銅絲串吊風鈴,塔尖用千多斤重的銅葫蘆罩頂,起著防雷避電襲擊作用。 東塔四周的水光山色,景致天然。遠處,西山飄來松濤茶香;近處,潯江似碧玉羅帶,環(huán)繞塔旁。對岸的賓山,濃郁蔽日,充滿生機。而最令人神往的奇景是東塔回瀾。東塔回瀾是潯州八景之一。此景最妙處是四季有別,早晚不同。冬春晴天,早上旭日東升,塔影橫跨潯江,襯著緩流層疊的波浪,塔身上尖下圓,八面棱角光照不同,斜影返照對岸賓山的濃陰,這時陽光微紅,水色銀白,濃樹綠蔭回環(huán)起伏,便天然地形成五顏六色的百褶裙,時聚時散,在江水浮動,蔚為奇觀。夏日,江水暴漲,塔的上游是銅鼓灘,牙石作聲,漩渦倒轉,驚濤回蕩,長達數(shù)里,把東塔在潯江江中的倒影分為幾節(jié),浮游江面,浪高處依稀可見塔尖,銅葫蘆也時隱時現(xiàn),隱多于現(xiàn)。別具一番奇異景象。秋日,和風日麗,晚霞夕陽斜照東塔,倒影返照潯江,波浪時起時伏,呈現(xiàn)著各種不同的變化。一忽兒塔影像九節(jié)鋼鞭,時斷時邊;一忽兒又像弧形彎子,酷彎子射月。 |
羅叢巖 | 天南福地羅從巖 羅叢巖座落在蓮花山脈前沿零星分布的巖溶殘丘地帶,東南距郁江河畔的白沙圩約8公里,距縣城35公里,屬思建村范圍。在方圓五六公里的平原上,平地崛起石山9座,當中一座高70米,長約350米,寬80米,座北朝南,狀若覆舟,被譽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和桂平八景之一的“羅叢巖月”,指的就是這座石山。 羅叢巖內(nèi)有古人類洞穴遺址,1980年,自治區(qū)和縣文物考古工作人員,在巖洞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大量夾砂陶片、磨光有肩石斧、螺獅膠結層、獸骨、野豬牙齒等遺物,說明在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人曾在這里生活棲息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龍巖附近的一個小巖洞里,至今還保留著相當明顯的文化層,文物考古人員在這里采集到石器、陶片、螺獅殼等遺物,現(xiàn)存縣博物館?! ×_叢巖成為風景名勝,始于宋代皇祐年間(1049年至1054年)。那時,程頤、程顥自洛陽至龔州(今平南縣)省父,隨同他們的老師周敦頤一道“遍游潯郡諸名勝”,曾經(jīng)在這里筑室為居,讀書講學。后人在他們的舊居遺址建周程三夫子祠,今祠已不在,但用大塊石灰石壘砌的墻基猶存。明崇禎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專程前來游覽考察羅叢巖,并在他的《粵西游記》中有所記述?! ×_叢巖山體內(nèi)溶洞遍布,巖道通透,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分布其間。較著名的有風巖、黑巖、月巖、水巖?! ★L巖 又稱正巖。巖洞入口石壁上刻“天南福地”幾個大字,過去道家有神仙居住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羅叢巖便是七十二福地之一。進入洞門,便覺颯颯涼風迎面而來,風洞之名因此而得。洞廳寬10米,深40米,可同時容納二三百人憩息。洞廳內(nèi)原有大佛像和十八羅漢,今已不存。巖洞盡頭處有一圓形小洞口通出洞外,光線從外面射入,有如一輪明月正照游人,“羅叢巖月”一景由此而來?! 『趲r 由風巖盡頭處右拐,便到黑巖。游覽黑巖游人須事先準備火把或手電筒照明。巖道迂回曲折,起落跌宕,無數(shù)的鐘乳石分列兩旁,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形成仙人床、壽佛椅、和尚念經(jīng)、石獅、石虎等奇異景觀。巖洞盡頭處有個圓形洞廳,棲息著無數(shù)蝙蝠,游人進入,蝙蝠受驚拍翅亂飛,發(fā)出一種有如險灘急流的響,異常壯觀。 月巖 又稱水月巖,在風巖之西。巖洞若雄獅張口,外高里低,呈傾斜狀,巖洞入口上方和兩側青藤纏繞,攀崖附壁,下面是一泓清泉,水清見底,魚游水中,歷歷可數(shù)。巖洞寬約1畝許,但是據(jù)說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大力士能在洞口外把石塊扔到巖壁里邊。巖洞上方刻有《仙樂歌》,仰頭可見。 |
狀元祠廟 | 狀元祠廟為文化旅游景點。 狀元祠廟 據(jù)《南漢書》載:梁嵩字子高,平南縣鵬化里龍街村人,常讀書閬石山中,南漢白龍元年殿試《荔枝詩》舉進士第一(狀元),官至翰林院學士。以時多虐政,獻《倚門望子賦》乞歸養(yǎng)母,漢主憐而許之,厚加賞賜。嵩固辭不受,獨請蠲免本州一年丁賦。從之,嵩乘白馬歸里,至平南東濠河(今白馬江)過渡溺歿。州人感德,建廟歲祀不絕。從此可見,梁嵩名垂青史不在學位,而在他的苦學精神和愛家鄉(xiāng)愛人民的美德?! ×横誀钤墓示舆z址正座落在龍街村的桂花屯南坡上。在哪里已由當?shù)卣拔幕块T牽頭集資興建了兩座兩廊的“狀元祠”。此祠金碧輝煌,其門聯(lián)云:閬石出狀元,苦學精神昭百代;龔州免丁賦,愛民功德炳千秋。祠內(nèi)有狀元和白馬的巨大雕像,還有許多壁畫及碑林石刻;其中有狀元的詩和賦,也有當代知名人士的題詠,還將籌刻歷代文人學士的詩詞碑記等?! 钤魧γ娴男∩蕉彰麨椤笆块w墩”,據(jù)說是狀元命名的。“士”者,讀書君子也;“閣”者,樓也。說在那里曾建有一幢狀元讀書樓;狀元祠背后有個大嶺坪,名為“跑馬坪”,說是當年狀元練馬的場所,看臺依稀可見。龍街小學所在地名叫“馬候坪”,說是當年拴馬等候狀元啟程之處。據(jù)村中父老說,不少地名都是梁嵩高中后才得名的:如“桂花屯”(又名“折桂村”)是“攀蟾宮折玉桂”之義;“龍街村”是“登龍門游金街”之謂。狀元故居遺址已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横? 梁嵩,龔州(今廣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 不詳。五代十國南漢白龍元年(925)狀元。 梁嵩自幼勤奮好學,善詩文。南漢劉龑帝效法唐制,開乙 酉進士科考于廣州。梁嵩在殿試時作《賦荔枝詩》:“露濕胭脂 拂眼明,紅袍千裹畫難成。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教嶺外 生。桔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金門若有栽培地,須 占人間第一名?!北换实圪澷p,點其為狀元,…… 詳細++ 梁嵩 梁嵩,龔州(今廣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 不詳。五代十國南漢白龍元年(925)狀元。 梁嵩自幼勤奮好學,善詩文。南漢劉龑帝效法唐制,開乙 酉進士科考于廣州。梁嵩在殿試時作《賦荔枝詩》:“露濕胭脂 拂眼明,紅袍千裹畫難成。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教嶺外 生。桔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金門若有栽培地,須 占人間第一名?!北换实圪澷p,點其為狀元,…… 詳細++ |